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亚平宁:那不勒斯

renavatio

圣保罗球场建于1959年,数十年来它见证了太多辉煌与黯淡。无论那不勒斯笑傲亚平宁还是坠入丙级联赛深渊,它都是这支天蓝色球队的家。球队遭遇低谷时,球迷们会默默为他们祈祷;而在球队披荆斩棘、收获一场场胜利时,球迷们也会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唱出英雄的赞歌。

视频:马拉多纳的天蓝色岁月

即使在球队掉入意丙联赛时,每场仍可以有51000名左右球迷到场为球队加油助威,整体氛围与欧冠赛场可以说没什么区别,这在意大利足球赛场上也是一绝。总容量为60240的球场永远不会有空荡荡的感觉,似乎整座城市的心都在随着球迷们的欢呼声而跳动。

说到那不勒斯,我们难免就会想到马拉多纳,这个被无数人称为球王的男人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不一样的感觉。说起马拉多纳为那不勒斯效力的7个赛季,有多少人希望时间可以定格在那一刻。为了他,意大利球迷们甚至在90年半决赛集体倒戈为阿根廷队加油,而非主场作战的意大利。为了防止整座城市被冠以他的名号,意大利甚至出台法律,规定只有在某人死去10年后才可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整座城市。

来到那不勒斯,你会发现激情无处不在。在这座意大利第三大的足球场内,没有哪支客场球队不会感受到震撼,如同朝圣客一般的主场球迷们一定会将他们围个水泄不通。

【深爱那一抹蓝

主要球迷组织:CUCB (Commando Ultras Curva B), Ultras Napoli, Fedayn.

其他组织:Masseria, Blue Tiger, Nucleo, Old Clan 91, South Boys 等。

让我们把时光倒退至1987年的5月10日,那天的下午整个那不勒斯街道上可谓空无一人,就像意大利学者西格诺雷利(Amalia Signorelli)所描绘的那样:“整个世界都发生了改变,以往欧洲最为喧闹的街道似乎一瞬间蒸发掉一样。”

在不远处,似乎隐隐约约我们可以听到些嘈杂的声音。没错,这些声音的来源地正是圣保罗体育场。在这里,那不勒斯正在向球队61年来的首座意甲冠军奖杯发起冲击。与佛罗伦萨1-1战成平手后,那不勒斯人终于可以高喊“我们是冠军”的口号。成群结队的球迷们在大街上忘情庆祝,呐喊声足以将整座城市震塌。屋顶成为他们释放激情的舞台,一朵朵绽放的烟花诠释了何为心花怒放。天是蓝色的,建筑物与汽车都被涂上了蓝色,整个城市变成了蓝色的海洋。

根据《卫报》作家福特(John Foot)记载,在庆祝仪式上那不勒斯球迷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着,喜出望外的、洋洋得意的、甚至是狂热恐怖的。在墓园旁边的墙上,他们写下了标语“Guagliu! E che ve sit pers!(伙计们,你们不会明白你们错过了怎样的好戏)”。在讽刺尤文图斯等对手的同时,他们还不忘向整座城市的英雄——马拉多纳敬上最为崇高的敬意。

当然球迷们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次冠军而将马拉多纳视为信仰,在其效力那不勒斯的几年时间里,俱乐部收获了目前为止仅有的两座联赛奖杯以及一座欧洲联盟杯。在那不勒斯,当时很多的新生儿都被父母冠以Diego或是Diega的名字。大街小巷上,马拉多纳的名字几乎与城市的守护神圣-热内罗(San Gennaro)影响力不相上下。或者说,马拉多纳本身就是以上帝的另一个形式存在着。

