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防守:开山鼻祖到君临天下

这鱼不卖

链式防守从诞生以来一直褒贬不一,但却行之有效,给意大利足球带来了盛世王朝。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意大利链式防守的起源与发展吧。

“乔克,你将名垂青史!”利物浦王朝的奠基者,传奇名帅香克利曾如此称赞苏格兰凯尔特人的教练乔克-斯坦(弗格森的恩师)。那是1967年欧洲冠军杯决赛,苏格兰凯尔特人2:1战胜意大利国际米兰,登上欧洲之巅。

“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早晚有一天,功利足球会消失,大国际时代也将成为历史,1-0主义会消亡……大国际时代埃雷拉的链式防守,终将让位给漂亮、精彩、美丽的足球。”《世界体育报》如此评论。

链式防守!如今依然会激起很多球迷、球员、教练的回忆,很多人依稀记得这一流派的兴盛与荣光。链式防守是一种重视防守的足球战术体系,侵略性的犯规、保守主义、功利主义、场面难看、沉闷、过于消极、乏味……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足球本是一项美丽的竞技体育运动,如若哪支球队扼杀了这种美丽,自然会遭到非议。穆一时期的切尔西,奉行1-0主义,问鼎英超;2004年欧洲杯,希腊神话的上演……

现在问题来了,功利足球的祖师爷是谁?坐镇本方半场,防守反击的始作俑者是何方神圣?我们追根溯源,查普曼发明了上古神阵WM,里努斯-米歇尔斯开创了全攻全守的大潮,显然他们不会是赞同链式防守的。那么到底是谁开天辟地般创立了这个流派,以至于后来一些低级别联赛的球队都受到了这种战术流派的恩惠呢?

“足球是一项简单的运动,但是意大利人毁了它。”当谈到足球的战术流派和战术演变时,我一个朋友如是说。那么意大利是不是丑陋足球的代言人,抑或他们只是采用了一种确保成功的战术打法?

意大利足球通常被贴上防守足球的标签,John Foot在他那本《俱乐部:意大利足球的历史》书中提到,意大利人不是一味死守,他们仅仅是更加擅长于防守罢了。意大利足坛一茬茬都是防守方面的巨星:保罗-马尔蒂尼、卡纳瓦罗、内斯塔……他们是后防线上优雅的大师,传球、控球也是相当不错的。

自朱塞佩-维亚尼(1956-1960,AC米兰教练)的链式防守雏形开始,防守一词就深入意大利足球的文化中。诚然,链式防守的确滥觞于1930年代奥地利人卡尔-拉潘的阵型,中后卫前后站位叫“瑞士门栓”。但是经由维亚尼引进意大利,始称意大利语的链式防守(Catenaccio)。维亚尼与拉潘的防守战术有很大的不同,当年他在萨勒尼塔纳(Salernitana)执教时,突发奇想:要求一名后卫拖在整个后防线的后面,负责“打扫”门将身前的所有区域,之后盛行全球的自由人(清道夫)便就此诞生。

【开山鼻祖维亚尼的战术】

维亚尼意识到他手下的球员能力有限,所以决定用最有效的措施限制对手,避免一对一时不利的窘境。维亚尼的这一战术灵感来源于一次海边的清晨散步,发现渔夫拖着打满了鱼的渔网下面有个备用网,用来抓住从第一个渔网中滑落的鱼。他突然明白,他需要一个在球队防线身后游弋的后卫。

其中一个理论上的中后卫,阿尔贝托-皮西尼尼(后来随尤文夺得了两个意甲冠军)后撤来盯防对方的中锋,而WM阵型中三个防守者中间的那个位置向后移成为了清道夫。维亚尼要求他的球队战线回收,吸引对手压上并派出更多的球员参与进攻,使对手的防线出现空当,从而用犀利的反击击溃对手。

萨勒尼塔纳只是一个小球队,尽管这个体系让他们在1947年成功升级,且他们在平行的三个次级联赛中有着最好的防守纪录,但是他们在参加意甲的第一个赛季中没有取得任何一场客场比赛胜利,很快就降级了。

维亚尼在萨勒尼塔纳取得的一定成功让链式防守流行开来,它开始在全国迅速萌芽和发展,小球队纷纷行“弱者之道”,他们意识到,如果让比赛成为一系列的个体之间的较量,他们将很难有机会获得胜利,因此会让一名球员回收在防线后游弋来增强防守,甚至整支球队都回撤的很深进行防守。

