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迪奥拉笨拙的排兵布阵,让皇马也收到了曼城球员送上的福利

写球的牧子 写球的牧子

皇马和曼城的较量,已经成为了欧冠赛场近几个赛季的固定看点,但今年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一些。

两支球队各有各的困难,于是都未能在第一阶段冲进前8,这让他们在附加赛便狭路相逢,所以和过去几年相比,输给对手变成了一件更不能接受的事情:

以前还可以觉得,至少输给了冠军热门,如今这一点变得更加难说,而且输球还意味着没有欧冠淘汰赛可打,这对弗洛伦蒂诺和瓜迪奥拉来说,都很难接受。

然而,总有一支球队要倒下。

所以,为了避免倒下,两位教练绞尽脑汁。

相较之下,安切洛蒂没什么办法,他只能派出劳尔-阿森西奥和楚阿梅尼的中卫组合,巴尔韦德还需要代打右后卫,在这样的情况下,客场缩起来便成为了几乎唯一的选择。

难点无非就是如何更高效地打出反击。

而在曼城这边,球队冬窗扫货,伤病逐渐复出,人员早已不是瓜迪奥拉最头疼的问题,他更需要在众多人手中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放心的办法。

于是,他再次选择了相信老家伙们。


曼城的首发名单里,新援一个没有,马尔穆什都从替补席打起,而为了能够在主场和皇马抗衡,瓜迪奥拉派上了五大中卫,用斯通斯强行cosplay罗德里,用阿坎吉和格瓦迪奥尔扮演边后卫,然后捡起了三年前的战术,双边后卫集体内收保护。

于是,曼城的中后场就变成了这样:

在这样的身体强度之下,皇马的向前自然很难发展,毕竟维尼修斯和姆巴佩都不是很擅长背身作业:

但问题在于,中卫并不是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模式,维尼修斯和姆巴佩总能获得其他的进攻手段,所以在上半场的开局阶段,曼城的这一套思路已经暴露了不足:

而且在无球之后的四后卫防线之外,曼城的外围防守力量是格雷利什、贝尔纳多-席尔瓦、斯通斯和萨维尼奥,这些人又能提供多么有效的防守质量和多么稳健的防守思路呢?

于是在第12分钟,皇马在曼城的禁区前沿肆意进出,曼城没有人在外围对持球球员上强度,也没有人注意到边路插上的门迪:

所以,瓜迪奥拉的确很害怕,因此很重视防守,但他的思路和方式都非常笨拙,用五个后卫试图防守皇马的四个进攻手,直接凸显了他对于防守构筑的业余程度。

他的球队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进攻端为好。


如果看向进攻端,曼城其实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哈兰德VS楚阿梅尼或阿森西奥。

皇马在这个位置只能使用年轻小将和代打后腰,所以在防守能力和意识上必定会出现不足,所以曼城的进攻要点很简单,那就是给哈兰德拉开空间,而不是像此前一样,哈兰德给别人拉开空间。

但在这之前,曼城首先要做到球权的快速转移,但在后场上个五个后卫,中场还有德布劳内和贝尔纳多-席尔瓦两员老将的情况下,这一点就会有些难度:

更何况在这场比赛,姆巴佩在突前位置已经做得不错了:

所以,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瓜迪奥拉的阵型布置是割裂的,前5人进攻,后5人防守,他尝试着用斯通斯、格瓦迪奥尔、阿坎吉和德布劳内、贝尔纳多-席尔瓦、格雷利什的技术来维系前后,但在这种强度的比赛里,这显然是有些困难的。

这需要球员来充分发挥能力,才能让教练的战术不暴露割裂的那一面。

所以在比赛第18分钟,曼城做到了这一点:

整个过程,是德布劳内大幅回撤到后场左路,格瓦迪奥尔中途接力,让哈兰德有了和阿森西奥一对一的空间和机会,随后球权回到二线,格瓦迪奥尔冲刺前插,在局部形成二打一,在阿森西奥冒顶的情况下,曼城打进一球。

所以,这的确是曼城需要打出来的进攻,也是他们应该打出的优势所在,但这一切付出的代价太大,德布劳内早已不再年轻,不可能次次都回撤到这种深度,格瓦迪奥尔的冲刺插上见怪不怪,但今天他还有防守的重任。

即便曼城先进一球,在漫长的90分钟维度里,他们也依然是危险的一方,因为就像德布劳内这种尝试回到巅峰期的冲击,现在会被阿森西奥追上破坏:

丢球之后,皇马自然发力进攻,维尼修斯用一次单打展现了自己来到边路的威力有多大:

而在他面前对位防守的人,是阿坎吉。

沃克出走,瓜迪奥拉没有了一个天然和维尼修斯兑子的人,纵观后卫线上的选择,他只能再苦一苦阿坎吉。

但是,作为一名中卫球员,这样在边路防守维尼修斯的反插和进攻,阿坎吉能撑多长时间?

