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凯赖什为什么不是“约克雷斯”?
历经漫长的拉锯和反复,阿森纳终于盼来心心念念的瑞典锋霸。上赛季在葡超出场33次打进39球的哲凯赖什,即将以总额超过7000万欧元的转会费登陆酋长球场。
然而有所不知的是,这位匈牙利裔的瑞典前锋,其中文译名的复杂程度并不比旷日持久的转会谈判简单多少。
早在去年冬天阿莫林上任曼联新帅后不久,就有他想把爱徒带到老特拉福德的绯闻传出。随着流言一同扩散的,还有野蛮生长的路边译名。甚至都有网友调侃称:“怎么感觉这哥们每条新闻名字都不一样?”
一查吓一跳,枪手新援的译名混乱程度,比当年国际米兰的若纳坦“五兄弟”还要过分。球员进入大众视野之初,顶着“乔克雷斯”或“于厄克赖什”的名字。在后续的传播中,又衍生出约克雷斯、吉奥克雷斯、于奥克雷斯、吉克雷斯、约克雷斯和于厄克雷斯等多个版本,可谓排列组合的集大成者。即使经过了一轮正名,仍有部分媒体固执地不愿放弃错误的版本。
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译名,都不是正确并且权威的版本。标准答案,就是逐渐纠正并且如今使用的“哲凯赖什”。2023年从考文垂加盟葡萄牙体育后,新华社就将这个译法沿用至今。
权威媒体的报道,和正确的翻译版本是相互印证的。查阅《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也得知,"Gyökeres"有且只有一个翻译版本,就是“哲凯赖什”。《辞典》也明确指出,这是一个匈牙利语姓氏,应当按照匈牙利语的规则去翻译。
此前翻译大多不准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转写的问题。小语种的人名翻译,因为其在语言上的弱势,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大语种在转写过程中带偏。比如“乔克雷斯”“吉奥克雷斯”等以“雷斯”结尾的系列译名,基本都是转写为英语"Gyokeres"后的读音。曾在英格兰的布莱顿、斯旺西和考文垂效力的经历,决定了哲凯赖什的名字在第一次进入媒体视野时,基本会被改写成英语。这一改写过程,通常表现为源语言中的特殊字母,被通行的英文字母取代。原本发音与中文“厄”接近的"ö"被改为"o",就导致了瑞典前锋的译名失准。
这在历史上相当常见,北欧诸国就有多个例子。"Solskjær"被照搬成英语念作“索尔斯克亚”(更接近挪威语的译名是“索尔斯沙尔”);"Sigurðsson"(西于尔兹松)在被转写成英语"Sigurdsson"后变成了与原名毫不相干的“西古德森”。许多翻译者对小语种缺乏足够的认知,习惯性地照搬英语的读法。就连不算小语种的法语名字,在翻译时都会出现不少英语式的“亨利”和“哈扎德”,哲凯赖什的译名被误用成英语也有迹可循。
第二个原因,则是部分翻译者避开了英语转写的坑,但没有仔细考察球员的血统。哲凯赖什的家族血统是匈牙利人,祖父一代才移民至瑞典。德转网站也明确显示,球员具有瑞典和匈牙利双国籍。双国籍球员的译名,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尊重血统国的翻译规则。比如今夏加盟利物浦的匈牙利左后卫,就应该按照母国塞尔维亚的读法译作“凯尔凯兹”,而不是更顺口的“科尔克兹”。“于厄克雷斯”“于厄克赖什”等版本,基本是瑞典语译法。瑞典语中声母G开头不发音,"Gyö"音节连读发音近似“于厄”,这一译法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因为缺乏对球员血统背景的了解而不够严谨。
细究发音,“哲凯赖什”确实是最符合匈牙利语读音的翻译。然而球员的本人发音,又与“约克雷斯”更加接近,这个译名至今仍被部分媒体使用,似乎也有一定合理性。如今的外国人名翻译,需要遵循“《辞典》>本人读法>母语发音”的优先级顺序。既然新华社已经将“哲凯赖什”录入《辞典》,有关的争议也只能就此搁置。
除了哲凯赖什,历史上还有不少球员的译名,经过了类似的规范和纠正过程。与阿森纳新援高度接近的例子,是德国传奇前锋克洛泽,他在2002年世界杯初出茅庐时被翻译成照搬英语读音的“克洛斯”,又经历了“克劳斯”“克劳泽”甚至“克罗斯”等多个版本才被纠正为德语译法的“克洛泽”。在2014年世界杯一球成名的哥伦比亚天才,最初也被叫做“詹姆斯”,而非符合西班牙语发音的“哈梅斯”。哪怕在翻译门槛大幅降低的近年,也有琼阿梅尼、楚瓦梅尼、楚阿梅尼傻傻分不清的争议。
有趣的是,在哲凯赖什官宣几天前,一位刚加盟曼联的喀麦隆前锋就亲自出镜表示,自己的译名应当是“姆伯莫”。算上前文提到的凯尔凯兹,新赛季阿森纳与曼联和利物浦的交锋,不止是球场上的斗法,也将是几位新援正确译名的较量。赢了哲凯赖什,输了约克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