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世界杯:梦回意大利之夏

robby

让我们梦回24年前的亚平宁半岛,去重新回味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意大利之夏吧。

那是属于帕瓦罗蒂的夏天,我们见证了他引领三大高音在决赛之夜的赛场引吭高歌;

那是属于斯基拉奇的夏天,我们见证了意大利替补前锋的神奇上位并荣膺最佳射手;

那是属于米拉大叔的夏天,我们见证了老当益壮的大叔引领非洲雄狮尽显黑马本色;

那是属于马拉多纳的夏天,我们见证了他为风之子的销魂一传让桑巴军团打道回府;

那是属于加斯科因的夏天,我们见证了英格兰小子半决赛失利后伤心而无助的泪水;

那是属于贝肯鲍尔的夏天,我们见证了他带领的日耳曼战车第三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图)三大高音展示印有他们名字的意大利球衣

可以说,在过去40年的世界杯里,只有90年的意大利之夏才最值得令人回味,它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具世界杯的味道。它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作为英超联赛创立与欧洲冠军杯改制前的最后一届世界杯,此刻对足球来说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很大程度上,这届比赛的成功是因为它在意大利举办。事实上当时似乎所有的重大足球赛事都能找得到在意大利举办的理由。和这个国家固有的天主教传统恰恰相反,意大利的联赛充满激情,放荡不羁。而当时巨星璀璨,大牌云集的意甲联赛更是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联赛。意大利有时甚至受困于它的热情,因为这甚至使得比赛本应具有的宏伟庄严的一面有逐渐消失的趋势。

在决赛结束两天以后,伊恩-里德利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可能只有意大利才对这届世界杯不满意吧。因为从足球上来说,它真的是太成功了。”

【一场现代化的足球盛宴】

在赛场上,90年意大利世界杯有两点令人永生难忘:一方面,一幕接一幕的大戏在球场上被上演;另一方面,许多个人与集体的故事又在不断被演绎,而这些故事现在都已成为世界杯的佳话。

可并不一定为人所知的是,90年意大利世界杯总进球数只有141个,平均每场的进球数才只有2.21个,是世界杯有史以来平均每场进球最少的一届。除此以外,还有28个无法进入统计的进球是在创纪录的4场点球大战中被打入的,其中包括两场半决赛,这个记录从未被逾越。(虽然2006年德国世界杯也有4场点球大战)

也许有些人以为半决赛以点球的方式决出胜负,有点自降比赛身价的意思,然而这两场半决赛都是足可以载入世界杯史册的比赛-甚至也许是世界杯有史以来最好的半决赛,它们甚至使得随后到来的决赛都为之黯然失色。这两场半决赛是自从1966年——也许是1954年以来——最为针锋相对的对决,我们无法提前为某一方预订决赛的席位。

半决赛的两场角逐可以说就是这届杯赛的缩影,比赛在重要性和精彩程度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如果你早就经历过了太多这样时刻带来的震撼与冲击,你可能会对1994与2002年世界杯半决赛那样可以预料到的比赛结果感到索然无味;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些,那么你可能看的是2006年世界杯那样的基本没有冷门的比赛。

而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却介于这两者之间,并带来了一种完美的模式:一支不为人所知的神秘之师杀出重围,直到四分之一决赛才停下脚步(喀麦隆),另一支不为人瞩目的球队也在小组赛的两场比赛中,有着震撼人心的表现(哥斯达黎加),此外还有两匹黑马一路狂飙杀入四分之一决赛(前南斯拉夫与前捷克斯洛伐克)。所有的黑马都在四分之一决赛止步,四支有着传统底蕴和强大实力的球队理所当然地在半决赛会面。

【90年6月24日,两场伟大的1/8决赛】

按经验推测,四分之一决赛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区分球队是否属于强队的标准。如果一支强队止步于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么他们很可能被看做是一支失败的球队。 虽然这不是什么太丢人的事,但主教练回国后肯定会受到媒体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然而,如果闯入了四分之一决赛,可能你将会被永远铭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6月24日周日的两场八分之一比赛当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在两场传统强队之间的对决中,巴西与阿根廷中的一支与西德与荷兰中的一支都将令人遗憾地出局。输给自己最为痛恨的死敌,对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可想象的。