所以在丢球之后,皇马已经看到了第一个打破缺口的地方,但在比赛临近30分钟的时候,皇马很难在客场形成持续的发力。

所以在30分钟区间,是曼城的表现更具统治力,他们一度接近打进第二球:

但在这些进攻之前,格雷利什已经因伤下场,维系教练的割裂战术的点位少了一环,而在皇马顶住了这些进攻之后,上半场末段,曼城就崩溃了。

首先看这个画面,德布劳内的斜长传被皇马化解,球权因此来到了皇马的手中:

注意看,这一次球权转移的尝试中,阿坎吉奉献了一次前插。

就在这次球权拿到手里之后,皇马大脚向前,格瓦迪奥尔在争顶中输给巴尔韦德,阿克的触球失误被罗德里戈抓住:

这里其实有一个斜传姆巴佩的空间,但罗德里戈没有传出来,球权转移到左路,维尼修斯再次单打阿坎吉,防守中,阿坎吉就此受伤:

从这里开始,到上半场比赛结束,皇马打出了大量的威胁:

尽管皇马并未进球,但天平从这时就已经开始倾斜了。

还是那句话,瓜迪奥拉今天的首发战术异常割裂,他知道他自己不擅长构筑防守,但面对皇马的四大攻击手,他不敢把资源像打英超弱旅那样,都倾注在进攻端,所以今天他没有使用任何一个新援首发,而且还派上了五个后卫,尝试着用后卫和老将之间彼此连接,以此形成防守和技术层面的平衡。

然而一个上半场,最擅长制造犯规、暂停比赛的格雷利什受伤,从上半场后半段单防维尼修斯的阿坎吉受伤,本身就有问题的首发战术在此时就已经崩溃了。

于是,他在上半场换上福登,下半场只能使用里科-刘易斯了。


实际上,皇马的战术问题也相当清晰,尤其是在第27分钟这次落位,你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最清晰的问题,就是皇马的落位效率,高位逼抢失败之后,安切洛蒂连续两次用手势招呼姆巴佩和维尼修斯落位:

而在这一球里,贝林厄姆还能回来,其实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如果在长时间的拉锯战下,皇马很容易出现只有8人、7人,甚至6人的防守态势,这一点在西甲赛场并不鲜见,毕竟在西甲,皇马投入的进攻资源更多,前场球员落位更差,脱节问题也会更加清晰。

这其实是皇马本赛季面临的最大问题,但凡碰到反击能力出色的球队,皇马很容易在互捅中落败,而且在细节层面,贝林厄姆这次落位,直接落到了中场中路,是塞瓦略斯在替他覆盖边路:

而塞瓦略斯的防守能力,在上半场就已经有所展现了:

这也是为什么上周末的马德里德比,马竞会在下半场从右路打出多次反击的原因之一,但今天的曼城恰好不是反击能力会显得出色的球队。

后卫太多,出球和带球能力都有局限,而后卫摆得太多,又上了德布劳内、贝尔纳多-席尔瓦两员老将和格雷利什,真正能在反击战里发挥作用的人只有哈兰德和萨维尼奥,一边一中的站位,直接推出了最致命的疑问:

哈兰德的单打能力有那么强吗?今天的进球回合,不也得靠格瓦迪奥尔的插上和胸停吗?


上了福登,一中两边,哈兰德的身旁还是缺乏足够有效的帮手,而在下半场,曼城还得用里科-刘易斯,这怎么办?

所以在下半场回来,你可以看到曼城的确在主打哈兰德:

但这种从边路直接长球联系哈兰德的思路,他接得下来吗?

