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历史:莱顿东方一战悲壮史诗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莱顿东方41人参军奔赴战场。在此期间,三名球员壮烈牺牲,在足球历史上书写悲壮史诗。
一.战前荣光:一支平民球队的黄金时代
一战前的伦敦东区,克莱普顿东方队(今莱顿东方队)的球迷们沉浸在喜悦中——这支成立于1881年的球队正迎来队史首个高光时刻。1910年4月,队长“蜘蛛”弗雷德·帕克(Fred 'Spider' Parker)成为队史首位联赛百场先生;五个月后,这支常年混迹乙级联赛的球队首次登顶积分榜;球队主力中锋理查德-麦克法登(Richard McFadden)脚感火热,在137场打入65球,成为球队头号球星。
1915赛季同样是一个出色的赛季。麦克法登以21球刷新了自己单赛季进球记录,他的表现无可挑剔。1915年4月24日,东方队在主场迎来与莱斯特佛斯队的比赛。东方队以2:0轻松拿下。然而,这场胜利却并没有让球员们松开紧皱的眉头——他们也许已经猜到,这场比赛将会成为有些人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二."足球营"的诞生:从更衣室到战壕
1914年12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近五个月后,英国足协与战争部在富勒姆市政厅组织了一场征兵会议,旨在组建一支由足球运动员、俱乐部工作人员和球迷组成的特殊营队——米德尔塞克斯团第17营,后被称为“足球营”。
首批加入足球营的志愿兵中,包括克莱普顿东方队长弗雷德·帕克、布拉德福德的弗兰克·巴克利以及布莱顿的阿奇·尼达姆。此后,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更多征兵活动,以扩充“足球营”规模。与此同时,克莱普顿东方主席亨利·韦尔斯-霍兰上尉迅速动员更多球队成员加入足球营。最终,东方队成为英格兰首个集体参军的足球俱乐部,共有整整41名球员、工作人员和球迷投身战场。
4月24日与莱斯特佛斯的告别赛被历史蒙上悲壮滤镜。终场哨响后,帕克带领战友换上军装,在20000名球迷注视下持枪列队,与足球营的其他成员绕场游行,与球迷告别。在此之后,他们前往军营,开始为奔赴战场做准备。
三.索姆河地狱:三人壮烈牺牲
1916年7月1日清晨,索姆河谷的薄雾中炸开第一声炮响。东方队的球员正踏入德尔维尔森林——这片被称作"魔鬼森林"的战场,树干残骸如同倒插的肋骨,每寸泥土都浸着腐血。7月27日,勇猛的东方前锋威廉-乔纳斯(William Jonas)像他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那样,从战壕中冲出来,倒在了德军的炮火中。他的遗体没能找回。麦克法登在战壕中见证了这一切。他在给东方寄回的信中沉痛地记叙了当时的场景:
“我,理查德·麦克法登,沉痛地报告,我的战友、东方队同袍威廉·乔纳斯于7月27日清晨阵亡,年仅26岁。当时我们被困于索姆河前线战壕。威利转向我说:‘再见,麦克,祝好运。请转达我对未婚妻玛丽·简的爱,并向东方队战友问好。’未等我回应,他已跃出战壕。顷刻间,我相识近二十年的挚友倒在我眼前。此刻言语难以尽诉我心。”
8月,东方对后防铁闸乔治·斯科特(George Scott)受伤被俘。16日,他在德国勒卡托战地医院停止了呼吸,成为第二名牺牲的东方球员。而麦克法登的生命终结于10月22日黎明。这个三次荣获英勇勋章的神射手,在塞尔-莱-皮西约附近率队作战时遭炮弹击中,身负重伤,次日于在野战医院去世。他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27岁。
左到右:麦克法登、乔纳斯、斯科特
四.历史永不遗忘
战争结束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致信俱乐部以示敬意:“谨祝克莱普顿东方队好运。没有哪家足球俱乐部为爱国事业付出过如此高昂的代价。” 2011年7月10日,法国弗莱尔村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新建的花岗岩纪念碑上,碑文记载着一个世纪前那段被尘封的历史。如今,莱顿东方设立了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的这个时候,球队会在举行赛前仪式,三名牺牲球员的家族后裔出席。共同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
William Jonas,George Scott,Richard McFadden——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