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郁金香凋谢的夏天,他成了荷兰足球的唯一代表

仰卧撑足球 赵纯

前不久,澳大利亚足协官方宣布,此前率领沙特在世预赛成功突围的范马尔维克正式上任,他将带领“袋鼠军团”出征几个月后的世界杯。范马尔维克是俄罗斯之夏硕果仅存的荷兰元素,曾经风靡全球的“橙衣主教”风光不再。 

孤独的扛旗人

自1992年欧洲杯倒在黑马丹麦脚下无缘卫冕,米歇尔斯第四次卸任荷兰队帅位,“橙衣军团”从此开启了不停转圈的日子。此后26年间,帅位更迭14次并不算多,在其中,艾德沃卡特、范加尔和希丁克三大名帅就占了7次,不过要论执掌球队时间最长的却是范马尔维克。不仅如此,范博梅尔的岳父还成为在此期间唯一一位率队进入大赛决赛的教练。无论从时长还是成就而言,范帅堪称后米歇尔斯时代的翘楚。但比起范加尔们缠缠绵绵上上下下,范马尔维克多少显得有点干脆利落了。自2012年欧洲杯后,就被荷兰足协彻底遗忘,无论是临时救火还是出征大赛,范马尔维克的名字从未上过候选名单,个中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

范马尔维克交出了荷兰足球20年来最好的成绩单,却没能获得“上上下下”的优待

或许是因为俱乐部执教中始终追寻成绩而不得,范马尔维克对荷兰足球传统的全攻全守并不感冒,在他看来“丑陋的胜利”远强过“美丽的遗憾”。南非世界杯,“白头翁”将保守功利的防守反击战术移植到荷兰队,一炮而红。此外,范马尔维克带上埃因霍温传奇科库和阿贾克斯功勋弗兰克-德波尔两大助教,一举镇住更衣室主要派系,杜绝内讧的爆发,“双管齐下”令橙衣军团取得20年来最佳成绩。2年后的欧洲杯,情势大变,背上包袱的范马尔维克在选人方面进退维谷,当年果断弃用与战术格格不入的范尼那般勇气全然不见,几乎召入了所有的功勋老臣,哪怕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不堪驱使。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亨特拉尔、库伊特和范德法特等人因沦为替补先后发难,德容则将矛头直指同一位置上的范博梅尔,认为范马尔维克任人唯亲,罗本等核心球员又掉过头来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大牌”表示不满,认为“造反派”没有资格争功。更衣室乱成一团,“棍侠传奇”的段子在此期间不胫而走,荷兰人小组赛便折戟沉沙。无内讧、不荷兰。郁金香的过早凋谢,也结束了范马尔维克的“远大抱负”。白头翁留下一盘散沙挂印而去,决定了他与荷兰队帅位就此绝缘,在没有成绩的保证下,足协难以顶住压力走上“反传统”的道路。此后,范马尔维克在汉堡又一次经历“混乱之治”,身心俱疲,甚至放话不再重返教练席。

对女婿范博梅尔的“依赖”成为范马尔维克的罪名之一

在家赋闲18个月之久,沙特人挥舞着支票簿打动了范马尔维克,荷兰人重新出山迎接世预赛的挑战。在他看来,沙特已然缺席两届世界杯,此时接手稳赚不赔。范帅履新后很快扭转了沙特足球曾经的花拳绣腿,变得务实起来的西亚劲旅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昂首出线,荷兰人居功至伟。成功过后,双方却很快分手,范马尔维克给出的解释是不愿长期居住在沙特,实际上他早已对酋长们对球队事务日常干涉心生不满,就此急流勇退。或许是仍然期盼重回主流球队,或许是对过往经历心有余悸,范马尔维克与澳大利亚足协的合同只签到世界杯结束,“袋鼠”方面早就圈定本土名帅阿诺德于今夏上任。不过只要能赢球,完全不介意过程的难看,实用主义至上的范马尔维克实在太适合澳大利亚队了,“袋鼠军团”本就长于身体对抗与速度比拼,没人会把精彩与否挂在嘴边,在这里范帅能够心无旁骛的打出自己擅长的足球风格。