最终,巴西与其说是输给了阿根廷,倒不如说是输给了马拉多纳:正是他连过数人后送给卡尼吉亚的世纪一传,将桑巴军团送回了老家,而马拉多纳的这次助攻也是足球史上最为伟大的助攻之一。与此同时,荷兰被西德队以2-1击败,而赛中里杰卡尔德与沃勒尔之间的口水战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媒体所关注的焦点。

(视频)八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巴西,马拉多纳为卡尼吉亚送出绝杀助攻

(图)八分之一决赛西德对荷兰,里杰卡尔德向沃勒尔吐口水瞬间

巴西队的这次出局,是他们自1966年以来最早的一次。他们主宰了所参加的全部4场比赛,但是却被赛前被严重低估的,“史上最弱的一届”阿根廷队所击败。而阿根廷击败他们的方式,除了马拉多纳的灵光一现,还有的就是他们摆得密不透风的大巴与外人看来该遭天谴的粗暴拼抢。与此同时,在后半夜还在阿姆斯特丹咖啡馆厮混的荷兰队,则被Cris Freddi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在所有大赛决赛阶段最令人失望的球队”。事实上他们的确如此,但至少他们也为这届杯赛最为伟大的一天当了一个合格的配角。

【充满惊喜的一届世界杯

让我们来继续戏剧的主题。我们在揭幕战就见证了最令人震惊的冷门开局,非洲雄狮喀麦隆击败了卫冕冠军阿根廷。此外还有一些决定性的进球:D组林孔的进球与E组丰塞卡的进球使得哥伦比亚与乌拉圭晋级淘汰赛,同时也撕碎了另外两个小组第三名苏格兰与奥地利的晋级希望;同时我们肯定也不会忘记英格兰的大卫-普拉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与比利时的比赛中,加时赛最后一分钟打进的世界波绝杀。

此外,我们也见证了世界杯小组赛唯一的一次依靠抽签决定名次,爱尔兰与荷兰依靠抽签决定第二名和第三名,最终荷兰不幸抽中第三,并在八分之一比赛中被西德队所淘汰。

我们也见证了西德队的自我救赎,他们在上两届世界杯比赛中都闯入了决赛,但都与冠军遗憾擦肩而过。许多国家在经历了82西班牙世界杯与86墨西哥世界杯的失利之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然而西德队确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回了队伍的平稳过渡。虽然也会时不时受到一些媒体的批评,然而此时的西德队却已经前所未有地强大,几乎找不出明显的弱点。

当时德国队中至少有6名可称得上世界级的球星:布雷默,科勒,被严重低估的布赫瓦尔德,马特乌斯,克林斯曼与沃勒尔。冠军的含金量是世界杯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0年意大利世界杯就能够很直观地证明这一点,德国(西德)队是1970至2010年间最好的球队,他们的夺冠也让90世界杯更加精彩。

(图)90年世界杯的冠军主帅贝肯鲍尔,他同时也是第一个既以队长又以主教练身份分别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人

英格兰队的世界杯之旅也同样引人注目。从“请不要谈论足球,我们是英国人”(第一场与爱尔兰的糟糕的比赛结束后米兰体育报的头条标题),到半决赛与西德队杀得难分难解,他们的步伐看上去迈得有些缓慢:一场打入三球的比赛都没能把非洲雄狮喀麦隆彻底击垮,在八分之一决赛,对手比利时的表现也要比他们更出色一点。然而这支队伍是如此坦率,令人喜爱。

在一个习惯于采用4-4-2阵型的国度出人意料地使用带清道夫的5-4-1复杂阵型,这震惊了整个欧陆,他们配得上所获得的国际足联公平竞赛奖。虽然在与西德队的半决赛大战中最终落败,但英格兰显然也赢得了许多球迷的青睐。

