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亚洲杯总结:与强队差距拉大,技战术打法不明确

黄金一代专栏 黄金一代

3-1击败泰国,中国女足亚洲杯季军的成绩看上去不算差,但在分组确定之后,季军其实就是一个底线,拿到世界杯入场券也只是最低目标。三场小组赛豪取三连胜,总共攻入15球,但由于对手整体实力有限,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半决赛与日本一战是中国女足本届亚洲杯的起点,也可以说是终点。有些时候一场有价值的比赛,真的可以评判一支球队一段周期的训练备战情况。

哪怕日本女足早已不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但1-3的比分,场面上的被动,传控球能力上的差距都是事实。与四年前亚洲杯半决赛被对手最后时刻绝杀遗憾落败相比,与上一届世界杯和奥运会面对世界一流强队美国和德国一球惜败相比,中国女足与世界强队、甚至亚洲强队的差距都在拉大。中国女足不是没有球星,也不缺少有特点有灵气的球员,姑娘们也都拼劲了全力,所以没有必要道歉。

五场比赛下来可以看到王霜的技术能力、王珊珊的突破能力、宋端的冲击力、李影的身体对抗能力、吴海燕防守的稳定性……然而一支球队没有明确的技战术打法,缺乏整体性,主教练埃约尔松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如果继续下去,别说世界大赛的四强,一旦下届亚洲杯分到死亡之组,恐怕连亚洲四强都困难。韩国女足尽管只获得本届亚洲杯的第五名,但看看韩国女足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两场小组赛都不处下风,就连泰国都险些爆冷击败澳大利亚,所以世界女足在不断发展,中国女足急需改变和提升。

与强队交手,中国女足需先立足防守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中国女足肯定还不具备在与强队交手时以我为主的对攻实力,中前场的传接球配合也有较大的差距,所以立足防守是目前中国女足想要在亚洲杯、世界杯、奥运会等大赛中以弱胜强的基础。其实早在郝伟时期,中国女足就是从防守做起,在2015年女足世界杯的比赛中,中国女足的后防线得到了很多世界强队的称赞,5场比赛只失4球,成为球队成功晋级八强的关键。1/4决赛面对最终夺冠的美国队,中国女足也只是一球小负。

比尼接手球队后,尽管重点强化了球队在进攻端的打法,不过防守仍然是基础。2016年里约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中国女足连续击败日本女足和韩国女足,提前一轮出线,就是攻守平衡的完美体现。奥运会1/4决赛面对德国女足,中国女足在下半场少一人作战的情况下,还是凭借顽强的防守差点儿创造奇迹。通过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比赛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女足距离世界大赛四强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如果在与强队的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就一场比赛而言,还是有爆冷的可能性。

然而在冰岛籍主帅埃约尔松上任之后,中国女足的后防线一直隐患不断。当然,这其中有核心球员受伤等客观因素。比如主力中后卫李冬娜从去年阿尔加夫杯开始就一直饱受伤病困扰无法出场,本届亚洲杯主力左边后卫薛娇首场小组赛重伤,确实对埃约尔松的排兵布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从刚刚接手时的热身赛,到去年底的东亚杯,再到今年初的阿尔加夫杯,最终到亚洲杯,中国女足后防线尝试了太多的组合,可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搭档。

此番亚洲杯半决赛面对日本,埃约尔松确实一上来采用了防守反击的战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时期相对稳定的后防线配置相比,如今中国女足一对一个人防守能力有明显欠缺,协防保护也做的不到位。纵观日本女足半决赛打进的三个球,全是一对一在单点形成突破后,创造出来的得分机会。不仅仅面对强队,哪怕与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PK,中国女足后防线也让人提心吊胆,小组赛被约旦攻入一球,季军争夺战被泰国队洞穿球门,与菲律宾的比赛被对手创造出绝对的破门机会,这一点必须引起球队的足够重视。

从目前的人员情况来看,可以踢中后卫和边后卫的吴海燕逐渐成为球队后防线的核心,并且在郝伟时期之后重新戴上了队长的袖标。五场比赛吴海燕除了一场停赛以外,其余发挥相对稳定,特别是对对手传中球第一点的解围和破坏比较到位,回追速度也不慢。另外,可以同时踢左边后卫和右边后卫的刘杉杉最近三年一直都是球队的主力,发挥也算稳定。马君之前在中后卫位置失误不断,此番被动改造成右边后卫防守端表现不错,但进攻端除了与菲律宾一战的进球以外,其余时间对整个右边路的进攻帮助不大。接下来谁与吴海燕搭档中后卫,右边后卫位置如何调整,都是埃约尔松需要思考的问题。

技战术打法不明确,双后腰发挥不佳

埃约尔松上任后中国女足一共踢了21场比赛,除去与美国大学生女足的4场较量,在剩下的17场比赛中取得9胜8负的战绩,没有在与实力较强的球队中有过胜绩。比战绩不佳更让球迷感到迷茫的是,球队组建半年以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技战术打法。通过这21场比赛,看得出埃约尔松想要对中国女足进行一系列的改造,特别是要求加快传接球的速度和节奏,重用边路突击型球员,然而这样的特点并没有能够在本届亚洲杯中发挥出来,输球也输的不明不白。

