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进球也足够伟大:分析吉鲁18年世界杯的贡献和局限性

前言
即使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没有哪怕一次射正,吉鲁依然被认为是法国队勇夺世界杯的功勋球员——这也和他的战术价值息息相关。
本文正是笔者对吉鲁情况的简单总结,参考来源Breaking The Lines。
吉鲁的个人言论
我经常不得不做一些不同的工作,做出牺牲来帮助球队保持领先。事实上,在比赛的最后三分之一区域,你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对阵比利时的下半场,我并没有错过太多机会。我甚至贡献了两次助攻。
我的零进球并没有阻止我睡觉。街上的人告诉我:即使你没有进球,你也很重要。如果我进球了,我们可能就不是世界冠军了。虽然统计数据可以用来衡量一切,但是我却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支点作用
吉鲁确实是一个Pivot类型的球员,他的身高在法国队中前场鹤立鸡群,老生常谈的,他的弹球能力、抢夺一点球能力能为球队带来巨大的帮助,帮助球队在前场拿到球权。
吉鲁倾向于回撤为队友创造空间,因为他的很多传球都在禁区外。现在,让我们来直观地看一下吉鲁每90分钟在禁区外的触球次数,以及对手每90分钟在禁区外的施压情况。
在这张图统计的六名顶级前锋中,吉鲁在每90分钟对对手进攻三区外施加的压力方面排名第一,在每90分钟于对手进攻三区外触球的次数方面仅次于莱万多夫斯基,排名第二。
这意味着,吉鲁花了很多时间在进攻三区外,他远离了球门,并尝试在对手身后创造空间,同时在中场为队友传球,利用自己的花式弹球技术将球传出来。
有着非凡的体格,吉鲁在4-2-3-1阵型中担任进攻轴心,这让他能够专注于用胸部和头部控制高空球,并在第一次触球时将球传给附近的球员。由于他充当了支点球员的角色,他不仅为博格巴这样的球员提供了向前游走的机会,也为其他进攻球员提供了进入得分位置的机会。
吉鲁作为支点、博格巴争夺二点然后长传转移给姆巴佩,这就是法国国家队在2018年世界杯的快速转换法则,屡试不爽。在世界杯上,吉鲁更多的时候都背对球门,因此他没有取得进球,也非常正常。
数据层面
吉鲁世界杯有着1次直接助攻,1次折射助攻和1次策划进球,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贡献不算数据化,但确实也还不错。
并非对吉瓦尔什不敬,但吉鲁和吉瓦尔什的对比在笔者来看有些荒谬,特别是吉瓦尔什1998年世界杯浪费机会且场均赢下对抗不超过1.6次,而吉鲁的对抗成功率在中锋里接近50%,且场均赢下5.6次对抗,堪称消耗对手的机器。
此外,吉鲁还送出了不少关键传球,他在防守端的贡献(场均1.4次成功抢断)和压迫对手的努力也让人吃惊,能在前场充分袭扰对手。
局限性
当然,吉鲁也有局限性——包括他在阿森纳时期被诟病浪费机会“吐饼”,其实不是他射术不好,而是干的活太多,加上个子大速度速率偏慢导致的变形。
在阿森纳后期,吉鲁成为了超级替补,他的转化率也有明显提升,但那时他也30岁了。
简言之,吉鲁的局限性一是反插在高强度比赛中没那么强,二则是正面带球攻击球门的个人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博格巴-姆巴佩这个模块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生涯神仙球集锦
视频来源:见水印
本文参考链接
消息来源:https://breakingthelines.com/data-analysis/how-important-was-olivier-giroud-in-frances-2018-world-cup-triu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