(图)在与西德队半决赛失利后,加斯科因的泪水让全世界为之动容

首次晋级世界杯的爱尔兰队也带给了世人一个惊喜,他们以黑马之姿杀入了四分之一决赛。本届比赛的阿根廷队出人意料地采用了防守为主的打法,这看上去似乎与他们擅长华丽进攻的名声不符。然而,赛场上的阿根廷的确自甘如此。不管你喜欢与否,这届比赛里确实没有比阿根廷队更配得上后防线屠夫之名了。非洲雄狮喀麦隆队依靠令许多球队都不适应的闪电反击战打法也打出了名堂,他们成为了第一支杀入四分之一决赛的非洲球队。

坐拥东道主之利,以往也有一些球队想在大赛中打出名堂,但像90年的意大利这样走得这么远的不算多。当意大利在半决赛与阿根廷的比赛中遗憾出局后,我们几乎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悲恸。意大利队的明星是托托-斯基拉奇,他的表现充分证明,不为人知的小人物也能横空出世,在大场面中撑起一片天。直到现在意大利人仍然经常提及“托托-斯基拉奇的奇妙之旅”。他赢得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两项荣誉。

(图)斯基拉奇进球后的怒吼庆祝

然而,斯基拉奇绝不仅仅是惟一一个在意大利之夏的4周时间内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盘活了英格兰左中场的神奇小子加斯科因(很难想像他是在四月下旬的一场与捷克队的比赛表现出色后,才赢得了在国家队的位置的)用他的泪水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已到退役年龄但仍在一届比赛中攻入4球的年近四旬的米拉大叔进球后的舞蹈也成为了世界杯的经典一幕;而阿根廷替补门将戈耶切亚在淘汰赛与前南斯拉夫与意大利的比赛中接连扑出4个点球,一路护送潘帕斯雄鹰进入决赛。

【进球率最低,但比赛并不乏味

90年意大利世界杯受到指责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场均2.21个的低进球率。然而,可能许多人都忽视了这样一点:在当时被公认世界顶级的意甲联赛的进球率与世界杯几乎不相上下(1989-90赛季场均2.24个,1990-91赛季场均2.29个)。把消极保守与优异防守混淆在一起是很危险的,事实上后者带来了正是比赛质量的提高。

爱尔兰与埃及的比赛态度确实很消极,喀麦隆与阿根廷的比赛踢法很粗野,但其余的比赛的确无可指摘。从整体来看,这届比赛的技术含量也很高。尽管这届世界杯被抱有纯粹主义的人看做是一种冒犯,但西德与英格兰半决赛1-1的比分,总归比70年世界杯半决赛西德与意大利的那场“篮球闹剧”(最后31分钟打入6球)来得更像是一场正经的比赛吧?

如果你有机会做一次调查,让100个人评选他们心目中最差的一届世界杯,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肯定会榜上有名。然而事实却不是那么明确不过的,纯粹从足球娱乐的角度看,肯定会有一些争议,引起我·1938、1962、2002、2006、或许还有2010年的世界杯可能都比90年的更差。

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问题不在于它是最差的一届比赛,而在于它是自从有彩色电视信号转播以来进球率最低的一届比赛,因此这届比赛被许多人所看低。从这届比赛开始,直到后来禁止门将手接回传球并严惩背后铲人犯规为止的这段时间,被许多人都认为是足球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

事实上,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吸引力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高质量的外围服务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BBC的专题栏目带有着鲜明的普鲁士式的怀旧风格,以往从未有哪一次的体育专题比这一次做得还要出色,但这并不是全部。为这届比赛而建造或大规模重建的现代化的体育场,有着鲜明的21世纪特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届比赛的球衣也是以往任何一届都无法与之相比的。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举办正值传统而简陋的老一代球衣逐渐退出舞台之时,而全新设计的现代化的球衣的推出却尚需时日(此时占据主流的还是阿迪达斯经典的三叶草品牌)。巴西队的球衣赞助商为他们的本土品牌Topper,球衣做了巧妙的褪色处理,看上去和我们现在所知的巴西队经典颜色的队服有着很大差异。这看起来很酷,是不是?