西亚土豪钱多耐心少,范帅的全身而退尤为难得

范马尔维克还在积极准备,另一个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不算上塞尔维亚将代理教练克尔斯塔季奇转正,范马尔维克几乎就是世界杯32强中最后一个“归位”的主帅,而这样的“压哨签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荷兰足球的“遮羞布”。作为世界足坛不可或缺的一抹橙色,荷兰足球曾引领着足球战术的风向标,一时间令人趋之若鹜。本世纪以来的世界大赛中,希丁克、艾德沃卡特、本哈克和维尔贝克等一大批荷兰教头纷纷成为“国际传教士”,更培养出韩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忠实拥趸。2006年世界杯上,共有4为荷兰主帅如约而至,堪称荷兰足球的一大盛景。即便是4年前,这一数字下滑到1人,可至少范加尔还能带着荷兰队亲自上场示范。而今,倘若不是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范马尔维克“临危受命”,恐怕今夏不会给郁金香留下一丝念想。与此同时,荷兰国家队也迎来了自巴西世界杯后的第6任主帅,却着实谈不上看到希望。

希丁克在2008欧洲杯上带领俄罗斯战胜祖国,被视为荷兰足球影响力的体现 

事先张扬的人选

4年前,范加尔的成功换血似乎让人们重新燃起对荷兰足球的期待,然而在他之后,橙衣军团经历了老帅希丁克和艾德沃卡特,中生代代表人物布林德,看守教练格里姆和霍伊克,连续错过欧洲杯与世界杯,寒冬丝毫没有散去之意。今年2月,足协宣布任命罗纳德-科曼作为国家队新任主帅,看起来终于有了一些新意,至少“荷兰重炮”有着将近20年的一线执教履历,总归比传说中的古利特、克鲁伊维特或是范尼这样的“小白”理想多了。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荷兰球迷而言,似乎并不能让他们感到惊喜,毕竟荷兰足协选定的几位候选人,除了科曼外,还有弗兰克-德波尔和博斯。这三位可算得上荷兰足球硕果仅存的“王牌教练”,却又不约而同都是屡战屡败的“倒霉蛋”,曾经硕果累累的荷兰足球,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吗?

科曼和德波尔看起来就像是新一代的“二人转”

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揭幕时,尚有4名荷兰籍主教练的身影,随着比赛的不断推进,这一数字不可避免的开始减少。夏转窗口刚刚关闭,弗兰克-德波尔就黯然下课,他只在水晶宫待了短短77天,成为英超首位在执教期间球队一球未进的主教练。而上赛季,德波尔也只在国际米兰停留了84天,连续两年“早退”,看起来主流联赛恐怕难再有前荷兰国家队队长的容身之所。几天后,容克在沃尔夫斯堡的日子也走到了终点,或许他早就应该退位让贤,毕竟上赛季狼堡就是在他手中跌入深渊,不得不走上残酷的保级附加赛。10月,罗纳德-科曼步人后尘,埃弗顿夏季投入上亿英镑,却被“重炮手”带向降级区,显然无法交代。新年前,独苗博斯也难以为继,在欧冠和联赛双线作战的情况下,多特蒙德遭遇长达2个月连续12场不胜的低谷,本被寄予厚望的新星培养计划也毫无进展。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之前率领科隆打出14场不胜的施托格上任后,立即带着多特蒙德走出泥淖。德甲26轮过后,大黄蜂仅以一分之差位居联赛第三,欧联杯也闯入了16强,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博斯的欧洲梦才刚上路就走到了终点

科曼、德波尔和博斯“老三样”让人厌倦,但他们已经是当下荷兰教练的精英了,更多的诸如西多夫一样的庸才,前球星们则更喜欢在青年队或是俱乐部管理岗发挥余热,再加上荷兰足球传统中的浪漫主义太过理想化,早已脱离今时今日的实际情况,且荷甲联赛水准每况愈下,再难淬炼出“真金白银”。比起球员方面的青黄不接,指挥官的缺失状况更触目惊心。

“荷”日“橙”再来

不可否认,荷兰足球早就不复当年之勇,荷兰球员的名字更难登上欧洲豪门俱乐部的花名册,但谁又能说,西莱森、布林德、范戴克和德弗里组成的球队,配不上一张世界杯的入场券?一再的失败难道只是归咎于“造星工厂”产能滞后?当范加尔、希丁克和艾德沃卡特的名字让人听来便觉腻烦,当范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浅尝辄止,不愿承受做教练的苦楚与压力,当范布隆克霍斯特和科库安于荷甲的一池温水,全然不顾外面的世界,或许想到这些,你会对弗兰克-德波尔的“屡败屡战”心生敬佩,为斯塔姆的“坚毅不屈”彻底折服,被西多夫的“逆势而上”深深打动。只是,荷兰足球单凭精神层面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的是一位能够胜天半子的奇才。

