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淘汰赛双方若常规时间打平,将直接进行点球大战
我是开封菜
今天,省体育局分管负责同志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在现场回答球迷关于“苏超”判罚尺度的问题。
淘汰赛踢平怎么办?
规程明确,淘汰赛阶段如果90分钟常规时间踢平,就直接采用点球决胜的方式决定胜负。
点球开始前,裁判员会用两次掷硬币来定关键事项:第一次掷硬币,决定点球要用哪个球门;第二次掷硬币,猜中结果的球队能选“先踢”或“后踢”。
并不是所有队员都能踢点球。除替补队员替换无法继续比赛的守门员的情况外,只有在比赛结束时在比赛场地内,或暂时离场的场上队员有资格参加点球决胜。各队负责安排有资格的场上队员踢罚球点球的顺序。如果在比赛结束时、点球决胜开始前或进行中一队场上队员人数多于另一队,则必须削减队员人数以与对方保持一致,被削减的队员不得参加点球决胜。
点球执行要遵循“5轮基础+追加决胜”的规则:
每次踢球由不同的场上队员执行,直至双方符合资格的队员均踢过一次后,同一名队员才可踢第二次。
在双方球队各踢完5次罚球点球前,如果一队进球数已经超过另一队罚满5次可能的进球数,则不再继续执行点球决胜程序。
在双方球队踢完5轮罚球点球后,如果进球数相同,则继续踢球,直到出现踢完相同次数时,一队比另一队多进一球的情况为止。
判罚更精准
作为本赛季保障判罚公平的重要举措,“苏超”首次引入视频助理裁判(VAR)系统,其使用规则也严格遵循赛事规程,确保每一次介入都规范、精准。
根据规程,VAR作为比赛官员,拥有独立调用比赛画面的权限,但并非所有判罚都能介入——仅当四类关键事件的判罚存在“清晰而明显的错误”,或出现“遗漏的严重事件”时,VAR才会协助主裁判:包括判断进球是否有效、是否该判罚点球、直接红牌判罚(不含第二次黄牌警告),以及纠正主裁判错认纪律处罚对象的情况。
规程对VAR与主裁判的权责边界作出明确划分:首先,主裁判必须先作出初始判罚,不允许“不做决定等待VAR提示”;即便主裁判最初判定比赛继续,后续发现疑似犯规也可发起回看。其次,“回看分析”的发起权仅归主裁判所有,VAR及其他比赛官员只能提出建议,不能直接启动回看。最后,无论是否经过在场回看,最终判罚决定都必须由主裁判作出,且只有回看分析能充分证明初始判罚是“清晰而明显的错误”时,才会更改结果,以此保障主裁判的执法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