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战舰背面:被遗忘的帕文们
堇晣
苏格兰记者汉姆:“可怜的帕文,虽不太出众但一向努力,可惜他的名字从来都不是弗洛伦蒂诺的第一选择。像帕文这样的球员在皇马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光发热。”
【齐达内+帕文?】
那时弗洛伦蒂诺刚刚最终如愿以偿取代桑斯入主皇马。像其他竞选人一样,佩雷斯许下了很多承诺,除了让皇马变得不一样,就是引进菲戈。
直到2000年夏天菲戈踏进伯纳乌球场之前,这还只是一个伟大的承诺。后来,弗洛伦蒂诺真的从皇马的死敌巴塞罗那手中将葡萄牙人挖过来。在签下菲戈时,弗洛伦蒂诺打破了转会市场的纪录,既给了反对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又回报了投给他选票的人。对皇马球迷来说,这着实是一个绝妙的时刻。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每一年,弗洛伦蒂诺在追求偶像球星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看起来是想保持球队的传统。在他入主球队之前,皇马历史上就有着许多位国际巨星,比如匈牙利的普斯卡什,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诺,法国的雷蒙德-科帕,墨西哥的乌戈-桑切斯等等。
这些都是俱乐部的成功史上经常被谈起的人物,可能就是这些人物让弗洛伦蒂诺一直督促着自己买进齐达内,买进罗纳尔多,买进贝克汉姆。后来这支球队被称为“银河战舰”,但弗洛伦蒂诺说他最初的概念是“齐达内+帕文”,即既有齐达内这样的国际巨星,又有帕文这样的本土球员。
齐达内们是超凡脱俗的,这些“外星人”的到来带来的是快乐、激情和富有。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们,会购买球衣来支持他们,他们将在皇马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帕文们是有瑕疵的,他们只是最终会被忘记的人类,没人会记得他们是谁,做过什么。
【本土球员在哪里?】
但其实弗洛伦蒂诺这样奢华的转会策略只是皇马历史传统的一小部分,他们也会签约一些西班牙本土的出色球员,比如亨托。跟普斯卡什和迪斯蒂法诺一样,他是皇马从1956-1960五次赢得欧冠时的关键人物。亨托只在桑坦德竞技踢过一个赛季便来到皇马,最终成为皇马的传奇。
说到本土球员,可能皇马俱乐部历史上最后被提到的部分才是拉-法布利卡(La Fabrica),或者叫做“工厂”。拉-法布利卡是皇马的青训营,是俱乐部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不仅会培养出伟大的球员,同时也是一支伟大球队组建的基础。
在1966年的欧冠决赛中,击败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的皇马球队里没有一个非西班牙语球员。皇马是世界顶级球员的集结,更是本土球员的集结。这是第一支仅依靠本土球员获胜的欧冠球队,其中有三名队员来自拉-法布利卡。
另外一方面,卡斯蒂利亚作为皇马的B队,在为俱乐部输送年轻人才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只在名义上是后备队,卡斯蒂利亚在20世纪80年代也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
1980年,卡斯蒂利亚曾一路淘汰毕尔巴鄂竞技和皇家社会挺进国王杯的决赛。后来,在前皇马传奇阿曼希奥的带领下,卡斯蒂利亚在1984年第一次走到了乙级联赛的顶峰。因为规则,他们不能晋升西甲,但骁勇的卡斯蒂利亚球员为皇马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布特拉格诺,就曾是卡斯蒂利亚的一员,绰号“秃鹫”,以他为首的五名本土球员被称为“皇马五鹰”,其他成员包括米歇尔、桑奇斯、帕德萨和巴斯克斯。
除了帕德萨,这个小组成了皇马这部大机器转动最频繁的齿轮,并主导了西班牙足球,最终皇马不仅在1986-1990赢得了连续五个联赛冠军,还赢得了两次国王杯。
在这一时期,除了布特拉格诺们,琴多、索拉纳、加列戈等人也是从拉-法布利卡走进第一梯队的球员。对于皇马青训营来说,那真是一个极端高产的时代,皇马借此稳定了自己在西班牙足球中的权威地位。
2000年弗洛伦蒂诺到来时,俱乐部刚刚赢得了联赛冠军。卡西利亚斯、古蒂、劳尔已经占据了俱乐部的核心地位。这个来自拉-法布利卡的三人小组,都只是20多岁的小伙子。但这并不是弗洛伦蒂诺的计划,他想要国际巨星,想要持续的胜利,想要通过商业运作创造一个称霸足球世界的品牌。
