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丨从开给杨笑天的一张罚单说起

火车驶向雲外梦安魂于九霄 火车驶向雲外梦安魂于九霄

7月6日,一个对于球迷们而言久违但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了各大资讯平台的头条,不过很显然,这次他并不是什么正面案例。

他是杨笑天,前江苏队的功勋球员,亦是现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南京队的队长。几天前的一场比赛中,他在第39分钟用肘部击打到了对手的颈部。尽管当值裁判并未将其罚令出场,但是他却在比赛后收到了江苏省足球协会开出的罚单,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回看比赛,杨笑天为了掐断对手潜在的反击机会将手臂架了起来,他的手臂也确实结结实实地打到了对方的颈部,一张黄牌对于这样的动作肯定是不过分的。在对手倒地后,杨笑天在第一时间就上前表达了歉意。“苏超”联赛官方的解说也表示:“刚才(杨笑天)也是无心之举,陆子皓点点头表示没事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嘴上说着友谊第十四,但是身体力行友谊第一’。双方在场上踢得非常有风度。”在当时,或许没有人曾想过,一次在球场上的对抗,可以引发舆论场的滔天巨浪。

在这一“大飞肘”之前,只谈球场上的杨笑天,一直是江苏足球的重要人物,也是球场上的拼命三郎。作为防线上的左闸,他难免也会犯规、犯错。不过,纵观其职业生涯,他仅仅在206场比赛中吃到了一张红牌,并且这唯一的一次红牌还是两黄变一红。

但这一次肘击,确乎是将杨笑天钉在了南京足球甚至江苏足球的耻辱柱上。大批网友开启了对杨笑天以及南京的围剿,甚至有网友扒出了杨笑天的过往黑料并表示:“杨笑天凭借一己之力把南京旅游业推入了深渊。”从目前的舆论场看,杨笑天所需要承担的,恐怕不仅仅是一场追加停赛如此简单。

而回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纪律委员会开出的罚单,我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沉思。

 “不文明的动作”究竟是什么

依据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纪律委员会开出的罚单,杨笑天由于“在比赛中出现不文明的动作,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因而被禁赛1场。在还没有看到杨笑天犯规的动图和视频切片前,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个“逆天”的带有侮辱性质的动作——直到我真的看到了杨笑天所谓的“肘击”对手的片段。

尽管杨笑天的这个动作中的挥打动作并不明显,不过我们姑且还是将其看作“肘击”。肘击,在球场上确实是具有攻击性与危害性的,也确实一个广义上的“不文明的动作”。不过,作为学习过《足球竞赛规则》的球迷,我下意识地联想到,无球状态下的肘击往往与“暴力行为”以及“严重犯规”的表述相挂钩,而在这则让杨笑天陷入舆论漩涡的罚单中,类似的表述却并没有出现。

上个赛季,国脚张玉宁曾因肘部击打到对手颈部被判定为“暴力行为”而罚出场外

而罚单上表明,“苏超”组委会是根据《2025江苏省足球联赛纪律准则》第五十六条而做出处罚的,笔者通过个人关系借阅到了该《纪律准则》,其第56条的表述为:本准则未列明的违规违纪行为,联赛组委会有权参照本准则相类似的规定给予处罚。有关规定未明确的,联赛组委会可视违规违纪行为的情形、情节及危害后果,参照本准则有关规定酌情给予处罚。必要时,联赛组委会可参照《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可在第三十四条中,“苏超”《纪律准则》明确规定了“严重犯规”及“暴力行为”的追加处罚原则。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苏超”组委会并不认为杨笑天这次肘击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



其实,球场上有很多不文明的动作,普通的犯规是、恶意的犯规是、高强度下跑动后的吐痰是甚至补水结束后将水瓶随手丢出场外也是。倘若如此,为何只有杨笑天的肘击为其招致来了禁赛处罚呢?因此,抛开“苏超”官方的量刑尺度,将有危害的犯规动作粗略地概括为“不文明的动作”,会让很多人产生疑惑,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同时,这更不利于关注“苏超”的新球迷们了解足球规则,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犯规时有发生,但并非所有犯规都带有恶意。球迷们需要被告知,什么样的行为在球场上是有危害的、需要避免的,而非被草草地给到一句“不文明的动作”,特别针对这样被定义为“肘击”的恶劣且危险的动作。

