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的大礼包,却是我的炸药包

“我创造的是一个哲学,而不是一个体系。”这位大谈哲学的男人不是哲学家,而是罗马队的主教练迪弗朗西斯科。

凭借自己的哲学,迪弗朗西斯科把罗马这个他人眼中的欧冠大礼包,生生变成了一个炸药包。炸出了本赛季欧冠淘汰赛阶段,最耀眼的一场惊天逆转。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家们都无法统一意见的问题。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哲学并不是科学,也不是一套什么主张或理论,而是指导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罗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很简单,要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进球。所以一切变化,都应该围绕于此展开。所以迪弗朗西斯科的变阵,拉开场地宽度的安排,双中锋的配置,全都只有一个目的——加强攻击性。

这一点他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得很清楚,“我有适合343的球员,这样有很大攻击性。我们要在很少进球的时间段进球。所以放双中锋是很正常的。”
比赛也确实如迪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开场仅6分钟,罗马就取得了进球。这个节点的进球,在足球比赛中确实少见。再加上他们的对手还是巴塞罗那,开场6分钟就攻破巴萨的球门,这就更罕见了。

然而阵型上的变化,依然是体系的变化,是足球技战术框架内的变化。真正让迪帅的改变,上升为哲学的,是态度、是野心、是抛开战术回归足球本身、是不求过程只要结果的方法论。
想要快速进球、想要多进球,那唯有多射门。射门是进球的必要条件,没有射门就永远不会有得分。迪弗朗西斯科是这么要求的,他的球员们也是如此执行的。所以这场比赛里,罗马一直在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射门,传中抢点、打中卫身后。不迷恋控球,也不规定具体招式,反正只有一条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宽度,尽快将每一次进攻转换为射门。

“我不知道我们朝着特尔施特根射了多少脚,我只是让球员们去这么做(多射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迪弗朗西斯科如此说。赛后统计帮助迪帅回答了射门次数的问题,全场罗马射门19次,几乎是对手的两倍。
并不是所有的三中卫都会绝地重生,也不是所有多射门的一方都会必胜。上一轮的意甲联赛中,AC米兰对阵下游球队萨索洛时,加图索也曾在赛中变阵三中卫,全场米兰狂轰23脚射门,可结果不过是场1比1的平局。甚至这23脚射门中,除了卡利尼奇扳平那一球外,绝大多数都让人毫无印象。而今天罗马的每一脚射门,都如此具有威胁。

米兰对阵萨索洛时的三中卫,就像毫无力气的人挥舞的重斧,迟缓无力,看似威力巨大,实则根本沾不到对手的衣身。罗马对阵巴萨的三中卫,更像退无可退的回马枪,快速、锋利、招招致命,赌上性命以退为进的最后一击,不成功则成仁。
意大利教练有时候很诚实,诚实得可爱。被称为玄学大师的尤文图斯主帅阿莱格里,在解释自己屡次的神奇换人和变阵时就说:“全凭直觉,主教练是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来做判断的。否则你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够了,足球也就会像PlayStation里的一样简单了。”

全凭直觉的阿莱格里,显然也不是蒙眼狂奔地乱换人,他的直觉基于发现问题,然后放上一个能制造出意料之内混乱的球员。混乱虽然是意料之内的,但混乱本身到底会如何发展,这没有人知道。
不管是迪弗朗西斯科所谓的哲学,还是阿莱格里口中的直觉,其实都是一回事——回归足球本身,发现问题然后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为足球注入一丝非理性的情绪和性格,为球队找回一丝野性的呼唤。
战术和换人当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绝不是足球的全部,更不是唯一。

所以,阿莱格里说:“我不会成为专注战术分析的主教练,没有完美的数据和战术,球场上变数太多。”所以,迪弗朗西斯科说,带给球队改变的不是战术和体系,而是哲学。
作为世界头号运动,足球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其非理性的一面带来的多变,这种不可预测性远超其他任何体育运动。
战术只是战术,但足球的本真却是战略性的。战术和战略,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就像炸碉堡的董存瑞,如果他是个新兵蛋子,没有任何战争素养,不等他冲到碉堡下,可能就牺牲了。但战术只能保证他成功到达目的地,最终让他完成献身的,是从战略眼光出发的个人哲学和信仰。能冲到碉堡下的人很多,但董存瑞只有一个。

迪弗朗西斯科的哲学,就是让群狼露出獠牙;迪弗朗西斯科的哲学,就是为球队注入野性;迪弗朗西斯科的哲学,就是找回足球原始的快乐和尊严。
只要回归足球本身,就从不会认为谁是大礼包。因为足球本身,随时可以让每一支热爱它的球队,变成最绚烂的炸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