申花已进入球员战略播种期
老规矩,文章重点在后面,前面都是些我认为很重要,但未必有人愿意会看的东西。
昨天有两位球迷朋友分别在我两篇文下留言,希望对于433阵型和马纳法出一期专题的文章,由于最近又进入繁忙阶段,只能见缝插针,但还是非常感谢能够有这类看我长篇累牍型文章的球迷朋友。有时候开题就如现场管理,没有问题激发,思路反而没有反馈。就像这两个问题,我可以先适当的回答:
1.433也好(其实早在沧州那场,申花早就打过了),442平行菱形正方形都罢,哪怕所谓451(在今年联赛第一场梅州就打过了),任何阵型都来源于2后卫(W)开始,这也就是意味着当你深究其中时会发现,当下流行的中后场22箱体防守(前文中有提到,不复述了)无非回归到130多年前,只不过,现代足球选用阵型分为教练根据球队现有球员特征进行设置或者由教练擅长阵型进行球员的招募。而我之所以今年才感觉到申花三十多年总算有了真正明确的战术体系升级,是因为申花从管理层到球员都真正的在踏踏实实回归到现代足球基础442重新开始扎实修炼(并非像过去那样好高骛远,把自己定位在豪门,但终究还是保持着希望引入某个或某几个球员成为英雄的传统思维。球队可以有核心,但英雄只有是集体才能传承,否则政策一变,外援没了,马上打回原形,因为体系没有办法升级梯队球员。)。
(下图为今年赛季早起的433,无非就是4312里的1偶尔变阵到翼位)
442就像一个系统平台,上可以对接软件应用层进行多样化,下可以对接硬件层进行性能提升。所以我在《申花复兴阶段的系统架构建设论》中提到,一支向着伟大进发的球队是需要先从基础架构做起的。日本足球之所以有外援给本土球员打替补的今天,来源于他们当初从少儿到国家队一贯阵型的战略设计,宣传细化到什么程度呢?动漫里也会把这些注入。
有一位球迷给我留言说,现在的申花早改打451了,还在吹442菱形呢,我也只能笑笑,因为TA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足球运动真要是画个图把几个人放上面弄个阵型做一个出场阵容给你看又或者一场比赛偶尔把球员放在某个位置就定性了球员位置,那足球就不会是世界第一运动了。所谓我现在一直在讲的442菱形就和你造房时的地基图一样,是毛胚。至于你之后弄什么房型,怎么装修,装修什么风格都可以变化,甚至可以高大上的进行临时变化。当坚持这种战术玩到通透就是如此,只要球员属性多样,就能上接应用层的“各种应用”,下接硬件层的“各种性能”。
(能看出进攻球队阵型至少1次在运动中变阵么?还有防守球队从442迅速转换的防守阵型么?)
2.马纳法很强,未来防守时的边后腰和进攻时的以中前卫或边锋形态内切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的强往往不在有球时。Off Ball时多看看他,这位老兄非常“贼”。如果写他,我恐怕要费很多纸墨笔和脑细胞,所以就不展开了。
好了,下面回到今天的正文。先抛开技战术讲讲昨晚那场比赛。
我每天早上都有健身的习惯,保持有氧运动45分钟,无氧运动45分钟,总时间为90分钟,风雨无阻。应此,一般气候不会感觉难受。但是,昨日早晨出门,空气中的湿气相当严重,93%左右,而且雨水星星点点,空气中似乎还有些雾气。这使我感觉运动时需要刻意调整呼吸和迈步的节奏,跑步机的斜率也适当调低了一些,因此期间隐隐对晚上的比赛有所担心。三伏天其实倒没关系,但梅雨季湿热下,运动员在1-2场比赛数量的情况下体能可能不会受影响,2场以后下降是必然而且会非常非常明显,这场已经是继山东后的第2场。体能也许是一个很容易看到变化的阶段。(从针对气候的战略上讲,申花联赛三连客不一定是个坏事儿。)
亚泰和河南历来是专制各种不服的球队,即使在深陷保级泥潭时,你也会看到他们球丢的那种气质。所以,昨天这场亚泰这种高位压迫是赌博的,因为亚泰的体能根本不足以支撑80分钟,申花这种高强度的踢法自己已经习惯了,失球后持球传球突然加速后,迫使亚泰进球后回收的太早,赢面就大了。当然,最终是我看到申花未来能打逆风球的底气,尤其是年轻球员,都说要升级,这就是最好的机会。(领先后尤其是大比分上去,永远都是顺风船。成不了大事,尤其足球运动,球员出道小于19岁会对身心有重创可能,大于25又太晚,火候很重要。斯卢茨基果然是有过多座联赛冠军与欧冠经验的教练,他其实非常懂得保护球员心理,尤其是年轻球员。)漂亮的比赛!Good Job!
