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中超的孤勇者

我爱帝企鹅

梅州客家——中超的孤勇者 只说征战中超本身,无关其他。真的勇士,只用结果证明。一片看衰声里,全场极度的被动中,梅州客家客场2比1战胜武汉三镇,积分来到了16分,不仅明伤了14分的青岛海牛,也暗伤了17分的深圳新鹏程、19分的河南建业,甚至威胁到21分的武汉三镇。梅州客家以一己之倔强,陡增了保级的悬念,让局势乱作一团。这,才是我们想看的剧本,它不会按照人们惯常的或者说带有偏见的方式去写,而是由主角自己去写。16家中超俱乐部,有4家在直辖市,9家在副省级城市,云南玉昆、河南郑州、梅州客家三家在地级市,三家地级市的GDP分别为郑州14352亿元、玉溪2582亿元、梅州1508亿元。16家俱乐部中,主场设在县级而不是市级体育场的只有梅州客家,这几乎就是一家县级俱乐部,五华县的GDP为201亿元。所以,以2022年为例,成本最多的上海海港为8亿9000万,第二的为山东泰山7亿600万,第三的为大连人5亿4000万,第四的为北京国安4亿7000万,成本最少的为梅州客家9493万,仅为上海海港的1/10左右。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梅州客家从2022年至今坚守在中超,这是中超的独一份。他们不抱怨,没有那么多的聚光灯,无人给太多的流量,但他们就在那里。梅州客家给我们演绎了什么是“小体量,大追求”,什么是“小县城,大梦想”。即使像昆山这样GDP5300多亿的县级市,也没有五华县的大手笔。这说明,搞职业足球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还要有信仰和追求,才能真正将职业足球进行到底。职业足球队属于大型队伍,听起来高大上,搞起来挺难,养起来费劲,活着是第一目标,投机的人没几年就会落荒而去。尤其是搞中超球队,简直就是炼丹炉里九死一生,取经路上天天磨难,没有对足球的强大信仰和追求,一般人是顶不住的。梅州客家是中超的孤勇者,值得尊重。如果我们的百强县,都能有五华县(梅州客家)的信仰和追求,不管最终是否拥有中超或者大型的职业球队,我们的足球都不是现在的样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希望我们的地级市和百强县都有拥有职业球队的信仰和决心。这是一种实践,结果不是唯一。荷兰有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他们从来没有输送过一名职业球员和国字号队员,但是他们从未懈怠,在俱乐部训练比赛的孩子从未减少过,因为,他们注重的是过程(包括足球育人等),而不是结果。俱乐部有工作人员40多人,其中4名全职,其余都是志愿者,对他们来说,足球就是信仰,无足球,不快乐。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社会俱乐部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时候,就是中国足球崛起的时候。回到梅州客家本身。在一个县里,实际上相当于欧洲的社区球队,社区球队的生存一定是困难的,在我们这样会员概念还相对淡漠的环境里,类似社区的球队生存就更难。梅州客家能够减持到现在,投资人的心脏功能强大到类似超人了。要想好一点,一是会员制,更多的中小老板成为球队的会员,就像是日本J联赛的部分俱乐部那样,每个老板每年的会员费助力球队发展;二是社会资源动员,让更多的机构单位成为俱乐部的赞助商。我知道,很多人会对这些建议冷嘲热讽,因为大家骨子里都不会接受新老代替。努力去试试,也许会有收货。有人说梅州客家的实力过于一般,场面太被动,不降级才怪。他们是降级后递补回来的,所处的环境、资金面、引援的结构和力度等,决定了他们是一支平民球队。当活着成为最大的尊严,谁还会在乎吃相呢。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