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终于释怀了20年前的那场足球赛

昨天,韩寒微博发了一篇文章《我也曾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年18岁的时候参加一场足球比赛,结果自以为踢得不错的韩寒,0:20被小学生组成的球队完虐。近日,当年韩寒所在球队的队长发了一组照片,记录的那场慈善比赛以及赛后上台捐款的情景,韩寒说,从那以后,以发型不匹配为理由,婉拒了金山齐达内这个称号。
可万万没想到,韩寒这个随意发的怀念18岁足球生涯的微博刚好被国家队球员于海看到,随后于海发微博称自己就在这支小学生队中,并参加了这个比赛,称当年他们是一支业余的足球俱乐部,照片中的队友也不是职业球员了,现在是上海各行业的精英,希望韩导再来切磋。


看到于海的这个微博,韩导终于释然了,原来自己是被国脚虐了0:20,并约于海咱们赛车场见。以下是部分原文截取。


经常有朋友问我,民间高手和职业运动员到底哪个厉害。作为某些运动的民间高手,又作为赛车职业运动员,我更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爱好之一,足球。足球我自认为脚法不错且身法灵活,从初中开始,班级联赛拿过全校冠军,在校队踢过前锋和门将,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拿过区的四强,我护球很像梅西,射门很像贝利,曾经一度觉得可以去踢职业试试。然而这一切都在某个下午幻灭了。
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正值当打之年,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了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也都是上海高中各个校队的优秀球员。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球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上海高中名校联队去的时候欢声笑语,都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下手要轻一点,毕竟人家是儿童哈哈哈哈。由于匆匆成军,彼此都记不得名字,决定各喊球场上的外号,比如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杨浦范巴斯滕,静安巴乔。
上半场结束后,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只触球了一次。你们没看错,我他妈只触到了球一次,上半场20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20个球。后来裁判嫌麻烦,连进球后半场开球都取消了,直接改为门将发球门球。我们进球0个,传球成功不到十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溜。
半场结束,我们不好意思再称呼对方的外号,改为了叫球衣数字。队长把我们聚在一起,说,兄弟们,这样下去要输50个球,要不下半场我们就都站在门口堵门吧,力保丢30个球以内。
最后这场比赛没有下半场,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这样的对手踢球,会影响小队员们的心智健康。于是活动直接进入到慈善捐款环节。我们上海高中联队的球员们在全场女生复杂的眼神中,排队上台,向捐款箱中火速塞钱,并在一片鸦雀无声中退场。
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以后,身边的朋友们纷纷骂说自己公司的球队上去也能把申花or上港or国安or恒大or国家队等队伍灭掉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看到韩寒的经历,我想起了当年天涯论坛曾经有一个热帖《我校队11人能否干翻巅峰巴萨6人?》,论战的十分精彩。





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的差距是巨大的,首先来说,基本功是差距最大的,职业球员,基本上从小时候开始就天天和足球接触进行训练。基本功训练就是他们每天的日常任务。业余球员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基本功训练,毕竟,你再喜欢踢球,也不可能每天保证8小时的训练量。职业球员的训练时间是你的几百倍上千倍,停球、带球、颠球、传球、射门这些早已是潜移默化在他们身体中。
其次,就是身体素质的差距,足球毕竟是一个身体接触十分频繁,对抗十分激烈的竞技运动,任何基本功技术也要在对抗之下作的出来才能发挥作用。职业球员首先是从同龄人中被挑选出来的苗子,基础身体素质就要高于普通人,每天的力量训练已经是职业球员每天训练必备的项目,这种身体上的差距会越来越被放大的。比如内马尔,球场上看起来似乎十分的瘦弱,但是身体素质非常强,特别是其核心力量上的对抗也是惊人的厉害,毕竟能经常扛着对方好几个防守球员还能保证技术不变形那是需要多么强的力量?
最后,就是战术意识层面上的差距。在业余比赛中,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球队的战术几乎可以说是零,职业球员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可以以最高效率的战术来踢比赛,更加注重整体性,个体差距尚且巨大,整体性就是天壤之别了,团队配合、各种战术的跑动、视野等如果不是经过专门的训练,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