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vs切尔西:进球早有伏笔,宽度博弈贯穿始终

刘强专栏 刘强专栏

一次中生代名帅之间的遭遇战,一场技术含量极高的英西决,巴塞罗那与切尔西联手向球迷们奉献出了一场高质量的强强对话。双方在精研细节的过程中完成见招拆招,在压制与反压制的博弈中比拼着技术和耐心,巴塞罗那依靠布斯克茨-梅西的强势轴心在大部分时间内控制着比赛节奏,切尔西则在防守中展现出了不俗的韧劲和耐心并取得了更多的绝对机会,双方对既定战术中核心部分的坚持最终让他们各自收获一粒进球

【战略抉择:巴尔韦德掌控细节,孔蒂取舍有道】

从阿布拉莫维奇入主斯坦福桥以来,巴塞罗那与切尔西的较量就成为了欧冠淘汰赛阶段出镜率最高、战术水准最高的强强对话之一,双方在见招拆招中不断得到进步和提高,两家在近年来的强势都有对手的一份功劳。近一个赛季以来,两支球队都在战略层面出现了反传统式的“异变”,两位主帅都有望实现出奇招致胜的战术效果。从双方本赛季的欧冠征程中来看,切尔西的表现起伏比较大,他们既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毁掉万达大都会的欧战首秀,也可以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在罗马奥林匹克球场遭遇惨败,两回合零封去季亚军尤文图斯的巴塞罗那显然是表现更为成熟和稳定的一方。

近期,对阵西班牙人和赫塔菲的连续平局,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巴尔韦德的轮换计划。为了巩固日渐缩小的积分领先优势,巴尔韦德在上周末做客伊普鲁亚的比赛中采取了全主力阵容执行“节能减排”模式的折衷方案。实践证明,这种在客场主动放弃控球打法反击的策略让巴萨承受了很大压力,部分中前场球员的技术特点不适合长时间的无球作战,个别防线球员在低位防守中也无法令人完全放心。这次艰难的胜利等于是给巴尔韦德出了难题,因为坐镇主场的蓝军在两个禁区内的实力显然要强过埃瓦尔,简单直接的比赛模式不足以帮助巴萨从斯坦福桥全身而退。

当然,全主力出战联赛的最大后遗症还是体能问题,其中,已经连打7场比赛的老将伊涅斯塔最为令人担心。在本赛季的欧冠比赛中依靠强大的跑动能力打破强强对话天平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作为相对弱势一方,孔蒂的球队比对手多休息一天,在三天前的足总杯比赛中完成了大量轮换,主场优势的加成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转圜空间。从意大利人的排兵布阵上看,他显然是希望继续扩大球队在体能和跑动方面的优势,雪藏吉鲁和莫拉塔而使用无锋阵,用吕迪格替换队长加里-卡希尔,蓝军的整体结构随着首位两端流动性的增强而变得更加紧凑,锋线和卫线反哺中场能力的增强,有效地弥补了双后腰体系覆盖能力不足的缺陷(较之3511)。

(一方主打控球却刻意忽视边路,另一方使用三前锋取代三后腰执行防守反击,两位主帅的平衡之道有所不同。)

从表面上来看,拥有70%控球率的红蓝军团在客场并不保守。然而,从边后卫在上半场助攻幅度不大,由拉基蒂奇担当中前卫而让保利尼奥司职右翼,控球的首要目的不是急于取得进球而是压制对手的进攻(尤其是两翼),前场反抢幅度不大但针对性很强,丢球后最大限度地保证回防到位率等细节处理上可知,巴尔韦德的客战思路依然是追求攻守平衡。当然,保证平衡的代价自然是进攻投入度有所降低,这就是巴塞罗那长期掌控球权却未能创造出足够多绝对机会的原因。

【优势的建立:重点防御成效显著,中轴输出高效稳定】

巴塞罗那和切尔西是列强中不太适合执行高位紧逼战术的两家,孔蒂使用三中卫阵型的初衷都是为了提升后场的防守密度并解放前场攻击手,威廉、佩德罗和吕迪格的出场能够让阵型更加紧凑,但由于中前卫组合运动能力差距较大且防守防线核心克里斯滕森更加适合低位防守,执意驱动高压反抢很可能因为单点的陷落而造成体系坍塌。切尔西在开场后曾有意尝试前场紧逼,由于双后腰很难在三前锋身后形成很好的覆盖和跟进,在罗贝托利用一次突然启动进入中圈弧与梅西取得联系后(3’),蓝军迅速退入后场执行深度防反战术。罗贝托的中场化打法在有些时候会造成中路的拥堵,但他却是重要的纵深空间创造者,罗贝托的持球推进能够化解对手高位紧逼,这种素质在阵型窄化且部分中场球员运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的巴萨也不具备巅峰时期的中前场反抢能力,梅西和苏亚雷斯需要将有限的体能集中在有球进攻中,布斯克茨和伊涅斯塔缺少绝对速度和持续施压能力,仅靠保利尼奥和拉基蒂奇的输出无法保证体系的高效运转。本赛季,巴塞罗那在比赛中的一大变化就是开始减少前场围抢,特别是在对手状态出色和体能充沛的时候,红蓝军团非常注意控制节奏,避免因为己方的冒进而导致比赛进入失控的状态。即便是将阵线置于高位实施压迫,巴萨如今所关注的也是对重点人的管控,而非如过往那般强调对面的控制。此役,巴萨在前场反抢时首要目标就是限制蓝军两名翼卫的持球突进,居于强侧但缺少速度和过人能力的马科斯-阿隆索成为众矢之的。

