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曼城vs利物浦战术分析:曼城失利原因探寻!

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曼城与利物浦的赛后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2017-18赛季欧冠1/4决赛,利物浦主场3-0横扫曼城让很多球迷大跌眼镜,引人注目的不是本场的比分,而是本场比赛的过程让人无法理解,我们接下来看看这场比赛都发生了什么,联赛中予取予求的曼城哪里出了问题。
首发阵容
利物浦首发阵容:
1卡里乌斯
4范戴克
6洛夫伦
7米尔纳
11萨拉赫
14亨德森
19马内
21张伯伦
26罗伯逊
66阿诺德
利物浦排出了4-3-3阵型,张伯伦打中场。
图1-利物浦首发阵容
曼城首发阵容:
19萨内
33热苏斯
17德布劳内
21席尔瓦
25费尔南迪尼奥
8京多安
14拉波尔特
4孔帕尼
30奥塔门迪
2沃克
31埃德森
曼城同样排出了4-3-3阵容,但是京多安代替斯特林首发,因为瓜迪奥拉有特殊安排,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
图2-曼城首发阵容
比赛开始时曼城的比赛计划和组织
在前几分钟,曼城的控球率高达59.6%,面对曼城的短传配合,利物浦二话不说用三名前锋强力压迫。
图3-利物浦三名前锋压迫
曼城主要用五名队员在后场组织,奥塔门迪、孔帕尼和拉波尔特在后场,双后腰费尔南迪尼奥和德布劳内在中场。
图4-曼城五人后场组织
菲尔米诺全力压迫德布劳内,比利时人没有及时看到前场无人盯防的席尔瓦。
图5-菲尔米诺强力压迫
利物浦的压迫做的最好的地方在于他们只用三名队员控制了曼城的五名队员,菲尔米诺负责在中场阻截,马内和萨拉赫分别控制两名对手,同时张伯伦和米尔纳靠得非常近以便保持阵型紧凑。
曼城则是沃克和萨内分别占据两边,席尔瓦和京多安分别靠近两边以期在边路做出文章。
图6-利物浦的压迫形式
由于后场组织的不顺畅,导致曼城在中场厚度不足,我们可以看到沃克拿球但是没有好的选择,行动受阻,沃克被迫回传,使得利物浦很容易防守。
图7-沃克回传
曼城还是惯常的组织方式,队员彼此靠得很近,希望可以将球传倒起来。
图8-曼城后场组织
德布劳内接球后,摆脱萨拉赫防守的区域,但是没有好的选择,右边有空间但是沃克向前的意愿并不明显。最终只能向前输送在高对抗下球丢了。
图9-德布劳内向前传球
利物浦彼此收紧最大程度地缩小的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德布劳内向前输送,热苏斯拿球立刻受阻,在利物浦的防守下,热苏斯几乎失去的作用。数据可以看出所有问题,他在上半场只触球14次。
图10-热苏斯丢球
现在曼城的后场组织受限,中路进攻也不力,尽管如此应该都在瓜迪奥拉的预料之中,曼城还有杀手锏就是边路的萨内。
我们知道曼城典型的打法就是找到边路的萨内,为肋部的席尔瓦创造空间,然后制造2V2的局面。萨内在这一年踢出了很好的状态,何况他现在的对手是一位19岁的小将。
图11-转移萨内
然而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是19岁的阿诺德超常发挥,还是萨内发挥太糟糕,这个战术几乎没有成功过。
图12-阿诺德抢断
利物浦的比赛计划是高强度的压迫和反击,现在利物浦高位压迫门将,迫使他长传。
图13-利物浦高位压迫
然而落点处立刻形成3V2包夹,外加各种身体对抗,导致曼城很不适应无法组织。
图14-利物浦3V2的压迫
利物浦在防守时在本方半场摆出4-5-1阵型。
图15-利物浦的防守阵型
我们看菲尔米诺用身体给曼城队员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很快就让曼城失误了。
图16-菲尔米诺身体对抗
利物浦拿球后主要目的就是长传,然后快速中前场快速收紧抢夺高空球和第二落点。我们看这个瞬间有多达7名利物浦队员相互靠近。
图17-利物浦争抢落点
曼城无奈之下只能先大脚破坏,这样玩脚下的曼城很难受。
图18-曼城破坏
第一个进球
这次进攻发起是在一次角球后,萨内在一次颇具风险的传球中被断,我们看看萨拉赫已经开始前插,红军形成了一次极具威胁的攻防转换。
图19-萨拉赫前插
相比萨拉赫的坚决,沃克的防守很犹豫,防守并不到位。回到禁区后沃克再次业余,最终萨拉赫轻松破门。
图20-萨拉赫破门
利物浦在有球一侧会彼此收紧,曼城只能转移到无人的另一侧。
图21-曼城转移边路
曼城的进攻组织和利物浦的防守
曼城3-5-2站位(边路/肋部/中场),然而在利物浦的高压下,热苏斯和京多安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同时沃克和萨内也迷失了。