而回到杨笑天的动作,我无法深究为什么“苏超”组委会为何如此表达,也无法揣测为何其做出了如此的决策,但对于杨笑天这次的裁定或许真的太过于严苛了。尽管舆论上将这一个定性为“职业老球痞恶意地报复年轻的业余球员”,但这不应该是专业人士对于其的专业判断——在《足球竞赛规则》的指导下,这一类对抗动作虽然有伤害性,但是达不到在赛后追加禁赛的程度。当然,“苏超”官方或许确实在有意收紧判罚尺度,维护“苏超”赛场上的风清气正。但倘若以如此视角出发,苏州队在同场比赛中的暴力飞肘以及在死球状态下追打对手的淮安队门将是不是更应该被作为反面典例严加敲打呢?毕竟,在这样一个友谊既排在“第一”又排在“第十四”的盛会之中,这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还是少出现为妙。

为什么苏超害怕“不文明的动作”

从五月到七月,我们欣喜地见证了“苏超”从萌芽再到如今成为现象级的事件。“苏超”以及相关媒体机构在努力地展示苏超的火爆、激烈、高水平的同时也在积极地维护着“苏超”的正面形象。而向杨笑天开出的罚单中也曾写道,他“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这也或多或少地解释了为何这单罚单会被开出。

只不过,在一个真正高水平、强度大的比赛中,对抗、碰撞总归是难免的,而犯规则难免穿插在其中出现。换而言之,我们无法在享受对抗带给我们的肾上腺素的同时,抹杀掉犯规在比赛中的出现。因为失去了对抗,足球将不再有魅力。

对于宣传“苏超”的人而言,有关“高水平”“强对抗”但又在赛场上尽可能“干净”的既要又要显然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但在如此需求之下,向杨笑天开出的罚单显然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当类似的犯规再度出现时,“苏超”官方如何量刑仍然是一个问题。毕竟,如此的场景确实是足球运动中的“海量个例”。杨笑天被禁赛的前车之鉴下,无论“苏超”最终做出怎样的裁决似乎都得不到尽如人意的效果。毕竟,假意的“阉割”终究修不成《葵花宝典》。

尽管“苏超”并非职业联赛,但其仍然需要体现出足够的专业性。既然江苏人民敞开心扉选择了足球,“苏超”就应该以足球的最基本逻辑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尊重足球的规律,做出符合现代足球精神的判断与裁定,而不是听从外界非理性的呼声,进而影响自身的专业判断。

写在最后

“苏超”意味着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苏超”的影响力下,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球场,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在“苏超”的宣传下,江苏十三太保的文化特色也找到了对外宣传窗口并得以展现;在“苏超”的拉动下,我们社会中拥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过,我们也看到,在有关“苏超”种种争议事件背后,总会有两拨人在互联网上展开讨论乃至唇枪舌战,而根据立场,他们会被分别贴上“苏超球迷”与“中超/国足球迷”的标签——比如这次的“杨笑天事件”。

关于一切的争议与争论,我们可以抨击部分网民甚至媒体缺乏认知,也可以将一切归咎于国字号几年来糟糕的表现。可是,在这片足球土壤并不肥沃的土地上,没有谁拥有傲慢的资格,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也绝对不仅仅存在于“苏超”。透过一切的谣言与狂欢,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经济腾飞后高质量文体活动的匮乏以及对于体育精神教育甚至体育常识教育的缺失。在体育上,我们或许并没有真正地摆脱愚昧与落后。

不过,改变已经初现端倪,越来越多的观众正带着幸福与喜悦离开球场,越来越多的球员也有机会在新的平台上展现自己。如何借助“苏超”的东风,让中国的足球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问题,显然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既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也需要专业人士与政策制定者集思广益、付诸实践,惠及更多的足球事业参与者。这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的时间与耐心,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最为缺乏的。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