孔蒂的343阵型之所以能够在盛行四后卫的英超赛场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翼卫纵向运动在两个禁区附近制造出的多出一人的优势,原本难以在豪门成为主力的马科斯-阿隆索和摩西成为不对称优势格局下的最大受益人之一。从2016/17赛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英超球队采取三后卫镜像兑子的方式去限制蓝军两翼的展开,同样来自伦敦的热刺和阿森纳都从中获利颇丰。

巴塞罗那不会使用三中卫阵型,但巴尔韦德在重要比赛中会限制两名边后卫的助攻以避免被对手打身后,保利尼奥的戍边在罗贝托身前形成一道屏障。考虑到前场缺乏高点,马科斯-阿隆索在边线处遭遇夹击时首先会考虑横传联系弱侧的队友,而不是大脚开向前场,三名中后卫在拉边接球后同样如此,这为蓝军在下半场的失误丢球埋下了伏笔。

在成功地取得球权之后,巴塞罗那利用蓝军5-4-1防守站位在中场中路的空当,依靠布斯克茨-梅西的联系持续不断地将战火燃烧在蓝军半场。切尔西541阵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封锁巴萨的肋部进攻,坎特和法布雷加斯会努力守住内线将梅西引向边肋部的“口袋”中,再通过边中卫的上抢和中卫、边翼卫的夹击保护形成难以逾越的多重拦阻索,在防区外围只留一名边翼卫吸引巴萨的边后卫助攻。蓝军可以凭借禁区内的人数优势完成解围,进而利用巴萨边卫助攻上前后留下的空当,也正是发现了边肋部渗透的艰难、边路一对一成功率不高(阿尔巴VS摩西)以及边路传中效率低下登一系列问题,巴尔韦德在上半场适时地减少了两名边后卫的助攻,梅西-保利尼奥在中路的连线成为了球队在进攻终端的主要威胁。

(改变:梅西在开场后尝试突破但效果不好,他调整后开始利用传球和无球穿插主导进攻,效果不错。)

梅西在中路站位既可以直接带动正面进攻,也可以通过吸引防守为伊涅斯塔、布斯克茨等人创造更加宽松的空间,他在进攻核心区拥有足够的接应点和传球路径。在具备高控球率的情况下,梅西的位置和打法非常灵活,当开场后的几次突破都未能形成杀伤之后,梅西迅速调整了进攻方式,转而利用更加稳健的方式来组织进攻。他可以直传身后并完成过顶球输送,也能够突然起速吸引防守后利用分球带来节奏变化,还可以将球权交给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后作为无球者切入更加靠近球门的位置,巴尔韦德对其的自由人设定极大地释放了他的潜能。

【蓝军的反制:三项措施环环相扣,宽度博弈形势反转】

组织者布斯克茨和梅西在中场予取予求,终结者苏亚雷斯和保利尼奥却在密集防守面前显得比较挣扎。前者依靠对位优势多次在外围完成摆脱后的钻营,后者则因为运气不佳而两次错过了梅西的妙传。蓝军的密集防守削弱了保利尼奥的核心价值(后插上做墙/破局),巴萨的右路难以在进攻端起到压制作用,对手自然会抓住这一漏洞形成反制。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尼奥在上半场就曾多次出现反击中得球后犹豫不决进而耽误快攻的表现,强强对话放大了他在传球水平和意识方面与队友的差距;此外,巴西人作为防守者可以完成盯人任务但整体意识不算突出,切尔西在劣势局面下组织起的零星攻势大多在其身后的空当内策动。

(保利尼奥前场传球失误,蓝军迅速在其身后策动反击,威廉射门中柱。)

