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主场在马来西亚——看马、以、巴的三角关系

鹰眼看世界 鹰眼看世界

现在依然处于战火之中的巴勒斯坦队却在客场0-0战平拥有亚洲一哥孙兴慜的韩国队。收获了18强赛的第一个积分。

巴勒斯坦主场迎战亚洲杯亚军约旦的比赛,巴勒斯坦打进了第一粒18强赛进球,却最终1-3不敌对手,未能收获第一场亚洲杯胜利。

因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巴勒斯坦人无法在自己的主场比赛。巴勒斯坦的临时主场,竟然在千里之外的吉隆坡体育场。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

马来西亚愿意承担巴勒斯坦队主场并不意外。

因为马来西亚长期以来拒绝承认以色列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一个护照上写有针对以色列的国家。马来西亚的护照上用英语和马来语写着:“本护照于各国有效,以色列除外”字句。


马来人伊斯兰化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矛盾主要是犹太人(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的矛盾。马来西亚之所以支持巴勒斯坦,就跟马来人的伊斯兰化有关。

公元前10世纪时期,犹太人曾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国和以色列。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1世纪,犹太人的领土被多个政权占领过。公元1世纪时期,罗马人不仅灭亡了犹太人国家,还把犹太人从巴勒斯坦地区掳走。

犹太人被迫流亡海外。但复国的种子一直在犹太人心中埋下。

此时的马来半岛,依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公元2-7世纪时期,马来半岛才建立自己的国家。马来半岛地处印度和中国的中间地带,距离印度较近,印度教和佛教对于马来半岛的影响更深。

当时的伊斯兰教还未诞生。公元630年,来自麦加的哈希姆家族创立了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帝国——阿拉伯帝国。

此后,经过100年的南征北战,阿拉伯帝国的步伐走出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扩张,占据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土地。阿拉伯人成为了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

阿拉伯帝国传播伊斯兰教的方式除了征战之外,还有另一个方式——商业。马来半岛地区盛产香料,备受阿拉伯商人的重视。

公元12-14世纪时期,大批阿拉伯和穆斯林商人在马来半岛地区居住。他们通过吸引马来半岛的贵族入教的方式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力。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苏丹国(满者伯夷 (印度教)之外)。蛮者伯夷灭亡后,马来半岛已经完全伊斯兰化,建立了多个苏丹国。

马来西亚和以色列,从相互承认到彼此敌视

马来西亚所在的马来半岛在19世纪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24年英国占据马来半岛。到一战前,马六甲海峡附近因为商业贸易繁盛。

一些犹太商人随着英国人的脚步来到了马来亚的新加坡、槟城、马六甲、吉隆坡等港口(多数在马六甲海峡)城市定居。

一战后,巴勒斯坦地区被英国托管。

当时犹太人在欧洲遭遇大规模排挤。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兴起。

英国为了巩固自己的霸权,在巴勒斯坦再次发挥了自己的传统优势——掺沙子。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等人极力鼓吹犹太复国主义。鼓励犹太人回到祖居地——巴勒斯坦,挑起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

大批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在此地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日趋尖锐。


二战后,大批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此时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因为土地、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彼此冲突不断。

此时,联合国已经成立。巴勒斯坦问题交由联合国解决。

1948年,根据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计划,犹太国家获得了52%的土地,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的肥沃土地。该决议被认为偏袒犹太人,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对。

▲1948年的联合国划分协议 ,蓝色为犹太国家以色列

1948年,以色列获得独立,但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迟迟没有建立。

伺候,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爆发五次战争。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打赢了除第二次之外的所有中东战争,蚕食了原本划给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的领土,还占领了戈兰高地(叙利亚,目前以占)、西奈半岛(已归还埃及)。

20世纪50年代初,以色列被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所普遍敌视。

只有土耳其和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两个穆斯林国家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此时的马来半岛地区依然是英国殖民地。1950年代中叶,英国放弃了马来半岛的土地。

允许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成立自己的联邦。联邦由马来亚联邦(西马)、新加坡、沙巴(东马)和沙捞越(东马)组成。马来亚联邦是日后马来西亚的主体。

以色列需要在伊斯兰世界摆脱孤立地位,派代表访问马来亚。马来亚为了获得联合国席位,承认以色列是独立的国家。


马来亚联邦的主体民族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鉴于以色列在穆斯林世界里名声臭大街,马来亚未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与新加坡(因为华裔比例太高被开除联邦)、沙巴、砂捞越这四个政治实体组成了新的国家——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包括西马(马来亚)和东马(沙巴、沙捞越) 

马来西亚继承了此前马来亚的外交政策。以-马互相承认对方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未建交)。

马来西亚和以色列的关系恶化,跟马来西亚印尼的冲突有关。因为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领土问题,印马曾爆发长达3年的小规模冲突,印尼因为反对以色列,得到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一致支持。

马来西亚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决定全面与以色列决裂。1966年1月,马来西亚宣布驱逐以色列大使,将国内所有犹太人命名的街道更名为伊斯兰化的名字,去除犹太人的痕迹。

1966年8月23日,马来西亚宣布不再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马来西亚和以色列关系完全恶化。

20世纪60-70年代,马来西亚和以色列国家关系恶化,足球关系此时尚未波及。1974年,科威特提出将以色列踢出亚足联的议案。马来西亚投了反对票。

最终,经过亚足联成员投票,以色列被逐出亚足联(未被逐出国际足联,1992年加入欧足联)。

马来西亚和以色列的关系恶化不仅停留在护照上。还有诸多事例可以证明。

2023年9月6日上午,一架从迪拜飞往新加坡的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因恶劣天气被迫在马来西亚的机场迫降。机上的以色列乘客被拒绝入境,在飞机上滞留了5个小时。

马来西亚,坚定支持巴勒斯坦

马来西亚拒绝承认以色列是独立的国家的同时,积极支持巴勒斯坦的独立运动。

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建国,这一决定得到了很多伊斯兰世界国家的支持。马来西亚也是第一批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之一。

足球亦是如此。

以色列被逐出亚足联之后,马来西亚足协逐渐改变了对以色列的态度,执行敌视以色列的政策。

1998年,巴勒斯坦足协被国际足联和亚足联所接纳后,马来西亚足协积极支持巴勒斯坦足球事业。18强赛第一轮,巴勒斯坦客战韩国。因为战争,巴勒斯坦的临时主场一般设置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

从韩国到西亚国家的路途非常遥远。为了给予巴勒斯坦人便利,马来西亚将吉隆坡的主场给予巴勒斯坦队使用。比赛中,马来西亚球迷更是给予了巴勒斯坦队最大的支持。即便因为实力差距,巴勒斯坦无法击败约旦,但马来西亚人的支持对于饱受战火困扰的巴勒斯坦人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