虽然拉-法布利卡过去为球队做过很多贡献,但还是不够有吸引力。破纪录的转会费,巨额的工资和球员姓名的高识别度都是推进皇马品牌的新需求。但“齐达内+帕文”这个概念刚一成型,就马上被“银河战舰”所取代。于是,帕文们没有了机会。
【颜值更重要】
卡洛斯:“随着贝克汉姆的到来,球队里就有两个大帅哥了……之前,作为队里唯一的队草,我觉得很孤单。”
当卡洛斯说出上面这些话时,可能还调皮地眨了眨眼,但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弗洛伦蒂诺的消费策略中,颜值与能力同样重要。皇马得有自己的风格,弗洛伦蒂诺在追求这种风格的过程中几乎抛弃了球队的实质。
2003年夏天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俱乐部退出了签约罗纳尔迪尼奥的竞赛,因为他“太丑了”;签约贝克汉姆,即使俱乐部已经有了一个世界级的右翼菲戈;因为没能认清法国防守型中场的重要性,放走马克莱莱。
虽然在与贝克汉姆的签约中,俱乐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场上的凝聚力却大大地缺失。马克莱莱想要获得与小伙伴同样的薪水,但齐达内的薪资是他的6倍。而弗洛伦蒂诺却认为防守队员不应该与进攻球员拿同样的工资。这个决定可能让球队变得更富有,但却让球队失去了平衡。
每一个伟大的球队都需要一条强大的后防线。但高光时刻一般都在精彩的进球上,而不是在坚不可摧的防守中;不是在时机准确的铲球上,而是在漂亮的传球中。另一方面,背上印着高产前锋名字的球衣比一个稳定中场的球衣卖得更快。因此,一个好的防守队员可能在比赛中让人松一口气,但在俱乐部商场排队的人就会变少。
弗洛伦蒂诺在开始的几年里引进超级巨星,为已经很成功的球队带来了积极的结果。球队在他执掌的前12个月里赢得了西甲和超级杯,以及第二个赛季的欧冠、欧洲超级杯和洲际杯。而联赛和超级杯再次来临时,球队开始为教练的疏忽付出代价。
帕文曾被看做是年轻有为的中卫,自2001年从卡斯蒂利亚来到皇马,他很快成为球队中的重要成员(虽然在弗洛伦蒂诺伟大的“齐达内+帕文”的计划中,有关于这部分的原因是不可描述的)。
俱乐部正在全世界兜售他们的品牌和球衣,而品牌战略之下的思想短缺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球场上。球队提携年轻人,没错,但并没有把队员进行有机的搭配。像帕文这样的年轻人仅仅是在填补球场上的缺口。
吸引巨星所付出的巨额花费一定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于是,在同一个夏天马克莱莱走了,耶罗也走了。突然,皇马的防线面临坍塌,只好顶上帕文。那一年Sid Rowe尖锐地指出:“把齐达内和帕文放在一起就是为了省钱,是用年轻队员来平衡队内的开销。”
齐达内对卖掉马克莱莱的交易曾经做出评论:“当你的宾利已经失去了发动机,为什么还要给它涂一层金漆?”这个观点似乎是针对弗洛伦蒂诺。如果真像齐达内说的,弗洛伦蒂诺的银河舰队只是一层金漆,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越磨越秃。
没有顶梁柱,球队几乎是跌跌撞撞走过这几年。2003-2007年,俱乐部4年没能获得国内赛事的成功……毫无疑问,这都源于弗洛伦蒂诺的半吊子乌托邦愿景。这个愿景将以独特的方式在皇马俱乐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可惜了,年轻人】
银河战舰时代其实浪费了很多年轻的球员,一些球员还并没有做好承受重任的准备。还没准备好的帕文们和球星齐达内们来组合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这些年轻人最终不能成功,原因其实非常明显:皇马提携他们,却没有真正看重他们。他们不是俱乐部的核心,只是在阵容有空缺的时候跑个龙套。
细数被浪费的一代,其中包括右后卫米纳姆布雷斯,左后卫布拉沃,中后卫帕文、鲁本和梅希亚,防守中场博尔哈还有前锋波尔蒂略。
布拉沃是个好苗子,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覆盖后防线,但他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在最喜欢的位置上撼动卡洛斯的地位。实际上他时常发现自己在踢中前卫,因为小伙伴鲁本不怎么称职。而Sid Rowe却说:“奎罗斯对鲁本的评价非常高,却对布拉沃很失望。”
布拉沃一直没能在皇马获得稳定首发,鲁本的路走得也不怎么顺利,先后游览观光了西班牙的多个地方如坎塔布里亚(桑坦德竞技)、加利西亚(维戈塞尔塔),还有纳瓦拉(奥萨苏纳)。
