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姆贝乌莫到姆伯莫,为什么我们要更改他的译名?
知春路卡里乌斯
目前正值转会窗期间,各支球队都在引进新援以加强球队实力,为下赛季做好准备。英超BIG6中,上赛季表现不佳的曼联已经签下了来自狼队的中锋库尼亚和来自布伦特福德的边锋姆伯莫,利物浦也是豪掷千金签下了维尔茨、弗林蓬、凯尔凯兹等人。
细心的朋友们肯定发现了,姆伯莫和凯尔凯兹之前在站内的译名和现在的并不一样,姆伯莫以前的译名是姆贝乌莫,而凯尔凯兹以前的译名则是科尔克兹。
姆贝乌莫→姆伯莫
科尔克兹→凯尔凯兹
那么,为什么两位球员的译名做出了更改?
姆伯莫和凯尔凯兹,到底应该怎么读?又应该如何翻译?
译名的更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名球员的母语。
姆伯莫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大区约讷省阿瓦隆,他的父亲是喀麦隆人,母亲是法国人,所以他有法国和喀麦隆双国籍,而法语是喀麦隆的官方语言,并且姆伯莫在法国长大并且接受青训,所以姆伯莫的母语自然是法语。
姆伯莫的名字为Bryan Mbeumo,根据法语音标,Mbeumo的音标为[bø.mo],翻译过来就是“伯莫”;英超官方在介绍球员名字读法的时候,给出的读法翻译过来也是“伯莫”。
英超官方给出的部分英超球员名字的读音,姆伯莫的读音翻译过来为“伯莫”
但是,在姆伯莫官宣加盟曼联之后,曼联官方发布的询问姆伯莫本人关于他名字读音的问题是,他给出的读法似乎又将Mbeumo前面的“M”读了出来。
于是,本着尊重球员本人读法的目的,他的译名最终确定为姆伯莫,而最开始的姆贝乌莫则是根据英语的读音翻译过来的。
刚刚加盟利物浦的左边后卫凯尔凯兹,名字为kerkez,之前的翻译为科尔克兹,但凯尔凯兹出生于塞尔维亚,母语是塞尔维亚语,根据塞语读音,kerkez应译为凯尔凯兹。
说句题外话,凯尔凯兹拥有塞尔维亚、黑山和匈牙利三国国籍,但他最终选择代表匈牙利出战,一是因为凯尔凯兹的奶奶是匈牙利人,凯尔凯兹也因此获得了匈牙利护照;二是凯尔凯兹曾效力过的匈牙利球队ETO杰尔对凯尔凯兹的重视程度(凯尔凯兹不到17岁就在ETO杰尔的一线队首发),凯尔凯兹自己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他14岁的时候就决定为匈牙利出战,并且匈牙利国家队在他15岁的时候就向他发出过邀请。
其他球员的译名呢?
世界足坛知名的球员很多,因此就都需要对他们的译名进行查证,尤其是当他们转会加盟大俱乐部或者是豪门,会受到更多关注的时候。
比如凯尔凯兹的队友赫拉芬贝赫(Gravenberch),最开始的译名按照英语读法译为格拉文贝尔奇,但赫拉芬贝赫是荷兰人,根据荷兰语的发音规则,“G”类似于英语中“H”的发音(但气流在口腔后部摩擦发音),而“V”则与英语“F”的发音类似,所以Gravenberch应翻译为赫拉芬贝赫。
比利时球星阿扎尔在国内刚刚出名的时候,国内给他的翻译是“哈扎德”,这也是用了英语的读法进行翻译,但阿扎尔出生于拉卢维耶尔,位于比利时的瓦隆大区,而瓦隆大区大部分地区是说法语的(比利时拥有两大主要语言社群,分别为讲荷兰语的弗拉芒社群,以及讲法语的法语社群,此外还有一个讲德语的小型社群),按照法语的发音规则,“Hazard”应该翻译成阿扎尔。
同样有过译名翻译错误的还有J罗,他的名字是James Rodríguez,因为James是英语中的常见名字,所以J罗最开始也被翻译为詹姆斯-罗德里格斯,但J罗出生于哥伦比亚,他的母语是西班牙语,而在西班牙语中,字母“J”的发音接近英语的“H”(与荷兰语的“G”类似, 气流在口腔后部摩擦发音),按照西语音标为[ˈxamez roˈðɾiɣes],翻译应为哈梅斯-罗德里格斯(而关于他的简称也有用“哈妹”代替“J罗”的,但J罗一般使用更多)。
类似的例子还有切尔西前锋雅克松(Nicolas Jackson),Jackson也是一个在英语中更常见的名字,但因为雅克松的母语是法语,所以根据法语读音,应该翻译为雅克松。
目前正在美职联迈阿密国际效力的西班牙边后卫阿尔巴的名字为Jordi Alba,如果根据西班牙语的读音,他应该叫做霍尔迪-阿尔瓦,但Jordi是一个很典型的加泰语名字,而阿尔巴本人又出生在加泰地区,所以Jordi理应翻译成“约尔迪”,但“阿尔巴”其实更应该译成“阿尔瓦”。在西语中,字母“B”有两种读法,当"b" 位于词首、停顿之后或与"m" 或"n" 组合时,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b" 或汉语拼音中的"b",当"b" 位于其他位置时,发音接近于英语中的"v" (但双唇不完全闭合,而是留有缝隙) ,“Alba”显然属于第二种情况,根据读音,更接近的翻译为阿尔瓦。
意大利语中,Francesco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名字,比如亚特兰大的门将就叫Francesco Rossi,而这个名字经常被错误的翻译为弗朗西斯科,但是根据意大利语的发音规则,字母C在e, i前发类似汉语拼音的"ch",在其他情况下发类似汉语拼音的"k",所以这个名字应该翻译为弗朗切斯科-罗西。
同样,罗马队史传奇人物托蒂的名字中也有Francesco,也应当翻译为弗朗切斯科-托蒂。
若日尼奥(Jorginho)这个名字大家想必不会陌生,但是这个名字以前则被翻译为尤尔金霍(相信经常玩足球游戏的朋友们对这个译名不会陌生),同样也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将这个来源于葡语的名字错误的翻译,若日尼奥才应该是正确的译法。
