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彭评球,双中锋战术收到奇效;高空优势致胜逆转

一支球队放弃自我,一支球队进入忘我境界,许久未曾见过的血腥红狼们,打出了饥渴的嗜血性,全场比赛压制巴萨,攻防两端极具侵略性的踢法,最为难得的是,慢节奏意甲联赛出身的罗马队,保持了整场比赛的高强度压迫和快节奏对抗。
当一支控球型球队长时间拿不到皮球的时候,他们的被动可想而知,尤其这种无球状态并非主动放弃,而是被动的丢失。巴萨缺少了放弃控球后的第二方案踢法,球员们在无球状态下显得无所适从,重点是巴尔韦德本场的排兵布阵,尤其在中场依旧启用小白、拉基蒂奇、布斯克茨为主的传控三人组,具备破坏力的保利尼奥以及反击中更有冲击力的登贝莱并未首发出战。老哥三在罗马全队冲锋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罗马的双中锋战术收到奇效,中场的失势,让皮克和乌姆蒂蒂必须直面罗马攻击群,哲科成为球场的轴心点,希克这位年轻、身体条件出色又可以拉边的中锋球员成为罗马的秘密武器,对位方面,巴萨无人特殊照顾捷克人,希克却恰恰成为反制巴萨中后场的杀招,对于伊涅斯塔的控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纳英戈兰火线复出,增加了罗马翻盘的筹码,这样一位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B2B全能中场,对于迪弗朗西斯科双中锋战术是最可靠的补充,迪帅放弃云代尔、沙拉维等攻击属性更强的球员,排出搏命352,也是双方主帅斗智斗勇之间,迪帅的胜利,巴尔韦德完全可以在手握三球优势情况下选择反击打法,但反击需要有反击型球员,如果登贝莱在场上的话,他对于罗马中后场的冲击一定会让罗马左边路忌惮,罗马对于球场横向控制,宽度的拉开就会受到影响,双中锋战术即可减弱。
巴尔韦德太过求稳,罗贝托在场上没有实现控制节奏和活力因素的需求,放弃自我的进攻能力,选择并不擅长的反击和无球是战术层面巴萨失利的主因。临场指挥方面,迪帅更胜一筹,巴尔韦德僵化到按兵不动,迪帅则在希克与纳英戈兰消耗殆尽之际,换上新的僚机组合,云代尔和沙拉维补充上来辅佐哲科,继续对肋部和边路进行冲击,最终在中路靠着高空优势解决战斗。
迪弗朗西斯科作为又一位意大利新生派教练的代表,接手罗马后,只能说中规中矩,本场的爆发在为罗马城献上了时隔34年再入欧冠四强礼物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执教履历划上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的罗马队除了表现出意大利球队技战术层面熏染风采以外,踢出了不同于意大利球队的直接性,敢于出击,直线传球,快速通过中场,利用巴萨高空劣势,在转换进攻时,以己之长攻它之短,哲科的优势被无限放大,迪帅赛前的布置和临场的安排加上巴尔韦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误,导致了这场奇迹逆转。
巴萨想绣花,罗马不停的制造噪音,当德罗西打入点球,罗马距离晋级还差一球的时候,罗马奥林匹克球场,这座巴萨梦三王朝开启的地方,它所积蓄的力量峰值急剧上升,罗马球迷在为自己的罗马战士蓄力,当镜头扫向托蒂的时候,电视机或者电脑前的罗马球迷是不是在想,老队长没有达到的高度,在这支罗马队得以实现,当马诺拉斯打入绝杀比赛的入球时,接近燃点的奥林匹克球场,仿佛从回罗马时代,只待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整个球场燃烧了,罗马城燃烧了,这燃烧不是破坏,而是浴火重生,是一声狂吼,我回来了,罗马在今夜重新成为欧洲的中心。
欧冠联赛淘汰赛因其两回合的特殊赛制,其比赛的偶然性极大,次回合的总总可能性每个赛季都会出现,极智的对决,勇气的拼杀,精彩的足球你怎能不爱,这份精彩最华丽的一个篇章当属逆转,惊天大逆转,上赛季的奇迹缔造者巴塞罗那,今夜在罗马城成为奇迹缔造者的背景。比赛结束后镜头下几个小球迷,巴萨小朋友眼中的热泪,罗马小朋友眼中的激动和喜悦,这就是历练,是成长的代价,这也是欧洲足球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失败与成功;晋级与淘汰;进球狂喜与失球痛苦,说不定这其中会有未来的足球巨星,就像如今看台上的托蒂当初仰望前任罗马王子贾尼尼一样,有着这份传承的延续,未来方可期待。
如此惊天逆转,你怎能不爱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