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樊振东加盟的这座城市,见证过德、法的百年恩怨
乒乓球名将樊振东加盟德国乒乓球甲级联赛劲旅——萨尔布吕肯。

这座城市是德国位于德、法边境的联邦州萨尔州(也叫萨尔兰州,下文统称萨尔)的首府。萨尔布吕肯,就位于德、法边境位置。

该市人口只有18万,但却见证过德、法的百年恩怨。

萨尔布吕肯乒乓球俱乐部曾经是萨尔布吕肯足球俱乐部的分支。这支俱乐部是德甲创始俱乐部之一。如今,却征战德国的第三级别联赛——德丙。
2023-24赛季,这支球队曾经创造巨人杀手的奇迹,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四强。第二轮比赛,他们斩杀的对手是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

然而,萨尔布吕肯曾经征战过法国联赛一个赛季。萨尔州,曾经短暂成立过自己的代表队。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德、法百年恩怨的缩影。
萨尔:德、法百年恩怨的见证
萨尔布吕肯的德语名字为Saarbrücken。这个词由两个词根组成,Saar和brücken。
Saar,即使萨尔,来源于当地的萨尔河。brücken,德语意思是桥。萨尔布吕肯,翻译过来就是萨尔河上的桥。

萨尔布吕肯是德国面积最小的联邦州(不包括汉堡、不来梅和柏林三个城市州)的首府。
萨尔州全州的面积有2600平方公里,大约22个萨尔州的面积可以抵得上一个通辽市。
这个面积仅相当于1/22个通辽大小的德国萨尔州,历史上却是德、法两个欧陆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地带。
德、法的恩怨要从他们共同的祖先——日耳曼人的分支法兰克人说起。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西罗马)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
公元5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萨尔地区属于一个国家——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的国家: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时期,法兰克王国面积达到顶峰,成为了地跨中西欧的法兰克帝国。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被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兰西王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雏形。

中法兰克王国,即意大利实力衰落,早早丧失了对北方的控制。
法兰西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因为家产分割问题,经常大打出手。萨尔、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公元15世纪时期,法、德走向了不一样的道路。
法兰西通过几次英法战争,不断加强集权,成为了欧陆中央集权的国家。
德意志地区早在中世纪时期,国家林立,各自为政。
宗教改革后,基督教经历了第二次分离(第一次是公元10世纪,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分为天主教和新教两派。两派彼此水火不容。德意志更是两个阵营对抗的前沿阵地(南部为天主教阵营,北部为新教阵营)。
两个阵营的矛盾给了法国干涉的机会。三十年战争后,法国直接从德意志地区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主权。

与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法兰西化不同,萨尔地区在近200年以来,只有两次易手法国。
第一次是1681-1697年的路易十四时期。在路易十四治下,法国从德意志地区夺取了萨尔。这是法国第一次占有萨尔。

然而,随着路易十四的去世,法国夺取的萨尔重新被神圣罗马帝国占据。
法国第二次占有萨尔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时期,几乎整个欧洲建立了反法同盟。其中,英国是反法同盟的盟主,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及沙俄充当了“管理员”。
法国则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屡屡挫败反法同盟的进攻。在拿破仑军队的进攻下,不仅仅是萨尔,甚至大部分的德意志地区都被拿破仑帝国所统治。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从拿破仑帝国覆灭到一战前,法国再也没控制过萨尔地区。
19世纪时期,地质学家在萨尔发现了海量的煤矿资源。当时正值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煤炭是一种工业能源,这更加激起了法国对于萨尔的觊觎,也使得德、法矛盾更加尖锐。
1870年,为了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普法之间爆发战争。法国输掉战争,不仅没能夺得萨尔,反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

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成立于1903年。当时,不仅仅萨尔布吕肯所在的萨尔地区属于德国,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也属于德国。
萨尔布吕肯,从初创起,就是一支德国球队。

1914年,一战爆发。德、法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作战。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和战争发起者的德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仅仅丧失了1/7的国土和所有的殖民地,而且,德国的萨尔地区也被分离出来,交给国际联盟(国联)托管,期限为15年。