利物浦则在有球一侧密集防守,阻断肋部空间。放出边路给沃克和萨内活动,同时对持球人进行侵略性的压迫防守。
图22-曼城与利物浦的阵型对峙形势
曼城的计划本是利用萨内,除了这是曼城经典的打法,同时认为边路的阿诺德应该是一个突破口,但是萨内整个晚上的发挥都很糟糕。
图23-边路主打萨内
看看这次2V2,是萨内整场的缩影。
图24-曼城2V2
20分钟以后,第二个进球发生了,曼城丢球后立刻反压,典型的克洛普风格,有张伯伦打进一脚漂亮的世界波。
图25-利物浦就地反抢
曼城几乎对利物浦的压迫束手无策,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可用,控球率更多反映的是后场的传球,只要向前传曼城很快就会失误。
图26-曼城失误
在第二个球和第三个球之间的一段时间中,利物浦居然一度掌握了主动权,控球率达到了52%。
图27-利物浦控球占优
年轻的阿诺德也出色的防死了萨内。
数据:年轻人共有7次传球,5/6次成功抢断,9次解围
图28-阿诺德抢断萨内
曼城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适应新的体系和组织。现在奥塔门迪和费尔南迪尼奥并没有彼此理解对方的意图。
图29-曼城后场的不适应
不知道奥塔门迪要搞什么鬼,他想干什么呢?最终球被抢断。
图30-奥塔门迪短路
萨拉赫主导其他队友参与的下利物浦的转换非常危险,此时有四名红军进入禁区内。
图31-利物浦四名队员进入禁区
最终由马内轻松的完成破门,利物浦3:0领先。
图32-马内破门
进攻结果:
利物浦8脚射门(5次在禁区内),4次命中目标,3个进球=危险和效率
曼城3脚射门,无一命中目标
第三个进球以后,曼城的控球率又回到了60%,但是没什么意义。曼城每个人的跑位,他们很难有效打破利物浦的密集防守。
图33-曼城的控球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瓜迪奥拉做了调整,让京多安打中场(他意识到京多安表现不佳),德布劳内打右路。
图34-德布劳内前提
下半场
下半场曼城采用同样的组织模式,只不过京多安和德布劳内换了位,但是控球率高达76%!利物浦依然用3名前锋试图冰封5名曼城球员。
图35-曼城的组织模式
张伯伦和米尔纳覆盖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在肋部的接球路线。
图36-利物浦封锁肋部接球路线
席尔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区域去边路接球,然而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一片红色立刻就收缩过来。
图37-利物浦在有球侧收紧
第53分钟,萨拉赫受伤被维纳尔杜姆换下,张伯伦打边锋,因为利物浦回撤得很深,所以曼城可以打入禁区,现在是4个人进入利物浦禁区。
图38-曼城四名队员进入禁区
然而萨内再次错失机会。
图39-萨内射门
利物浦的深度防守外加萨拉赫离场,利物浦很难再干净利索地攻防转换,下半场他们只有一脚射门。
图40-利物浦很难再流畅转换
斯特林替换京多安上场之后,曼城改打传统的4-3-3阵型。
图41-斯特林上场后的阵型
曼城的新4-3-3阵型,沃克和拉波尔特打边后卫,德布劳内在中场自由活动,斯特林和萨内打边路。利物浦则继续保持4-5-1的防守。
图42-曼城的4-3-3阵型
德布劳内抓住了一次对手离开自己位置的机会,当曼城在中圈拿球的时候,利物浦防守队员身后出现了空当(由于利物浦要保持防守的紧凑性)。
图43-利物浦中后场保持紧凑
曼城创造出了一次人数势均力敌的机会,本可以成为一次非常有威胁的进攻,但是萨内又一次错失了机会,甚至连一脚射门也没有形成。
图44-萨内再次错失机会
下半场曼城传中21次,利物浦在禁区内完成21次解围。
图45-利物浦21次解围
最后几分钟,利物浦依然防守非常深入,中场和后场之间只有6米,曼城毫无办法,
图46-利物浦紧凑的阵型
利物浦在边路3V2。
图47-萨内拿球
萨内拿球时,张伯伦和维纳尔杜姆封堵肋部区域。索兰克紧跟着席尔瓦。
图48-封锁肋部空间
亨德森的这次20米的冲刺,可以看出利物浦方式的积极性,他的这次冲刺使得费尔南迪尼奥没有好的位置射门,红军全力以赴到了比赛结束。下半场曼城有八脚射门,但是仍然没有一脚命中目标。
图49-亨德森封堵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足球教学敬请继续关注足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