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不仅带走埃塞俄比亚的海岸线,也洗牌了非洲区排名

鹰眼看世界 鹰眼看世界

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尼日利亚凭借着奥涅卡的进球,将比分扩大为4-0。尼日利亚4-0战胜贝宁。

奥涅卡的进球使得尼日利亚扣除了同本组垫底的球队积分、净胜球后,压倒布基纳法索,获得了成绩最好的四个成绩小组第二。布基纳法索无缘世界杯。

这次非洲区预选赛进入算分模式的原因很简单,E组球队厄立特里亚退出了本届世预赛。因此,除了E组之外的其它小组第二比较成绩时将扣除与本组垫底球队的成绩。

厄立特里亚上次参加比赛还是2020年同苏丹的比赛。当时厄立特里亚0-1告负。因为长期没有参加国际比赛,厄立特里亚并不参加FIFA排名。

厄立特里亚退出了国际足联的排名,但瑞典有一名厄立特里亚移民的后裔。他就是现效力于利物浦的伊萨克。

厄立特里亚:一个让埃塞俄比亚海岸线清零的国家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该国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

厄立特里亚国土面积有12.4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福建省的面积。人口358万,远远少于福建省的人口。

厄立特里亚历史上长期属于埃塞俄比亚,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厄立特里亚的存在,使得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拥有1200公里海岸线的国家。

然而,1993年1月,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埃塞俄比亚的海岸线一夜全部清零。埃塞俄比亚如今人口突破1.15亿,成为了人口最多的内陆国。

民族不同加殖民者的分而治之,分离的开始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历史上属于一个国家。他们曾经建立过两个统一的政权——阿克苏姆王国(大约在中国汉朝时期到唐末时期)和埃塞俄比亚帝国(1270年,大约在中国南宋末年到元朝时期)。

▲阿克苏姆

然而,这种政权靠的是几代强人的统治力量。因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主要民族是奥罗莫人(40%)和阿姆哈拉人(30%),然后是提格雷尼亚人(8%)和索马里人(6%)。

阿姆哈拉人和提格雷尼亚人同属于闪米特人的后裔。奥莫罗和索马里是库希特语族人口。

然而,历史上的政权主要是阿姆哈拉人建立的。他们的中心就在埃塞俄比亚内陆高原。

提格雷尼亚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无论是哪个民族,他们都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主要宗教信仰。

公元8世纪到公元13世纪,非洲东北角被阿拉伯人占据,受阿拉伯人的影响,非洲东北很多地区被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但阿姆哈拉人建立的政权却凭借着高原屡次挫败伊斯兰国家的南下。因此,基督教人口(原始教义为主)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及红海沿岸占绝对多数。

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未形成长久统一的政权。埃塞俄比亚帝国分离后,高原地区政权林立。这为日后民族分离埋下隐患。

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提格雷尼亚人,一直是不安定因素。

19世纪,欧洲各路殖民者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阿姆哈拉人凭借着高原地势屡次挫败英法殖民者的阴谋。

然而,他们却面临着一个新的殖民者——意大利。1869年,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亚沿海占据阿萨布港,作为殖民据点。1871年,埃塞俄比亚的沿海地区被意大利占领。

但是,意大利却始终没能吃掉高原地区。

1889年,意大利强迫埃塞俄比亚签署《乌西阿尔条约》,条约规定割让所有沿海地区给意大利。意大利将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一词来自拉丁语,意为红海。

意大利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希望吞并整个高原。

1895年,意大利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意大利的武力值在列强中相对靠后,加上英国和法国不愿意看到意大利占领非洲大片土地,暗中援助埃塞俄比亚。

1896年,意大利在阿杜瓦战役失利。在英法的调停下,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但依然占领厄立特里亚。

这为日后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埋下了隐患。

短暂的统一后终分手

1930年代,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高原,并占领了全部。整个高原地区成为了意大利的殖民地。

1941年,埃塞俄比亚在英国的帮助下赶走了意大利。二战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实现了短暂的合并。厄立特里亚成为了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

但问题早在过去就埋下了。

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者是阿姆哈拉人,提格雷尼亚人不占多数 。然而,在沿海的厄立特里亚的人口,提格雷尼亚人占多数。此外,意大利殖民时期,厄立特里亚凭借着港口贸易,经济好于内陆。

统一后,厄立特里亚地区掌握着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出海口,当地的领导人要求高度自治。

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最初给予了厄立特里亚一定的自治权力。

但是,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并不真心想给予厄立特里亚自治地位。目前给予自治地位也只是缓兵之计。他希望将厄立特里亚变成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掌握当地官员的任命,进而通过这里打开对外贸易的窗口。

为了把厄立特里亚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海尔-塞拉西不断找借口迫害厄立特里亚的官员。这些被迫害的官员于1958年成立了“厄立特里亚解放运动”。

1961年,当地的分离组织成立了“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地(厄人阵)”,对抗中央政府。海尔-塞拉西以此为借口,取消了厄立特里亚自治地位,将其变成了普通的州。

这激起了埃塞俄比亚中央政府与厄立特里亚的矛盾。

1974年,塞拉西皇帝被门格斯图推翻。门格斯图上台后,继续采取专制道路。

埃塞俄比亚国内矛盾一触即发。

在厄人阵的帮助下,该国西北部提格雷州成立了反抗组织“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人阵)”,打响了反对门格斯图的第一枪。

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提人阵是在厄人阵的帮助下建立的。厄人阵资助提人阵,自然希望提人阵答应他们独立公投的要求。

接受厄人阵帮助的提人阵答应了厄人阵独立公投的决议。

提人阵于1991年5月占领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了联邦制。

厄人阵不愿意加入联邦。因此,厄人阵要求提人阵履行诺言。

1993年4月23日,在国际机构的监督下,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公投开始。参与公投的厄立特里亚人有99.83%支持独立。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厄立特里亚的独立使得埃塞俄比亚的海岸线一夜清零,从一个沿海国家变成了内陆国家。

厄立特里亚的存在,本身就让非洲的格局经历了改变。它的独立,清零了埃塞俄比亚所有的海岸线,厄立特里亚的退赛,直接“洗牌”了非洲区各小组第二名的积分排名。尼日利亚凭借着净胜球的优势胜出,布基纳法索倒在了距离洲际附加赛资格一步之遥的路口。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