当时的国联由英、法联合控制。法国的如意算盘就是通过掌控萨尔,进而将其据为己有。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与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兰西化不同,萨尔地区长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德意志,对于德意志的认同感更强。
英国,作为欧洲大陆均势的倡导者,不希望法国独大,对法国占据萨尔层层设卡。
加上二战前,法国经济的全面衰落,对于萨尔的控制越来越弱。
1935年,15年的托管到期。当地的居民为自己的命运进行公投。公投结果是90%的居民希望重返德国。
法国第一次希望吞并萨尔的计划破产。
就在萨尔回归德国没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法国再次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英法美苏四个大国分区(后来,美英法占区合并为西德,苏占区成立东德)占领。法国将萨尔地区从德国分离出来,意图再次吞并萨尔。

萨尔问题,由此产生。
萨尔布吕肯:征战法乙一个赛季
因为萨尔与西德地区相分离,萨尔无法参加德国的联赛。
1948年,萨尔地区成立了自己的足联——萨尔足联。

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是萨尔地区所有俱乐部实力最强的一支。
为了拉拢萨尔地区,法国足协向萨尔地区抛出了橄榄枝。1948-49赛季,萨尔地区最强的俱乐部萨尔布吕肯多支球队被邀请参加法国联赛。

法国的此举意图非常明显——借助足球的力量,拉拢当地最强的球队萨尔布吕肯,进而控制整个萨尔地区。
萨尔布吕肯参加法国足球的第二级别联赛——法乙。
在法乙征战一个赛季的萨尔布吕肯状态出色,一举拿下了联赛的冠军。
按照当时的规则,萨尔布吕肯完全有能力升级征战法国足球顶级联赛——法甲联赛。
当时,法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大国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关系十分紧张。
萨尔地区历史上归属法国的时间非常短暂,当地民众对于法国的认同感远不如德国。
因此,很多法甲俱乐部很难容忍一个对德国认同感更强的俱乐部进入法甲。萨尔布吕肯遭到法甲各大球队的联合抵制。
1949年7月17日,萨尔足总内部成员以609票反对、299票赞成和55票弃权的结果否决了加入法国足协的动议。萨尔足协和法国足协分离。
萨尔:特殊的“国家队”?
1950年,萨尔成立了自己的足协——萨尔足联作为过渡。
萨尔布吕肯派二队参加萨尔联赛。一线队则寻找米兰、巴塞罗那等欧洲强队热身。

1955年,欧冠创立之时,萨尔布吕肯 参加了首届欧洲冠军联赛,还在客场击败了强大的AC米兰,但在两回合赛制中总比分5-7不敌对手被淘汰出局。
1950年6月12日,萨尔以独立身份加入国际足联。此时,东德尚未加入FIFA。
萨尔因为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萨尔没有使用萨尔国家队的名号。

萨尔唯一参加的世预赛是1954年瑞士世界杯预选赛。
当时,萨尔队和联邦德国(西德)、挪威同组。

萨尔布吕肯1胜1平2负无缘1954世界杯,他们唯一击败的对手就是曼城前锋哈兰德的的祖国——挪威。
萨尔布吕肯:成为德国的城市
20世纪50年代,为了西欧团结的需要,法国和联邦德国(西德)放下了彼此的恩怨,走向合作。
其中重要一步就是和平解决萨尔问题。
在1955年举行全民公投后,萨尔保护领成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并自1957年1月1日起生效。至此,萨尔足球结束了其在国际足联独立成员的身份。
萨尔布吕肯成为了德国球队。
1963年,萨尔布吕肯作为来自西南部高级联赛的代表之一,参与了新德甲联赛的创建。成为了新德甲的16支创始球队之一。

从1963年德甲联赛创立到今天,萨尔布吕肯在德甲的时间并不长,长期征战德国的第二、三甚至是第四级别联赛。这支球队上一次出现在德甲是1992-1993赛季。

从此,萨尔布吕肯再也没有参加德甲,也就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里。
如今,这支足球队偶尔在德国杯比赛有过一鸣惊人的发挥,回到世界体育头版头条。其余时间则默默无闻。
今年萨尔布吕肯的爆火,来自中国乒乓球全满贯得主樊振东。他的加盟,让这个小城再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

虽然樊振东的加盟使得萨尔布吕肯一时间在中国体育圈,文旅圈爆火,但依然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萨尔布吕肯不是很多人赴德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如果,你有机会去萨尔布吕肯漫步,欣赏各种的建筑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这座城市曾经见证过德、法的百年恩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