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些年,那支北方以北的冰城魔鬼∶哈尔滨毅腾

一、
上一个让哈尔滨球迷如此牵肠挂肚的,是哈尔滨兰格,那也是黑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而那时候的哈尔滨队,就以“魔鬼主场”而著称。
东北是培养足球人才的沃土,而黑龙江却一度是东北足球的荒地。吉林省有曾经的中超冠军长春亚泰,辽宁省更是有荣誉等身的辽足和大连队,这些球队在绝大部分时间也都活跃在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舞台上。但是对于黑龙江球迷来说,莫说是取得全国冠军了,哪怕只期盼拥有一支顶级联赛的家乡球队,都是奢望。现实,就像哈尔滨的冬天一样寒冷,但是这残酷的背后却又练就了龙江球迷坚韧的性格。
1996年,哈尔滨兰格队成立,在连续两年冲甲失败后,资金亏损的俱乐部宣布解散。4年后,球队再次重组,并一举拿下中乙冠军并升级成功,拿到了参加2003赛季“末代甲B”的机会。那一赛季的主场设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场,这座平时只用于学生活动的球场一到比赛日却是人满为患,很多球迷甚至会到球场旁边的学生公寓楼上去观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兰格的投资人刘志圣,就是毕业于这所C9名校的。球队第一个主场就是与长春亚泰队的低配版“东北德比”,兰格队最终2-0完胜了对手,要知道当赛季的亚泰队是最终的甲B冠军。之后,兰格队又战胜了包括江苏舜天在内的多支强敌,排名也一度徘徊在积分榜的中上游。不过好景不长,最终兰格队还是没能够摆脱降级的噩运,而球队在降回乙组后因资金问题再次被迫解散。
冻土之上,万物皆不免凋零,但是兰格在这片冻土之中成功地埋下了足球的种子。很多哈尔滨老球迷至今都有兰格情结,毕竟这支球队,是一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球队,它的俱乐部主体也从未被注册在他地——这是后来的哈尔滨协力、哈尔滨国力,甚至哈尔滨毅腾都难以做到的。
(图)哈尔滨兰格(蓝色)
二、
如果说,兰格为哈尔滨足球埋下了火种,那么毅腾的横空出世,则是彻底点燃了冰城人的足球激情。
毅腾是何队?恐怕在当年,很多球迷对这个名字都颇为陌生,但是你一定知道冯潇霆、赵旭日、于汉超、杨旭、董方卓,你一定知道当年的那支中超劲旅大连实德和降级后迅速重生的“辽小虎2.0”,它们成功的背后,是毅腾青训源源不断地供给,“中国阿贾克斯”的名号,就是从那时候被提起的。在中国足坛愈发“金元”的背后,毅腾、火车头等小型俱乐部却选择了另一条发展道路,那就是青训,而毅腾更是当年唯一一家免费提供青训的俱乐部。“毅腾出品,必属精品”,在当年已经成为了毫无争议的事实,而被中国球迷们至今津津乐道的85国青中,更是有近十名球员出自毅腾的青训。
在辉煌的成果背后,是另类的尴尬。当哈尔滨毅腾终于冲超成功,却发现自己的一线队中只有4名球员有过各国顶级联赛的经历,其中的中国球员只有韩方腾一人,而韩方腾却又恰恰是鲁能足校的出品。造血能力再强,也抵不过失血严重,金元大潮之下,逆潮流发展必定会面临这样的尴尬。而当年把主场迁到哈尔滨的筹码,也就是那支卖给大连阿尔滨的梯队、收获全运会乙组冠军的辽宁U18青年队,是毅腾留给辽宁省最后的一批财富,队中的汪晋贤、晏紫豪、岳鑫等人也在这两年的联赛中初露头角。代价就是自己后备力量再一次被削弱,青训足球也自此再也不是毅腾的名片。无独有偶,天津火车头也在2016年末宣布退出中乙,曾经培养出李玮峰、曲波、李毅等多位名将的这支球队,也不得不面临着没有资金来源的尴尬。
说到这里,很多球迷会发现毅腾队出品的精品球员,大多效力于辽足和大连。这是因为毅腾曾长期扎根在大连市,俱乐部注册所在地也长期是大连,而正是这一背景,为后来的那次大规模球迷倒戈埋下了伏笔。
(图)于汉超与杨旭,毅腾出品的“辽小虎2.0”
三、
在升超前,毅腾也曾受到过球迷们的关注,原因就是那次著名的“69事件”。
