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反对中超使用视频助理裁判的都是谁?

万狼之狼专栏 万狼之狼

新赛季中超已踢罢三轮,其中争议最大的非中超新引入的视频助理裁判(VAR)莫属。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视频助理裁判自然有其不完善之处,由此引起非议十分正常。就算在德甲和意甲联赛中,视频助理裁判同样存在争议。

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说,争议并不可怕。新技术有争议可以讨论,新事物有不足可以完善。但盲目反对视频裁判这种今后将成为国际足坛主流配备新技术的人,可以说不是坏就是蠢。

甚或有些媒体,表面上在支持视频助理裁判,却又借助其争议将矛头指向了主裁判。这就更值得玩味了。

VAR被欧洲足坛抛弃?谎言而已

本赛季所有启用视频助理裁判的联赛都遭遇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频繁使用视频助理裁判,会严重影响足球比赛原本的节奏。不光是中超,德甲、意甲和葡超等引入了视频助理裁判的欧洲联赛,也遭遇了这个问题。

拉齐奥球迷抗议,认为球队由于VAR而吃亏

但要承认,视频助理裁判对中超比赛节奏的影响明显大于欧洲联赛。这一方面是因为欧洲联赛的主裁判整体水平更高,对自己的判罚相对更自信。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层面的,从转播镜头中可以明显看出,中超视频助理裁判的调取速度十分缓慢。

就是这样一个共性问题,却被某媒体的资深记者撰文称为“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加公平,但实际上,让整个足球比赛的流畅性大大减低,足球比赛的魅力也因此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联赛开始逐步叫停VAR技术,欧足联更是明确表示:下赛季开始将全面停止VAR技术。”

下赛季使用VAR的欧洲联赛越来越多,西甲和法甲将会引入

只要关注欧洲足坛的人都会知道,这是赤裸裸的谎言。目前已经使用VAR技术的联赛,没有一个宣布下赛季不再使用,意甲方面只是表态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使用。相反,很多本赛季并没有使用VAR的联赛,已经确定要在下赛季使用,其中就包括了法甲和西甲。

至于说欧足联明确表示下赛季全面停止VAR技术,更是偷换概念的无稽之谈。因为本赛季欧足联旗下的欧冠和欧联杯都没有启用VAR技术,何来停止使用一说呢?其实,欧足联方面的表态是,在VAR技术完全成熟、不会影响比赛节奏前,暂不考虑启用。也就是说欧足联并不是拒绝VAR,只是相对谨慎,希望等到技术完全成熟后再使用。

国际足联决定在今年世界杯上启用VAR

更重要的是,国际足联已经同意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启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了。从各方面来看,视频助理裁判的全面普及都是大势所趋。这一次中国足球好不容易把握住了足球运动发展的大趋势,让国内球员有机会率先适应新的裁判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盲目反对视频助理裁判技术,显然是没有认清足球运动的大趋势。

中超联赛主要矛盾是信任问题

世上没有完美的技术和政策,希望依靠一个技术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偏偏国内有一些媒体,非要希望视频助理裁判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视频助理裁判的初衷,就是解决足球比赛中错判、误判和漏判的情况,最大程度保证足球比赛的公正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在启用视频助理裁判后,争议判罚都明显减少了,这就说明这项新技术的初衷基本实现了。

当然,在保证公正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影响比赛节奏的负面效应。这就需要技术本身去不断完善,需要国际足联提出更适合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政策。

国内有些媒体表示,国内主裁判技术能力低下,视频裁判的启用不利于提高主裁判的执法水平。同时,不少主裁判为了避免承担相应责任,在启用VAR后过于依赖这项新技术。

这就混淆了中超联赛的主要矛盾,目前这个阶段中超联赛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足坛扫黑留下的“不信任后遗症”,是主裁判整体水平不够高导致的判罚争议不断。

而视频助理裁判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可以说,视频助理裁判的引入,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中超赛场的争议判罚,有利于迅速确立中超联赛的公信力和信誉度。让“黑哨”、“内定”、“干爹”这些丑陋的阴谋论词汇远离中超赛场,让围攻裁判、质疑裁判的不文明比赛现象从中超联赛尽快消失。

既然VAR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中超联赛的主要矛盾,又是国际足坛的大势所趋,因此盲目反对这项新技术,无疑是短视的。

裁判的问题归裁判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以中国裁判员的水平,新技术也不能解决“眼瞎”问题,反而还让视频助理裁判成为了国内裁判员的背锅侠。国内裁判为了避免争议,过于依赖视频助理裁判,这不仅使得比赛更加残缺不全,也不利于国内裁判员的成长。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实际上也禁不住推敲。如前文所说,视频助理裁判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减少比赛的争议判罚。这样一来,自信心不足的裁判员,频繁依靠视频助理裁判有何不可呢?不频繁使用视频助理裁判,也并不能保证中超的流畅性,也不能短时间提升中超裁判员的水平,反而丧失了公正性,将裁判员送上风口浪尖。既然依靠视频助理裁判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凭什么不能用呢?

对于中超联赛来说,牺牲一些流畅性和观赏性来保证公平性无可厚非,反正中超联赛本就已经在各种新政加持下丧失了观赏性和流畅性,并不差视频助理裁判这一把火。

而像联赛第三轮,河北华夏幸福主场对阵山东鲁能的比赛,鲁能防守球员在禁区内手球,主裁判通过视频助理裁判认定后,并没有判罚点球,这也成为了部分球迷口中的“眼瞎没治”。先抛开主裁判判罚准确与否的问题,最起码这样的指责怪不到视频助理裁判头上。通过慢动作回放,主裁判清晰看到了手球过程,但他坚持认为这是无意手球因此不判罚点球。可以说这是判罚尺度、裁判水平、对规则理解的问题,这完全应该是裁判员层面的探讨,而不应涉及到视频助理裁判。

有什么样的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裁判,中国足球裁判可能是全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裁判。他们水平不高,理应受到质疑。但在中国的舆论场中,动辄就人身攻击、戴帽子、阴谋论,这让裁判们承受了远超他们应该承受、能够承受的舆论压力。

在目前的中国足坛,水平不高的裁判员一大把,但要说有几个在足球产业的大浪潮中还敢吹假哨、黑哨,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难道中国足球裁判都是胆大包天的人,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啊?

就算没有视频助理裁判,以中超联赛的水平、以国内的舆论氛围,国内裁判员的水平也难以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相反,有了视频助理裁判这个背锅侠,最大程度帮助国内裁判员减轻了心理压力、挡掉了不必要的舆论攻击,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以这样的心态去执法比赛,反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水平。

里皮都知道要给国脚们减压,怎么视频助理裁判给国内的裁判员们减减压,就有人坐不住了呢?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