当他一言不发时,整座城市都随着他而宁静;当他用激情点燃球场时,所有人都会随着他的节奏摇摆起来,这就是马拉多纳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来讲,马拉多纳早已成为那不勒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或许更为重要的是,那不勒斯球迷们终于不用继续在尤文图斯、米兰双雄等传统强队面前低声下气,如今崛起的他们在实力与气势上都毫不输给对方。在地域方面,那不勒斯不仅宣告了自己的强大,也终于为南方球队争了一口气。就像当时流传的一句话讲道:“1987年那不勒斯正式登基,其余城市均已沦陷。”这一刻,不仅那不勒斯人为自己的城市骄傲,整个意大利南方都成为意甲新王者的见证人。

在意大利国内,那不勒斯的球迷数位居所有球队中第4位。当然在全球各个角落,喜爱这支球队的球迷们也不在少数。意大利体育记者卡拉特利(Domenico Carratelli)曾讲,那不勒斯就是一支可以让所有人都爱它的球队。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裕,那不勒斯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信仰。

可惜的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的辉煌渐渐褪去,那不勒斯很难再保持昔日的风光,这也让无数的球迷唏嘘不已。但叹息归叹息,为主队加油喝彩还是不能少的。即使在俱乐部因为破产而降级至意丙联赛时,球队依旧可以保持近50000人的上座率。当那不勒斯进球时,圣保罗球场顿时就会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这种极具震撼力的声音甚至会将城市研究所的地震仪为之一震。

关于那不勒斯的球迷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Curva A(北部组织)以及Curva B(南部组织)。日积月累中,规模逐渐庞大的北部组织渐渐将诸如Mastiffs, Vecchi Lions等组织合并,形成较为一体化的大型球迷会。而在另一边,南部组织则比较奉行独来独往的政策。与喧闹嘈杂的北部不同,南部组织更多以平稳而著称。无论你喜欢风风火火闯九州还是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这里都有一款风格适合你。

若是追溯球迷组织与现场表演的根源,恐怕不得不提Commandos Ultras Curva B (CUCB)。这家成立于1972年的组织在初始阶段就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报纸与电视节目,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快。除此之外,他们还给其它球迷组织带了个好头,即声明自己远离球场暴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球场上就有他们醒目的标语:“我们与暴力隔绝,让激情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当然,足球并不仅仅是男性的运动,与此同时许多女子球迷组织也宣告成立,最有名的就要数Ultra Girls与Ladies Napoli,尤其后者当中还有不少大学学生甚至是讲师。

如同球队一样,CUCB的光辉年华同样是在80年代的尾巴。那时的圣保罗体育场到处回荡着特色十足的音乐声,激情起舞的球迷们无处不在。球队进行客场比赛时,许多那不勒斯球迷们也会现场观战,聚集成一股数量小却能量十足的蓝色炸弹。

但随着CUCB创始人兄长的去世,组织的活力日益下降。趁此机会,后起之秀Fedayn(成立于1979年)与Ultras Napoli渐渐垄断南部球迷组织。只不过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始终没有走在同一个步调。Fedayn始终与北部组织保持着神秘的关系,甚至打出类似于“跨越界限共建繁荣”这样的标语。如此“勾结”的行为也让坚守南方阵地的许多同胞们感到很为不满。

在政治方面,那不勒斯的绝大多数球迷都有坚定的立场,即不关心朝政。但在私下,同城南、北两个区域因为历史与文化差异爆发过不少冲突。在历史上意大利曾分为南北两个不同国家,经济、文化与政治都是截然不同。如今虽早已不是那个年代,但不同领域的南北之争依旧时常可以迸发出激烈的火花。每当那不勒斯遭遇尤文图斯、维罗纳、米兰双雄时,场内外都是格外热闹。

就像古话常说的那样,永远不要指望在那不勒斯人身上占便宜。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加倍奉还。在上赛季,每当有“来者不善”的北方球迷们前来观战时,球场另一端的那不勒斯球迷们就会毫不示弱地亮出标语“我们是那不勒斯人,有种向我们开炮”。