这种风格最突出的代表是如火如荼地改造了特里埃斯蒂纳(Triestina)的内里奥-罗科,当罗科1947年上任时,特里埃斯蒂纳一团糟,他们刚刚以倒数第一的身份结束了一个意甲赛季,仅仅是因为在这个赛季中,英国和美国的军队还占领着他们的城市,他们无法在自己的城市踢任何一场比赛,才得到豁免避免降级。但是,在罗科执教的第一个赛季里,他们没有在主场输一场球,最后还取得了并列第二的成绩。之后的两个赛季,他们都取得了第八的成绩,再然后,意甲防守至上的战术成风,一些球队纷纷采用类似战术,甚至一些强队也开始了尝试。

【国际米兰链式防守】

阿尔弗雷多-冯尼的国际米兰是第一支采用链式防守的意甲球队,成绩斐然。尽管大球队实力超群,碾压虐菜似乎毫不费力,只有1950年代的国际米兰首创防守至上。冯尼让伊瓦诺-布拉森在后场成为清道夫,当布拉森1950年从特里埃斯蒂纳加盟国际米兰时,他是一个笨拙的后卫,但是在新的位置上,却发展成为一名伟大的自由人,他因为大脚解围和刚毅的风格而著名。

有一个传说,在本队开球前,布拉森会在草地上划一条线,并告诉对方前锋不能越过这条线,如果对方试图超越,他就会把对方踢倒。布拉森不是那种人们想象中的优雅的自由人,不像几年后尤文图斯的西雷阿,布拉森基本上是一个“破坏分子”——他只是想任何时候把球踢出边线。这就是为什么自由人最初被称为“自由击球者”——因为多数情况下,他们总是把球踢出边线。

冯尼让球队右边锋吉诺-阿尔玛诺后撤盯防对方的左边锋,让右后卫伊瓦诺-布拉森成为清道夫。在前场,国际米兰有个人能力突出、有速度有技术的前锋突破对方防线。完美地链式防守便形成了。大道至简,通常布拉森向前场开出一个大脚,找到前锋吉亚尼-布雷拉。

1952-1953赛季,国际米兰比第二名尤文图斯少进了30个球,但他们仍然获得了意甲冠军。自然遭到了媒体的尖锐批评,因为他们的足球太注重防守,死气沉沉的,尽管他们有着一条星光熠熠的锋线,比如贝尼托-洛伦齐等。

链式防守的根基已深入国际米兰的文化土壤。当60年代防守足球风潮大肆蔓延时,埃雷拉的大国际时代便掀开了新篇章。

【链式防守大行其道】

当国际米兰享受1950年代成功时,另外一些意大利俱乐部则依然我行我素,当然,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开始选择保守,或者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手,或者是因为从保守主义中受益匪浅。

Maradei总结道:“那实在是充满革命性的,你要知道,当时的意甲冠军往往能在一个赛季中进100个球。”也许,意大利人早就明白,是胜利重要,还是进球重要的问题。

这种风格的各种变化开始萌芽。比如,佛罗伦萨在弗尔维奥-贝纳尔蒂尼的带领下夺得了1956年的意甲冠军。他们的战术变化非常简单。对链式防守做了一些变化,他让左前卫阿尔曼多-塞加托踢自由人,左边锋毛里利奥-普利尼则回撤成为“回击手”(Tornante),虽然链式防守意甲的始作俑者是1950年代早期的国米,但弗尔维奥增加了一个维度,让左内锋米格尔-安吉尔-蒙托奥利填补普利尼留下的空位,实际上成了一个中锋。

虽然变化细微,但佛罗伦萨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意甲冠军,33场比赛不败,4:0击溃尤文。意大利足球的默认模板已经形成了,至此,链式防守在意甲大行其道。

【从弗尔维奥到埃雷拉】

链式防守被当做意大利足球俱乐部的默认模板,几乎所有的球队都在采用这种战术,联赛由于缺乏进球和精彩的对攻,球迷和足球评论员对此大大抨击。早期的WM阵型渐渐演变成为意式自由人的链式防守阵型。罗科的AC米兰采用了防守到极致的战术,在欧冠决赛击败了本菲卡,首先向全欧洲展示了链式防守是多么有效。

最终埃雷拉的国际米兰成为了集大成者,有多大的成功就有多大的争议。巫师埃雷拉带领国际米兰称霸意甲和欧洲,然而,讽刺的是,世人记住的是大国际时代链式防守的消极和偏执。

链式防守已经深深根植于意大利人内心深处,渐渐不再提起。正如意大利作家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所指出的:“链式防守是意大利足球的一部分,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创造了属于链式防守的一段辉煌历史。”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