同样意大利RAI电台的电视转播也很酷,很多慢动作回放的加入和全新加入的摄像视角都让已习惯了收看传统电视转播的球迷大开眼界。这届世界杯甚至有了自己的一次性球星贴纸,这种小玩意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但对于世界杯的推广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补充呢?

(图)现在在eBay上还能看到少量在售的90世界杯球星贴纸

【90世界杯的那些精彩瞬间】

如果说足球不仅仅只是一项竞技运动,那么90年的意大利之夏早已超出了竞技运动的范畴。除了上文已述话题以外,在这个意大利之夏像这些在赛场上值得铭记的时刻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再来列一个清单,留住这美好的意大利之夏吧:

巴乔在与捷克队比赛中连过数人,打入的本届杯赛最佳进球。

克林斯曼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有着精彩发挥,神来之笔的进球帮助西德淘汰荷兰;

左右脚全能的西德队左后卫布雷默曾在86年墨西哥世界杯曾用左脚打入一粒点球,而在本届杯赛他又用右脚打入两粒点球。在与荷兰队的淘汰赛中,尽管全场比赛都被范茨基普在右路严密盯防,但他还是用自己的右脚划出了美妙的弧线,为西德打入了决定性的一球;

意大利门将曾加和以巴雷西,贝尔戈米为核心的后防线,一起创造了世界杯决赛阶段最长时间不失球的纪录:517分钟。这个记录在半决赛在与阿根廷的比赛中被终结,而在点球大战中马拉多纳戏耍门将打入锁定胜局的一粒点球最终使东道主饮恨出局;

著名体育评论员巴里-戴维斯在卡尼吉亚进球后那一声“卡尼吉亚亚亚亚亚亚亚亚亚!”的怒吼直到现在还在我们耳边回荡;

哥伦比亚门将伊基塔在与喀麦隆的比赛中带球冲出禁区,却被米拉大叔断球打入空门;

莱因克尔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连入两记点球淘汰喀麦隆,他也是英格兰四年以来主罚点球的首选;

在巴西与苏格兰的比赛中,布兰科的一脚大力任意球直接让苏格兰人墙中的Murdo MacLeod轰然倒地;这力道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爬起来后好一阵子没找到球门的方向;

由恩佐-希福率领的欧洲红魔比利时在10人应战的情况下打出高水准,3-1击败乌拉圭;

爱尔兰与罗马尼亚的八分之一决赛已经进行到了点球大战,爱尔兰第四个主罚的是前锋卡斯卡里诺。他从中线走向点球点的时候却有点凌乱了,满脑子尽是他妈妈的话:“你看上去就像上刑场一样... 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你啊!... 害怕了,是不是?... 你可别让妈妈担心啊... 别罚了,孩子!你罚丢了可咋办呢!...”。他这一脚结结实实踢在了草皮上,虽然球进了,但他的脚也给扭伤了;

前南斯拉夫球星斯托伊科维奇在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有着精彩表现,尤其是他的那个任意球;

西班牙中场米切尔在3-1击败韩国队的比赛中,上演本届比赛的唯一一个帽子戏法;

英格兰主教练博比-罗布森在与喀麦隆比赛后承认“是4-4-2拯救了我们”,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话就跟“和Ann Summers(英国一家以性感设计著称的内衣品牌)的内衣相比,我更喜欢Primark(英国大众化内衣品牌,设计相对普通)的内衣”一样搞笑;

英格兰曾在四分之一决赛中1-2落后于喀麦隆,此时霍华德-威尔金森说英格兰队“基本上可以拜拜了”,没想到英格兰随后却扳平并最终反超逆转取胜;

马特乌斯在与前南斯拉夫比赛中,半场奔袭,一脚重炮轰入的第二球。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