若日尼奥其实是简称,不管是那位巴西名宿还是曾效力过那不勒斯、阿森纳,现在在弗拉门戈效力的中场大将,他们的名字中都带有Jorge,按照葡语应译为若热,但这个名字在西语中应译为豪尔赫,同样还有Jesus这个名字,西语中应译为赫苏斯,葡语则是热苏斯(典型的例子就是胜利新帅若热-热苏斯)。
中超外援的译名,应该如何处理?
外援在中超中一直是很重要的环节,各支球队的外援很可能决定着球队的成绩好坏。
赛季初加盟国安的塞尔维亚中后卫斯帕伊奇(Spajic),在刚来时的翻译为斯帕吉奇,但是根据塞尔维亚语的读法,应该翻译为斯帕伊奇,而他本人在官宣视频中对自己姓名的读法也是斯帕伊奇。
而夏窗刚刚加盟的申花新援阿苏埃,原本叫做恩拉沃,而申花官方给出的译名则是阿苏埃,不过,恩拉沃和阿苏埃都是他名字的组成部分,他的全名为路易斯-米格尔-恩拉沃-阿苏埃(Luis Miguel Nlavo Asué),选用恩拉沃或者阿苏埃其实均可。
更多有关中超外援译名的介绍,可以参照下面这篇文章:个性化还是规范化?谈新赛季中超外援汉译名
亨利、齐达内……那些经典的错误但已经约定俗成的译名
现在,各种参考书籍和翻译工具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方便,我们在翻译人名的时候自然也能知道这个人名的正确读法,但在数十年前,当国外的足球刚刚走进国内的时候,由于参考书籍和翻译工具的不完善,早期的体育新闻工作者没有办法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国外球员姓名的发音规则,因此大部分名字都用英语进行翻译。
比如法国传奇球星亨利,他的名字是Henry,早期在翻译他的名字时按照英语翻译为“亨利”,但根据法语的发音规则,首字母的“H”不发音,按照《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应译为昂里。
不过,亨利这个译名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大家对“亨利”这个翻译已经形成固定认知的情况下,如果改为“昂里”,即使是更正确的译名,但会引起混乱,所以约定俗成,仍然译为“亨利”。
同样是法国传奇球星的齐达内也是一样,根据法语发音,他的名字更应该译为“齐丹”,但由于所有人对“齐达内”这个译名也形成了固有的认知,所以不做更改,而由于齐达内的知名度,《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也将这个名字的译名确定为“齐达内”,因此,齐达内的儿子们译名也应该翻译为齐达内,而不是齐丹。
西班牙球星劳尔-冈萨雷斯也有同样的问题,Raúl按照西语的读法译名应为“拉乌尔”,但是有劳尔-卡斯特罗这个翻译的例子在前,Raúl也只好被译为劳尔。
译名的翻译,我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上面谈到了很多球员的译名,最终确定他们译名的方式并不相同,当然,现在大部分球员的姓名都在按照更科学、更准确的方式进行翻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翻译球员的译名呢?
以文章开头的姆伯莫为例,我们尊重了球员本人的读法进行翻译,如果在没有球员本人读法示例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遵循《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的翻译方法,依据球员的母语进行查询,对于已经形成约定俗成的译名,为了避免混乱,应当延续使用。
当然,这些约定俗成的译名并非真正正确的译名,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指责早期的译者,受限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早期的译者没有像今天这样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翻译工具,一些小众语种甚至并没有相关的参考书籍或者字典,而相对应的,对于一名球员的信息也不能像今天这样了解的透彻,因此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准确的翻译一名球员的译名,造成了经典的译名失误,但我们应该尊敬他们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敢于在一些译名已经形成约定俗成的叫法时指出错误的人,虽然他们的意见最终未必被采纳,但正是有了他们,才让更多的体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译名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作为后来者,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有越来越多参考书籍和翻译软件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将球员的译名翻译的准确,这是对国外足球运动员的尊重,更是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一名足球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