这场比赛除了结果还诞生了另一个申花的新战略期——球员播种期。上数据(申花球员引用排除外援)
第一是守门员:
黄金年龄段在24-35,平均巅峰在28。申花目前守门员:鲍亚雄 27,马镇26,周正凯23,申花5年内无忧。
第二是中后卫:
黄金年龄段在23-32,平均巅峰在27岁,申花目前中后卫:朱辰杰23,将圣龙23,金顺凯23。申花8年内即使考虑留洋,申花至少中后卫有一位出色的中后卫人选搭配。
第三是边后卫
黄金年龄段在22-29岁,平均巅峰在25岁。申花目前边后卫杨泽翔29岁,陈晋一21岁,崔麟26岁,温家宝25岁。申花目前还有外援,所以基本上左边路是不需要考虑。着重未来在右路,现在明白俱乐部为什么会引外援补强右路了么?没办法,当时几乎没有后备。申花左路5年内无忧,右路3年内无忧,但还需要后备。
第三是中场
黄金年龄段在22-31岁,平均巅峰在25岁。申花目前吴曦35岁,谢鹏飞31岁,高天意26岁,徐皓阳25岁,戴伟浚24岁,汪海健23岁。刘宇杰20岁,和新19岁。看似强大的申花中场,目前实际能够接班的年轻球员只有四位。所以,阿马杜为什么会续签两年?吴曦场上场下带一带的味道已经很重了,足协杯对佛山我就写过,曹指导已经直接在场上踢引导球了,老将做最后的传帮带已经明盘了。申花如果保证这个人员结构,6年内无忧。但还需要加强。
第四是边锋
黄金年龄段在21-30岁,平均巅峰在26岁。申花目前于汉超37岁,曹赟定34岁,周俊辰24岁。就这三位,即使有了小摩托,你还觉得斯卢茨基会蠢动使用会大量消耗体能与身体关节的什么451或者433边锋阵型么?申花之后不用去考虑了,偶尔变阵时用用转化可以,占高权重的使用是想都不用去想的。因为中场的本土球员里没有速度型可以延续阵型的人员深度挖掘,这也是周俊辰现在的尴尬。要知道,曹指导也不过是获得在第三顺位的10号位。
第五是前锋
黄金年龄段在岁,平均巅峰在岁。申花目前费尔南多22岁,刘诚宇18岁。正印前锋数量倒不用太多,但目前可挑选的后备还是太少,当然,这是中超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为什么海港目前不错成绩的底层逻辑。申花减少后防外援数量,海港减少前锋外援数量。因此申花未来2年内一定要在这方面有动作。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守门员和后卫(除右边后卫)以至于中场都无需再配置,但是阵容中右边后卫与前锋现在是一个非常需要补充的阶段。那么,从最近几轮无论是中超一线队还是U21的比赛中,我们看可以看到几个很基本的场景:
1. U21申花球员非常强势,里面好苗子不少。
2. 申花左边和右边已经开始跃跃欲试的进行轮换。
3. 中场几位球员未来几年基本架构已经经受了近20轮中超的打磨。
4. 中后卫中超独一档,目前只需要继续打磨和帮助其成长。
5. 守门员主力和替补,不用多介绍了。
基于以上,很明显,申花在面临多线作战的情况下,随着轮换球员变多,已经正式开启球员播种期,时间短则1年,迟则2年,这些苗子战略(有目的,有方向)的播种即将会出现另一种质的变化。也就是申花给几位外援在2025、2026年的合同期到,那时候,才是久事真正发力外援的时期。(就像亚泰队本来有一位不起眼的后腰,昨天被诟病的很多,名字叫做王禹。我关注他时间不少了,应该属于谢晖在大连人期间信任的球员。 目前22岁,再打磨几年,应该不会差。还有中乙,中冠其实也有几位我认为很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我一直觉得自己有时间去关心这些会比关心很多球员私人事件来的有意思。)
就写这些,做好自己只为未来,分析他队意在知彼。就像我当然相信我自己,但我不会停止去分析别人哪里更好。在不断较劲中科学提高自己,再想想申花未来单一大股东,无股权纷扰,沉下心在底层阵型体系打磨,复制从一线队到各梯队,配合大量优质年轻球员与体系型外援,可以在原有基础阵型下转化的各种阵型变化,那个场景真是太让人期待。
更多文章请关注之前的发文:
2024-7-14 《申花已进入球员战略播种期》
2024-7-10 《菱形中场与朗尼克的渊源》
2024-7-8 《申花8.17天王山与俱乐部发展随笔》
2024-7-7 《解读马莱莱的阿克琉斯之踵》
2024-6-27 《申花复兴阶段的系统架构建设论》
2024-6-21 《Make us great again! 申花!》
2024-6-17 《申花“数”立中超(2)-进球与助攻篇》
2024-5-22 《申花“数”立中超(1)-进失球比篇》
2024-5-18 《斯卢茨基与他的442(后篇-重拾与升级抢逼围)》
2024-5-17 《斯卢茨基与他的442(中篇-钻石结构)》
2024-5-16 《斯卢茨基与他的442(前篇-战青岛说起)》
2024-5-15 《蒋圣龙转型的基础是什么》
2024-5-12 《申花复兴刚刚启动》
2024-5-11 《提前恭喜我花此役过后收获五大战略转折点》
2024-5-10 《申花战天津前攻防分析》
2024-5-9 《申花伤病之庆余年》
2024-5-8 《申花正式开启球员多位置属性时代》
2024-5-7 《三十年绽放的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