首先从三场小组赛和与泰国女足的三四名决赛来看,面对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中国女足肯定控球率更高,但是中前场的传接球失误率也不低,真正通过自身配合创造出来的机会不多,更多还是靠局部的个人能力和对手送礼。与日本女足的半决赛,埃约尔松在进攻端的布置更是让人看不懂,防守反击的战术是合理的,但具体的反击手段完全没能突出球队自身的优势,彻底放弃了中场必要的地面传递和梳理,太多盲目的解围和长传球根本无法发挥王霜在中前场的个人技术能力,以及许燕露和宋端在边路的突击威力,成为全局被动的关键。

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与双后腰任桂辛和张睿此次亚洲杯状态不佳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任桂辛之前是中国女足中场的绝对主力,不过在里约奥运会之前受伤之后,任桂辛的状态有所下滑,与队友之间的配合也有些生疏。本届亚洲杯,埃约尔松原本希望任桂辛能够在后腰位置发挥防守端身体对抗的硬度,并且在进攻端展现出远射的威力。不过从实际比赛情况来看,任桂辛踢得过于着急,长传球太多,大量丧失控球权,也让中国女足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多场热身赛埃约尔松安排任桂辛客串右边前卫,效果也不理想。

张睿之前在比尼时期一直踢前腰,拿球护球能力比较强,在中前场的跑动和反抢都非常积极。埃约尔松上任后把张睿固定到后腰位置,也是想要加强防守端的硬度,但同时暴露出张睿组织进攻能力上的欠缺,本届亚洲杯张睿的存在感不强。防守过程中,由于前腰王霜需要在进攻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所以防守不可能回撤太深,张睿和任桂辛组成的双后腰防守压力较大,特别是纵深的覆盖面积不足。进攻过程中,张睿和任桂辛都无法完成转移和中场梳理工作,没能更多将球交到王霜脚下,所以本届亚洲杯中国女足后腰位置成为整个球队相对薄弱的环节。

在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的比赛中,谭茹殷都是中国女足中场组织的绝对核心。不过从比尼执教后期开始,谭茹殷就遭到弃用,埃约尔松上任后也没有挖掘出谭茹殷的能力。此番亚洲杯,谭茹殷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到大名单,并且在与约旦的小组赛中有不错的发挥,但与日本队的关键战,仍然无法获得教练组的信任。接下来,埃约尔松需要寻找到中场的组织核心,尽量分担王霜的压力,无论是阵地进攻破密集防守,还是反击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中场有效的组织和梳理,为攻击线上的队友创造机会,同时发挥边路球员一对一的能力。

埃约尔松排兵布阵存疑,临场应变欠佳

之前提到的重视防守和明确技战术打法的问题相对比较宏观,本届亚洲杯比赛还暴露出主教练埃约尔松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方面的细节问题,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位冰岛籍主帅对中国女足球员的特点还不够了解。小组赛面对泰国、菲律宾和约旦三支实力较弱的球队,应该说给了埃约尔松试验和磨合阵容的时间,哪怕主力左边后卫薛娇首轮小组赛受伤,球队也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不同的预案。遗憾的是,在与日本女足的关键战中,埃约尔松并没有能够集结最强兵力,赛后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都对其排兵布阵和换人调整提出了质疑。

首发阵容中,之前在左边路表现非常出色的许燕露被雪藏,阔别国家队有一段时间的古雅沙首发。从实战效果来看,缺少了许燕露在左边路的个人突破作为牵制,中国女足不仅进攻威力大大下降,而且日本女足在这条线的进攻给中国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古雅沙与许燕露相比技术能力更强,传中球方面更精准,但缺少同伴的支援,在场面被动的情况下,作用并不明显。所以不管是开局阶段僵持局面下,还是在比分落后的时间段,古雅沙都没有突出贡献。

与日本一战的下半时,面对一球落后的不利局面,埃约尔松第一个换人用王珊珊换下宋端,将阵型从4-2-3-1变成4-4-2,王珊珊与李影形成双前锋,王霜和古雅沙分居左右两侧。调整过后中国女足在场面上有一定的起色,但是换下宋端让中国女足在右边路缺少了重要的突击者,要知道宋端是中国女足本届亚洲杯最大的发现,连续斩获进球。而且就在被换下场之前,宋端刚刚在禁区右侧拿球直接射门击中对手球门外侧立柱弹出,是对日本女足非常有威胁的攻击点。

最无法理解的是,埃约尔松的第二个换人迟迟没有到来,如果当时中国女足能够再换上一名攻击手,有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甚至在那个时间段扳平比分。80分钟过后,埃约尔松用许燕露换下了张睿,让任桂辛出任单后腰。结果在换人完成两分钟过后,日本女足抓住机会打入锁定胜局的进球。赛后埃约尔松解释这个换人是为了加强进攻,并且指出这个换人的决定本身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早一些换下表现不佳的后腰组合,绝对有翻盘的可能性。

5场比赛,4胜1负,中国女足完成了亚洲杯的比赛任务。尽管球队拿到了明年世界杯的入场券,并且获得季军,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女足与强队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当初比尼下课最大的原因是与中国足协在成绩指标上的矛盾,世界大赛四强的要求确实有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如今埃约尔松上任半年,无论是比赛结果还是比赛场面都不理想,球迷很难对明年的世界杯抱有太大的期待。毫无疑问,铿锵玫瑰的复兴之路会很漫长,相信真正关注中国女足的球迷也能理解,并且愿意等待,但是如果一支球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必然会与最终的目标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