尽管这样的行为看上去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但通常悲剧也正是由此而起。2014年5月3日,那不勒斯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杯决赛前就曾爆发过一些冲突。双方球迷的不冷静行为让比赛不得不延期进行,据传在这场骚乱中有3名那不勒斯球迷因枪伤入院,其中一名叫埃斯波西托的伤者几周后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事后据说不少罗马球迷也被卷入这场乱斗当中,其中涉嫌杀害埃斯波西托的正是一名叫做德桑蒂斯的罗马球迷。好在这并没有进一步增强球迷们之间的恩怨,相比单纯的足球,地域以及宗教更有可能成为意大利球迷们之间不共戴天的理由。

另一幅场面出现在比赛开始前,一名名为托马索的球迷直接冲入场内与那不勒斯队长哈姆西克谈论比赛延期进行的议案。他把埃斯波西托身亡的消息告诉了哈姆西克,这个谣言也在场内传得满天飞。尽管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安保人员的允许,但在场人员还是允许他将情况讲明,并最终在协商后决定推迟比赛开球时间。

不过在随后,托马索与几位球迷还是因为擅自扰乱比赛被警方逮捕。除此之外,他还将面临长达5年的禁止现场观球惩罚。整件事情都为意大利足球赛场再度蒙上了阴影,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总体上来说,那不勒斯球迷们虽然疯狂,但他们往往可以在冲动的时刻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球场还是那片圣土,与任何尘嚣无关。它需要的是激情,而不是暴力。如果没有激情,再美的球赛恐怕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或许这就是球迷们可以连续高呼9声伊瓜因名字的最大动力吧。

“看过那不勒斯,就算死也瞑目”这样的话语正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说明。曾随曼城前往那不勒斯进行比赛的亚亚-图雷就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眼中球迷们与球队的关系就像是无法分割的母子情一般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在整个欧洲,他们永远是最为激情的那一抹蓝。

【经典球星:卡雷卡(Careca)

毫无疑问,马拉多纳是那不勒斯甚至是国际足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关于他的传奇事迹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但足球毕竟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就像一个国家仅凭国王一人之力难以兴盛一样,马拉多纳身边的不少球星同样值得我们铭记。说到球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当家球星,或许巴西前锋卡雷卡也算最为响亮的名字。

那不勒斯的史记上记载过无数光辉,其中最为耀眼的应属“Ma-Gi-Ca”这个三人组。在马拉多纳以及乔尔达诺(Bruno Giordano)身边,刚加盟球队的卡雷卡用13粒进球为球队1987联赛首冠做出了卓越贡献。在1989-1991年帮助球队获得欧洲联盟杯、意甲冠军与意大利超级杯之后,卡雷卡可以说正式征服了球迷们的心。5年来代表那不勒斯出战的164场比赛中,他为球队带来73粒进球。

如果不是因为足球,或许卡雷卡在T台同样早已走红。卡雷卡不仅拥有矫健的身躯,冲击力也是十分惊人。无论是盘带技巧、抢点能力还是临门一脚,他都是信手拈来。有他在面前,恐怕曾加都会提心吊胆。

1999年的2月23日,对不少那不勒斯球迷而言都是难忘的一天。那一天的圣保罗体育场人声鼎沸,超过50000名那不勒斯球迷都来见证又一位英雄的远去。告别赛过后,卡雷卡正式挂靴,只有“O Care, Care, Care, tira la bomba, tira la bomba(卡雷卡回来吧,把对手踢爆)”久久回荡在体育场。当时的那不勒斯战况一年不如一年,一些上了年纪的球迷专程前来目睹昔日的英雄,希望把时钟再拨回几年前的那一刻。

或许马拉多纳在人们心中永远是上帝一般的存在,那么卡雷卡无疑是最好的画家,正是他画出上帝那伟岸的形象,以及那不勒斯最为风光的那几年。在那不勒斯这座神奇的城市,一个巴西人与一个阿根廷人共同谱写了那段永远不会被磨灭的神话。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