1999赛季,参加中乙的大连毅腾队名列B组第3,与C组第3绵阳丰谷队平分,按照足协的赛制,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晋级名额的归属。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决定很奇葩,那么不如再了解一下更奇葩的,那就是抽签的规则。规则要求两支球队要先行选定奇偶数,然后各队分别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而这两个数字相加的得数决定了最终的命运,如果是奇数,那么先行选定奇数的球队将晋级,反之偶数亦然。当时的绵阳选择了偶数,毅腾选择了奇数,时任领导郎效农于是询问毅腾写下的数字,教练王军如实回答是“9”,这时绵阳队总经理李海生表示他写的也是“9”,结果是“18”,偶数,绵阳队于是成功晋级。
事后的毅腾队突然醒悟,因为数字“6”和“9”本就是长相类似,说是“9”,但很有可能当时写下的是“6”,如果实际写下的是“6”那么毅腾本该是晋级的球队,所以说毅腾队有可能是被人套路了!当然,两个人当时写的都是“9”,谁先说谁必然吃亏,并算不上谁故意套路谁,但是如此被奇葩的规则击败,毅腾必然心有不甘。俱乐部老板崔毅上访足协,却只得到了客套的道歉,于是毅腾一气之下退出了中国足坛,5年后才再次回归。
说不清,也道不明,这就是当时乌烟瘴气的中国足坛的真实写照。小编我曾有幸参与过毅腾老总的讲座,也曾听他提起过这件事,以此来突出说明球队有多么的不容易。我表示深以为然,毕竟一入中国足球深似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却又对另外一方面有些不解,那就是毅腾俱乐部背后多次流浪的履历,从大连、鞍山、哈尔滨、烟台,直到现在的绍兴,漂泊成为了毅腾自青训之后的又一个代名词。当然,也包括现在的北京人和以及多支低级别的球队,搬迁多次,遍布祖国五湖四海,这其中固有无奈,但是更加映射出的是中国足球文化的薄弱与落后。
(图)毅腾(蓝色)在烟台也留下过足迹,图为当时的烟台毅腾队,图中对手则是上海东亚
四、
无论如何,毅腾与哈尔滨的故事开始了,故事的开篇是喜悦。
由于大连市在当时拥有了实德、阿尔滨等多支球队,毅腾的家乡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于是,他们选择了将球队远迁到哈尔滨,并在第一个赛季(2011)就冲甲成功。不过,当时毅腾全称仍是“大连毅腾足球俱乐部哈尔滨松北毅腾队”。从2012赛季开始,球队的名称中去掉了“大连”而改成了“哈尔滨”,彰显了俱乐部期盼扎根冰城的决心,但是其注册地却还是大连足协。这些与大连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日后令球迷们大为不满,不过在当时,哈尔滨的球迷们是很幸福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等待,2个赛季后,球队就成功地冲上中超,黑龙江也是第一次拥有了顶级联赛的足球队。
蜜月期由此开始,时限是一年半。首演是在山东济南,对手是中超豪门山东鲁能,结果是球队在最后时刻被巴西外援乌索绝杀,一球告负,不过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令球迷们满意。在当赛季的比赛中,哈尔滨毅腾着实奉献了多场精彩的比赛,3-1长春亚泰取得首胜、4-0大胜贵州人和、3-6血拼广州恒大……虽然最终依旧是因实力不济而垫底降级,但是球队的战斗精神得到了球迷们广泛的好评和支持。
段鑫指导,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也正是在他的教导下,哈尔滨毅腾成为了一支真正的“黑土强军”。铁血风格和无所畏惧,是他为球队打下的标签;事无巨细,又体现出老帅不仅是一名足球教练,更是球员们的人生导师——他也无愧于哈尔滨“足球教父”的称号!最喜欢的球员肯定是闫相闯了,这名中途加盟的前国安球星扛起了球队的大旗,用自己的职业精神诠释着拼搏和努力。还有多利,这名射手是球队最为倚重的前锋,他也用11粒进球回报了球队。当然,他最为出名的是那次和梅方“互飙国骂”,具体的内容就不在这里详细描述了……
