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译站丨成绩糟糕无碍引援,曼联“魅魔”诚不欺我!

叫你蒸蛋泥丶 叫你蒸蛋泥丶

本文转载并翻译自The Athletic,原文由Andy Mitten撰写,发布于当地时间2025年6月13日

五十多年以来(1973-74赛季降级)最糟糕的一个赛季,那又怎样?曼联的金字招牌依然散发着耐久的光芒,招揽着库尼亚这样的英豪。

很让人惊讶吗?曼联是与巴萨、皇马齐名的世界俱乐部三巨头,其成功与失败就浓缩着一部足球史。上世纪70年代降级至今,曼联的球迷基数在不断扩张。1949年,曼联对阵约维尔城的足总杯比赛,吸引了81565名球迷观战。这场比赛还并非在曼联真正的主场进行,而是临时借用了同城对手的缅因路球场:由于战后修复工程,老特拉福德暂时无法使用。

尽管曼联在上赛季的英超联赛中战绩惨淡,仅排第15位,但他们的基因依然动人:攻势足球、提重用少壮、永不放弃。即便成绩不理想,曼联的球市热情依然不减(上赛季场均观众73815人次),俱乐部的地位也是如此。

上周,曼联首席执行官奥马尔-贝拉达重申了球队的吸引力。“人们说曼联正在衰落,而且没有欧冠资格,所以在转会市场上缺乏吸引力?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贝拉达直摇头,“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因为相信所以加盟曼联的有识之士,而不是为了欧冠资格的投机客。按这个标准去引援并不困难,如果有球员因为没有欧冠资格而表现犹豫,曼联也不会要他们。”

为曼联效力是一件浪漫的事,有机会让身处低谷的俱乐部再次伟大,这对球员的自尊心很有吸引力。

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曼联的薪水很高——鉴于球队的糟糕表现,更加凸显了——但很多其他俱乐部也提供巨额薪资,所以肯定还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

加盟曼联,意味着每周都有机会在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中、在最多、最火爆的观众面前一展风采。反观伯恩茅斯和布伦特福德,他们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而且竞技实力也不差(上赛季都击败了曼联),但直白来说,这两家中小球队很难实现阶层跨越。在曼联,哪怕只是替补甚至边缘球员,也能借此平台实现镀金。

走进老特拉福德,意味着追随巨人的脚步,然后成为巨人。刚刚加盟的库尼亚,就透露了自己的“儿魔梦”:“从小时候在奶奶家看电视的时候开始,我就是曼联球迷了!我一直梦想着穿上这身红衣。”

这话从26岁的库尼亚口中说出,完全是可信的,他还能记得红魔的王朝余晖。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曼联再连续12年无缘联赛冠军,那么未来的新援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回忆。即便如此,光荣的历史是无法抹去的。

无法忽视的是,光荣历史虽好,但无法填补现实的虚无。霍伊伦德比不上、也成不了哈兰德;如今的热刺不仅可以单赛季四杀曼联,还不再向曼联“上贡”卡里克、贝尔巴托夫这样的自家球星。曼联并不喜欢追求正值巅峰的世界级球星,曾经进行的尝试,也大多以失败告终。想想那些被“球星黑洞”吞噬掉的名字吧:贝隆、博格巴、安东尼、桑乔和卢卡库。

从格伦-希森到罗纳尔迪尼奥,曼联与不少心仪目标擦肩而过,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曼联不适合他们。罗纳尔迪尼奥曾告诉巴西同胞克莱伯森,自己要加盟曼联。但在克莱伯森本人转会到老特拉福德之后,他又反悔了。

但这样“不识数”的球员并不多。曼联仍有能力吸引英超最令人垂涎的球员,比如今年赛季结束还不到一个月,他们就签下了库尼亚,还在期待姆贝乌莫。

这也是曼联的常态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丹尼斯-欧文(奥德汉姆竞技)、彼得-舒梅切尔(布隆德比)、李-夏普(托基联)、迪昂-都柏林(剑桥联)、埃里克-坎通纳(利兹联)和安德烈-坎切尔斯基(顿涅茨克矿工)等等名将,都是小俱乐部炙手可热的天才,他们统统选择了加盟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赢得过联赛冠军的曼联。在1967年至1992年这颗粒无收的26年间,除了两个赛季的例外,曼联依然坐拥全英超最出色的主场平均上座率。

再往前追溯,曼联的两位历史名宿博比-查尔顿和邓肯-爱德华兹,分别在泰恩赛德和达德利长大。查尔顿的住处,就在纽卡斯尔的主场不远处,全国各地有18支球队向他发出邀请;爱德华兹的当地俱乐部,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自称“世界最佳”的狼队。两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曼联。

论球场气氛,老特拉福德无法与狂热至极的糖果盒(博卡青年)、纪念碑(河床)相比。但请看看球场的人数和黏性。年复一年,周复一周,场场爆满,不分主场和客场。诺坎普和伯纳乌?太多的游客,太少的死忠。

这不是“这意味着更多”的意思(留给利物浦吧)。事实并非如此。每支球队都有非常忠实的球迷,每一场比赛都不会错过;曼联只是拥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已。一些曼联球迷看球而散尽家财甚至倾家荡产。这不是夸夸其谈,也可能被视作悲哀甚至笑话,但千万不要贬低他们的热爱。

1996年1月,凯文-基冈在纽卡斯尔自豪地说:“这是一家伟大的足球俱乐部。而曼联是一个盈利机构。”这就是文化的积淀。

球迷人数众多并不总是件好事。想要一张客场比赛的门票?3000张门票配额,平均有13000份申请——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申请到。

曼彻斯特有成千上万的年轻球迷渴望得到一张季票,但他们无法圆梦,因为球场早已一票难求。这样一来,是否持有季票,就成了球迷阵营内部暗藏的紧张情绪。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曼彻斯特。2019年曼联在新加坡与国米进行友谊赛时,5.8万名观众中只有5000人不在唱着GGMU。曼联可以在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几个体育场进行友谊赛,哪怕票价远高于老特拉福德,但仍然场场爆满,拥趸不断。

(图)2013年在中国香港进行的友谊赛上,东方的曼联球迷打出支持标语

理由千千万,红心是唯一。世界各地曼联球迷,爱上这支球队的理由都不同:有人因为乔治-贝斯特,有人因为索尔斯克亚,也有人因为贝克汉姆。2000年,结束洲际杯任务的曼联在返程途中,航班经停塞内加尔加油。几位机场工作人员迎了上来,其中两人用英语问道:“德怀特-约克和罗伊-基恩在飞机上吗?”

一些曼城球迷鄙视曼联如今的落魄,但也承认他们的对手拥有着最强大的号召力。其他球迷可能会对这种力量感到困惑,但曼联球迷并不在乎,因为这是真实存在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曼联的主力球员戈登-麦奎恩曾说过,离开老特拉福德后,球员只有一条路可走——不断堕落。他说的是经验之谈,无数球员都会同意。

虽然并非总是如此,尤其是现在,但曼联的魅力已经超越了时代,遍布全球。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