即便在第50分钟这次推进做得不错,曼城的路上也非常惊险:

于是你自己的进攻效率并不能提上来,那就坐看皇马的四大进攻手发挥好了:

而在后场开始承压,里科-刘易斯好不容易放下维尼修斯的第57分钟,哈兰德没能接下球,也凸显了他根本不是多么出色的单前锋的本质:

2分钟后,皇马如同上半场一样,在曼城的防线外围肆意进出,塞瓦略斯的触球出现了很大的瑕疵,但贝尔纳多-席尔瓦送上了犯规:

就在这次定位球里,皇马扳平比分:

比分回到同一起跑线,皇马再次适当回收,给自己留出了充裕的冲击空间,所以此后的两支球队,都开始了直接找前锋的操作:

但相较之下,注定是皇马在这种战术下会更有威胁:

但皇马没有抓住机会,曼城反倒是在几次高节奏的攻防之后,在阵地战的右侧打出了不错的进攻,这一次便打出了危险,直指门迪站位,塞瓦略斯拉边防守的情况下,肋部由谁来负责的问题?

于是在第77分钟,曼城从右侧造点:

这里其实有一点争议,但抛开争议不谈,在球权转移的过程中,科瓦契齐和里科-刘易斯的动作速率都很快,这是福登得以在右侧一对一晃开门迪,迫使塞瓦略斯赶来发挥他很一般的防守,从而制造威胁的原因。

换做斯通斯和阿坎吉,他们能做到科瓦契齐和里科-刘易斯的动作速率吗?这才是曼城的特点所在,但瓜迪奥拉也有害怕的时候。

实际上,就是这种胆怯,让曼城的首发战术两头不靠,落入了尴尬的田地。

 

当然了,在80分钟的时候,曼城看起来即将赢下这场比赛,因为哈兰德罚中了点球:

但安切洛蒂从这时出招,先是用莫德里奇换下防守出错的塞瓦略斯,随后用布拉欣-迪亚斯换下罗德里戈。

莫德里奇当然不能更早出场,但布拉欣-迪亚斯可以早用,因为他的防守落位会更好,会让皇马出现6人防守的可能性更低,而且在转换过程中,布拉欣-迪亚斯也具备一定的侧身,甚至背身拿球能力,有机会帮助到姆巴佩和维尼修斯。

当然了,这种比赛里不用他,选择相信罗德里戈的个人能力,也不是错误,但在第86分钟,曼城失误,皇马扳平,进球的便是布拉欣-迪亚斯:

这看起来只像是意外和偶然,而且安切洛蒂在伤停补时用边后卫弗兰-加西亚换下姆巴佩,鸣金收兵的意思很明确,但曼城的混乱还没有结束:

皇马看似戏剧性地完成了逆转,但这一切早已有迹可循。

从3-1领先费耶诺德,到被对手3-3追平;从1-0领先曼联,到被对手1-2逆转;从2-0领先布伦特福德,到被对手2-2追平。

如今让皇马也吃到这样的福利,奇怪吗?

其实一点都不,根源在于球员对于教练和战术的信心早已没有那么充足,但又不得不予以执行,所以你会看到,到了比赛末段,一切需要以安全为主的时候,门将还在尝试传给后卫线的队友,科瓦契齐对于二点球的处理还是回传:

如果这两次选择大脚和破坏,皇马可能都不会获得扳平,甚至反超的机会,但曼城的球员在瓜迪奥拉的战术灌输下不会这么做,这才是曼城一次次在比赛末段出现莫名其妙的混乱和失误,匪夷所思地输掉比赛的原因。

用控制球权的方式来实现防守,前提建立在你真的能够控制住球权,当你实际上控制不住的时候,那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而瓜迪奥拉给自己挖的坑,已经够大了。如果说格雷利什的作用已经没有两年前那么大了,那么此役失去阿坎吉,显然是最大的损失。

到了伯纳乌,你又要从哪找出五个足够让人放心的后卫,来防守皇马的四大进攻手呢?

这是曼城本场比赛的落败根源,因为这五个后卫,足足占据了外场一半的人头,而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用格雷利什、德布劳内和贝尔纳多-席尔瓦连接后场,再算上一个哈兰德,就只剩1个位置,瓜迪奥拉今天选择把这个位置交给边锋。

那么,你的哈兰德真的能在区区一个边锋的帮助下,就打出足够的战术效果吗?

事实证明是不够的,阿坎吉这一点,中后场人员宝贵的体能,在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被消耗殆尽,他需要另一个前锋在身旁策应,就像格瓦迪奥尔在进球回合所提供的效果那样,让哈兰德只负责牵制防线和最后一射。

中间的有球工作,都需要另一个人来帮忙,可是曼城无法派上第12个球员。

所以到了伯纳乌,瓜迪奥拉能变得不那么害怕,少上一个后卫,从而像制造点球回合那样,打出快速的进攻,从而展现自己最清晰的战术优势,真刀真枪地对着皇马进行无畏的冲锋吗?

恐怕,还是很难的啦。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