无论是在AC米兰还是深圳队,西多夫的执教都以失败告终,而今他在拉科鲁尼亚的日子同样难过

去年老布林德下课后,荷兰媒体发布了一项有关继任者的民意调查,令人惊讶的是在拜仁和美国国家队先后遭遇滑铁卢的克林斯曼竟然高居前三,此外拉涅利和施密特也榜上有名。“金色轰炸机”执教生涯难言成功,但当年他在众多利益集团虎视眈眈下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德国足球除旧布新,扫清改革障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奠定了全面年轻化、推崇进攻足球、引入现代科学、统一各级青年队思路等一系列基础,堪称日耳曼战车复兴的起点。当年的德国一如今日之荷兰,球员培养机制陈旧,战术方面故步自封,只能在夕阳的余晖中凭吊那些早已不复存在的辉煌过往,看起来荷兰球迷真的相当懂行。而另一方面,这些荷兰足球的行家却正是阻碍郁金香再次盛开的最大桎梏,范马尔维克失势从此再也没有重回荷兰队的机会,盖因其保守的打法饱受非议,而范加尔3中卫革命即便赢得世界杯季军,也未能收获相应的肯定。

扶不上墙的布林德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荷兰“衰落一代”的代表人物

“夫人说我可能会面临1800万个意见,因为1800万荷兰人都是国家队主帅。”上任仪式上罗纳德-科曼自嘲的一番话却恰是现实的写照,尽管他刻意保持着低调,仍不忘明确指出自己定会沿用传统433基本阵型,“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重夺欧洲杯冠军),在我看来目前还不现实。我们的第一步是要回到大赛的决赛圈,这是当下最为重要的目标。你们可以简单地认为荷兰队的目标是重返世界杯四强,但我觉得还有许多球场之外的事情,比如要想在整体实力并不算顶尖的情况下取得成就,必须要靠鲜血、汗水和眼泪。”或许科曼会成为橙衣军团的克林斯曼,但更重要的是郁金香之国能否迎来一大批属于自己的勒夫、克洛普和图赫尔。

科曼会成为荷兰足球的救世主吗?看起来很难

2015-2016赛季荷甲最佳主帅滕哈格看起来颇受关注,他曾被瓜迪奥拉钦点执掌拜仁二队,为的就是将瓜帅的战术思想完整移植到梯队。在执教乌得勒支期间,球队成为荷甲中唯二不主打433的球队,他更喜欢442,也能在需要的情况下随意切换352或532,在日益僵化的荷兰足球圈中不啻为一泓清流。去年12月,滕哈格入主阿贾克斯,开启了成为国家队主帅前的必修课,只是他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愿接过荷兰队教鞭,有待时间揭晓答案。

滕哈格(右)在荷兰足坛被寄予厚望,但他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2005年3月3日,全攻全守奠基人米歇尔斯驾鹤西游,在他漫长的执教生涯中,荷兰队站上了世界之巅;2016年3月24日,传奇教父克鲁伊夫转身离去,为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丽足球。而今,当罗纳德-科曼拿起荷兰队教鞭的一刻,意义却早已不同于当年米歇尔斯和克鲁伊夫的时代。科曼接手国家队的最大原因,恐怕是他已经无法在主流联赛某得一份像样的差事,似乎曾被自己轻视的国家队帅位已然是目下的唯一选择,这既是科曼的尴尬,更是荷兰足球的尴尬。

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一度令荷兰足球引领了世界的潮流

克鲁伊夫的精髓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战术不计其数,反倒是孕育了克鲁伊夫的郁金香之国,却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他们幻想着能像“球星加工厂”一样量产出球场指挥官,只是样板式的生产线被飞速发展的时代冲击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满地碎片和屈指可数的“刻板男人”充斥着那早已失去光彩的门面。荷兰足球真的需要一场彻底的革新,才能清楚的了解现在的世界,但看起来他们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决心,毕竟放下与舍得太过残酷,过往的辉煌又太过耀眼。殊不知米歇尔斯和克鲁伊夫的在天有灵,又怎会庇佑那些不愿创新而又食古不化的“老顽固”呢?

“克圣”的衣钵被瓜迪奥拉继承,而在荷兰足坛却再难找到真正的门徒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