梅希亚和博尔哈也只是一时用用,之后就被过河拆桥了。后来梅希亚从穆尔西亚辗转法国、土耳其、希腊、卡塔尔;而博尔哈在巴拉多利德成为重要的一员。
波尔蒂略可能一度被看做是皇马最具前景的球员。在青年队他有一些绝妙的进球,甚至打破了劳尔的纪录。这可能预示着波尔蒂略比他的同辈们进阶得更多一些。在他的第一个赛季,23场比赛中他打进了14个球。作为俱乐部新的本土英雄,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但后来的几年却每况愈下。
经过了碌碌无为的第二个赛季,波尔蒂略被相继租借给佛罗伦萨和布鲁日,并最终转去塔拉戈纳。现在效力于大力神队的波尔蒂略已经在奔波中度过了很多年,似乎他早年的灵气也不复存在了。
米纳姆布雷斯在租借到西班牙人之前也有过短暂的闪光。可惜膝盖的伤势极大地影响了这位后卫的职业生涯。他被迫在26岁就早早退役,当烟草店老板去了。
最后就是帕文了。在弗洛伦蒂诺时代,帕文被认为是“拉-法布利卡制造”中最闪光的球员。其实这只是良好的愿望罢了,在弗洛伦蒂诺的海报上,他只是站在最后面的那一个。帕文在俱乐部待了五个赛季,出场超过100次。在搬去萨拉戈萨之前,他已经在淡出人们的视线。最后转会法国阿尔勒去跟梅希亚重聚了。至此,帕文和他的小伙伴们就都慢慢地从皇马光辉的历史上隐没了。
【又要走老路了?】
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下:帕文们真的不好吗,还是他们是输给了时代?现实可能介于两者中间,虽然对拉-法布利卡毕业生的未来质量不好做出评论,但可能事实真的是在于后者。其实,帕文们其实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机会。
还有一个观点虽然值得商榷但很有分量:在帕文们之后,有一些比较出名的球员也没有在皇马一队中取得很好的成绩。比如马竞的西班牙右后卫胡安弗兰和曼联的马塔。两名球员分别转会奥萨苏纳和巴伦西亚,从此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曼城的哈维-加西亚也是一个例子,在离开伯纳乌球场之后,他的状态越来越好;前锋索尔达多,在巴伦西亚一度成为西班牙最高产的射手;卡列洪,在意甲的那不勒斯经常进球;莫拉塔被卖到尤文(虽然皇马保证说未来会把他买回来)。
弗洛伦蒂诺-佩雷斯在2009年成为皇马主席后,便立刻筹划重建银河战舰。那个夏天他用8千万签下C罗,又创造一个了转会纪录,相比起来,卡卡的6千万都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不过最近他选择了几个拉-法布利卡的毕业生。
青训队出身的卡瓦哈尔,2012年被卖到勒沃库森,一个赛季之后被回购,凭借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体能、坚不可摧的防守和较强的攻击野心,基本确保了自己在皇马右后卫上的第一把交椅。
另一位学院生是赫塞,在安切洛蒂担任主帅的上一个赛季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在31场比赛中有8个进球。虽然右膝的交叉韧带损伤使赛季报销,他还是表现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势头。
上个赛季终于赢得“第十次欧冠(La Decima)”,俱乐部又制定了长远的目标,虽然仍旧要不惜挥斥巨资引进世界上最好的球员。看来他们并没有吸取过去的教训,2014年夏天,弗洛伦蒂诺和皇马又要走回过去的老路上去。
俱乐部又开始活跃起来,首先弗洛伦蒂诺把阿隆索卖给了拜仁,这不禁让人想起十几年前他卖掉的马克莱莱。紧接着又卖掉了在欧冠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攻击型中场迪马利亚。在这个夏天,买入了托尼-克罗斯和罗德里格斯。
这样的交易使球队不仅缺少了保护,又陷入了战术困境:要如何在球队中平衡J罗、贝尔、C罗和伊斯科?在球队更需要一个中后卫而不是具有创造力的中场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真是似曾相识却又不敢往下细想。
尽管球队舒舒服服地来到了2015年,但是历史上一贯低调培养内部人才的皇马,因为弗洛伦蒂诺的战略而变得前途模糊。在短期内,签约世界级球星可能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但负面影响也会接踵而至。如果你想要证据,回头看看帕文的故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