比赛进行到第30分钟左右,切尔西依靠一波敦促突击制造了几次不错的快攻机会,威廉先是在反击中利用突破制造了拉基蒂奇的黄牌,后又在几分钟内两次外围远射中柱,阿扎尔在这一阶段也完成了一次颇具威胁的禁区内射门,巴塞罗那的外围防区一度沦陷。孔蒂的球队在这一阶段能够形成连续进攻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三名前锋突然加强了前场逼抢,佩德罗和威廉利用脚下频率快的特点很好地限制了皮克和乌姆蒂蒂的出球;二是坎特积极上抢干扰布斯克茨的出球,吕迪格和阿兹皮利奎塔在上抢填补后腰区域时的表现免除了法国人的后顾之忧;三是阿扎尔带动多人在左肋部实施的佯攻很好地牵制了巴萨的防守重心,当巴萨中场的两大单防强点保利尼奥和拉基蒂奇皆被“钉”在一侧后,由弱侧移镇中路的威廉自然能够获得比较宽松的射门空间。

(放弃吉鲁/莫拉塔&巴卡约科,切尔西的攻势几乎全部集中于地面,无锋阵流动性很强,中场运动能力不足的巴萨难以防范,这是客队禁区弧顶区域一再沦陷却难以弥补的原因所在。)

【两粒进球:坚持就是胜利,以不变应万变】

在没有中锋简化推进支撑体系的情况下,蓝军必须以增加反击兵力、提升跑动距离的方式制造空间,这种高能耗的进攻模式注定无法久持。下半场初段,蓝军切回低位防守模式,巴塞罗那在梅西-保利尼奥连线被破解的情况下,通过解放两名边后卫的方式在进攻中制造更多的变化。在两翼宽度打开的情况下,蓝军的防守阵型被扯动地更为扁平,苏亚雷斯增加了回撤接球的频率进一步就减轻了布斯克茨的压力,后者可以轻松地在前场的核心区域完成梳理和调度。可惜的是,巴塞罗那在这一阶段依然追求稳健的渗透和配合,很少利用禁区外的远射来拓展纵深空间,梅西在禁区弧顶区域曾有机会完成射门,但他最终还是继续带球寻找与队友进行配合。

(威廉接应边路横传后完成禁区外远射叩关,巴塞罗那利用前场右路的施压获得就地打快攻的机会,这是双方在此前60分钟就已经多次使出的杀招。)

双方在下半场中段先后完成破门,切尔西依靠威廉的禁区外远射打破僵局,巴塞罗那则通过对蓝军后场左路的施压获得了在高位由守转攻的机会,这两种比赛方式都是双方贯彻整场的战术。如果说威廉的进球与巴萨守将的关系不算太大,那么梅西的进球则完全是由于蓝军守将在防守端的警惕性不足:马科斯-阿隆索在上半场就曾多次在同样的位置出现受迫性横传失误,巴尔韦德在失球后迅速换上正印右翼A-比达尔,此举是明显是为了加强右路的有球进攻和压迫强度,切尔西更应该绕开已呈陷阱的左路区域,多利用中路的推进(如下半场初段)和库尔图瓦的大脚开球(阿隆索前移到中场作为支点)破解高位逼抢,而非让脚下速率偏慢的克里斯滕森拉边支援。

【结语:主力潜能开发殆尽,替补一人决定巴萨上限】

从双内锋343到解放两名攻击手的3511,切尔西的两套阵型在联赛中都遭遇了一些麻烦,其根本原因就是三中卫打法要比四后卫体系更加复杂,新晋加盟球队的球员未能从根本上提出球队的实力。在竞争更为激烈、容错率更低的欧冠赛场,孔蒂依靠精细的战术部署解决了赛季初困扰球队的坎特的搭档问题(拿下巴卡约科),但作为主力阵容前后支点的克里斯滕森和莫拉塔尚未表现出足以扛鼎的实力,前者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交了学费,后者在替补出场后的平庸表现令人对他的前途忧心忡忡。次回合转战诺坎普,阿扎尔和坎特依然是孔蒂体系内的核心组件,但意大利人依然要像此役提携威廉一样挖掘两大球星之外的战术亮点,这是蓝军能否晋级的关键。

得益于运气的眷顾,巴塞罗那从艰难的客场之旅中收获了一个尚可接受的结果,1-1的比分会让他们回到诺坎普之后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努力争取控球但并没有倾力进攻,利用保守的控球吸引对手出击,易边后突然发力试图杀死比赛,巴尔韦德复制了一个月前国王杯半决赛征服梅斯塔利亚时的比赛策略,梅西和伊涅斯塔的能力和经验提升了红蓝军团的下限,但替补无人可用的局面严重挤压了球队的转圜空间。库蒂尼奥在此前的比赛中曾有多次替补出场改变战局的表现,在巴西人无缘本季欧战的情况下,奥斯曼-登贝莱的表现或将决定巴萨在欧冠淘汰赛阶段的最终走势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