(图)灯光下的“I LOVE U”
五、
小编曾长期在哈尔滨求学,也有幸结识了很多的哈尔滨球迷,也是曾经的毅腾队球迷。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东北兄弟直率爽快的性格——敢爱,当然也敢恨。
爱,体现在了球迷们对当时提前降级的毅腾队仍然的不离不弃。在主场1-1战平上海上港队后,哈尔滨毅腾提前降级,但是主场的球迷们却用《心若在梦就在》的歌声和“I LOVE U”的手机灯光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和理解。不像告别,倒像是英雄的凯旋,倒像是一场狂欢庆祝。哈尔滨球迷把毅腾当成了自己的球队,而毅腾也用“亮剑精神”向所有中超球队宣告着北方以北不服输的斗志。不可否认,哈尔滨球迷在当时的有些场次表现出了并不成熟的一面,但是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的那次万人签名、在主场首演中的那张巨型TIFO、众筹直播以及那首脍炙人口的《北方以北》,无不证明着他们就是中超的最佳第12人、是最可爱的人!
但是,在2015年9月26日对阵大连阿尔滨的比赛中,一切都破裂了,这其中也是因为大家实在都爱得太深。至于“9-26”那场比赛的过程就不多加描述了,熟悉毅腾的球迷也都熟悉这场耻辱之战。诡异的盘口、无畏的失误、绝平却不庆祝,甚至是俱乐部大巴车的辽宁牌照,这些细节被球迷们放大,而真正的导火索却是那句“大连德比”。被戳中了痛点的哈尔滨球迷希望球队能够在主场痛击对手,但是球队却用无力的表现让所有人失望,于是,倒戈了,毕竟谁都不愿意支持一支“外来”的球队,“宁战死,不苟活”的口号在此时更像是一种讽刺。再后来,毅腾发表了《致球迷的一封信》却并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切最终导致了球队南迁浙江。
其实,“9-26”是一场双输的比赛。毅腾由此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而大连队也因为一场平局而最终遗憾地升超失败。很多人将毅腾的离开归结于缺乏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但我认为,既然心不在这里,那么分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所以说,毅腾不是离开,而是被踢出了哈尔滨。
(图)“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个横幅包含了球迷们的无奈
六、
我有几位同学,是铁杆的哈尔滨球迷。在毅腾离开后,他们也纷纷回忆着自己的看球经历以及自己对球队的失落看法。
其中一位同学跟我说,曾经在他调侃毅腾战绩不佳时却听室友说道“你起码还有支球队可以去支持”,当时的他是十分的自豪和骄傲。但是如今,却真的不愿再去回忆,更不愿再去留恋那段长达4年的时光。回首毅腾与哈尔滨的过往种种,失去的是当年同球队一起浴血奋战到底的激情,剩下的,只有共同经历的那段青春。
另外一位同学已经远赴上海参加了工作,但是他依旧时刻心系着家乡的球队。他建议我不如向前看,毕竟现在的哈尔滨又有了火山鸣泉队,省内的齐齐哈尔也拥有了一个职业俱乐部,一切都在变好。想起那句“只盼黑土出强军,会展再喊哈尔滨”,再看看刚刚拿下中乙冠军的火山鸣泉队,是的,一切都在变好……
最后用《北方以北》的歌词收尾吧:
我们在北方以北/我们是一群蛮荒的魔鬼/龙江队,龙江队/向前冲无惧无畏
(图)黑龙江火山鸣泉3-0梅县铁汉,获得2017赛季中乙联赛冠军
(小编说:希望大家关注“阿尔法粒子”懂球号,我会坚持更新各种足球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