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泰达客胜亚泰终结尴尬,10年前看小将毛彪一击制胜

本轮中超联赛中,泰达队凭借阿奇姆彭的进球客场1-0击败了长春亚泰队,在拿下了赛季客场首胜的同时,也终结了在长春主场近10年无法赢球的尴尬纪录。回想10年前,那时候的亚泰是卫冕冠军,那时候的泰达也是兵强马壮,最终泰达队客场2-0获胜,那也是中超时代泰达第一次战胜亚泰。而为泰达队攻入制胜球的,便是“小将”——毛彪。
“大家都看《中超吐口秀》了吗?”
“看了!”
“毛彪说还想在天津踢球,你们想他吗?”
“想!”
咚咚咚咚,“换毛彪!”
毛彪是谁?他是刘春明指导钦点,于根伟20号球衣的继承人,85国青黄金一代成员,后张烁时代泰达国产青年前锋的代表,天津足球巅峰时刻亲历者,高个头武磊,反向C罗,凭借集锦可以跻身皇马的泰达名宿,看台最具特色助威口号“换毛彪”的主人公。
这不是调侃,而是事实,这些让泰达球迷们既怀念又感叹;这也是调侃,就是在这种充满戏谑的环境中,天津球迷看着“小将”毛彪逐渐成长,直到淡出。无论如何,这是一名有潜力也有一定实力的球员,而且出道即巅峰,青年时期便大红大紫。可惜他没有赶上U23新政,如果把他放在当下,价值恐怕不会低于韦世豪们——但是要真是这么值钱,他怕是要被李总卖了套现了……
泰达上一轮收获了5-1的大胜,这个比分在队史上只出现过3次,上一次还是在13年前,而那场比赛就是故事的开始。2005年4月3日,当赛季中超首轮,泰达主场5-1大胜辽宁中誉取得开门红。比赛的第81分钟,“小将”毛彪替补登场,5分钟后他接到韩燕鸣传中推射破门为球队锦上添花,这也是他为泰达队攻入的第一粒联赛入球。
那时候的泰达小将当家,在主帅刘春明的调教下,曹阳、蒿俊闵、毛彪等很多年轻球员逐渐成长为了球队的一线主力;那时候的中超环境更加宽松,竞争远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天津球迷对于自家孩子也更多的是维护,而不是苛责。这批年轻球员就这么成长了起来,这份实力和潜力的积累,帮助泰达队在3年后队史第一次挺进亚冠。
毛彪亦然。他出道之初便是一名有特点的球员,速度快、技术好,但是身体对抗偏差,位置上是突前前锋,这和当年的张烁、如今的谢维军都很有相似。2004年,他入选了奥运足球战略的“08之星”计划赴德深造,一年后,他又越级随那支战绩卓著的85国青队在世青赛上征战,不过并没有得到上场机会。
(GIF)毛彪的泰达首球
2008年11月30日,天津泰达迎来联赛收官战。面对无欲无求的大连海昌,球队最终5-3战胜对手,“小将”毛彪为泰达先拔头筹,外援前锋路易斯上演大四喜,这也让他在禁赛8场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联赛金靴,球队也借此稳固了第4的排名,队史上第一次挺进亚冠联赛。
那几年的中国足球发展大计还是为奥运服务,为此提拔了多名适龄小将提前征战国字号,毛彪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并不成功。实际上,过早地给予年轻球员压力让这批球员的发展在后来走向了两个极端——心理素质强大的,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年轻成名至今仍为国足的主力,就比如当时泰达队的核心球员蒿俊闵;心理素质一般的,战胜不了心魔,于是进入了死循环,逐步失去了信心,就比如我们的主人公毛彪。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毛彪还是有技术功底的,2009年他甚至入选了高洪波的国足名单。
而“换毛彪”这个口号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喊起来的。其实自从于根伟退役后,天津足球进攻大旗始终无人能够拾起,球队的战绩也不如预期,球迷们对不堪大用的小将们并不满意。于是曾经被重点培养却表现低迷的国产前锋们成为了天津球迷发泄的重点对象,先是张硕,后就是毛彪。或许,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必然结果吧!
(GIF)毛彪破门,泰达队史首次挺进亚冠
2012年7月7日,泰达客战大连阿尔滨,最终双方1-1握手言和。于大宝面对旧主奉献助攻,毛彪破门,终结了长达1014天的进球荒。
时间向后推进了4年,在这4年中泰达3进亚冠并拿下足协杯冠军和联赛亚军,达到队史巅峰,同时,中超开始了自己的金元时代,恒大也开启了自己的王朝统治。当中国足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时,毛彪却不是这其中的受益者,原因也很简单,在资本的军备狂潮中,外援成为了各队的进攻核心,而本土前锋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或许这是所有国产前锋都会遭遇的困境吧,直至今日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目前能够在中超获得稳定上场时间的国产前锋也只有肖智等寥寥几人,更多的是杨旭、董学升这样具备实力,但即使在三外援政策下仍撼动不了外援位置的球员。话题回到毛彪和泰达,那几年本应是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升期,但泰达的锋线前有“战神”卢西亚诺,后有“小黑”瓦伦西亚,得不到太多锻炼机会的毛彪,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GIF)毛彪破荒助泰达战平阿尔滨
2016年5月11日,在当赛季足协杯第3轮中,天津泰达客场7-1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广州昊昕队,在比赛的第68分钟,苑维玮传中助攻毛彪头槌上演了帽子戏法。
时间最终定格在了这一刻,这是“老将”毛彪最后一次为泰达队出场,最后一次为泰达队破门建功。 这一年,毛彪29岁。赛季中期,泰达队撤销了他的注册名额,他为球队效力的时间停滞在了这里——对,是“停滞”,真的这希望不是“停止”。
曾经被寄予厚望,结局却成了调侃对象,现在看来这其实也不完全是心理阴影在作祟——不如结合当时的足坛时代背景来分析,关键词就是“技术改革”。随着足球战术的日益革新,对于前锋职责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以前希望前锋球员更具特点,而现在则希望他们更加全能。能突能射那只是你前锋必备的技巧,此外你还需能担当桥头堡去对抗、能回撤到中场去组织,而这些,并不是毛彪所擅长的。
(GIF)毛彪为泰达攻入的最后一球
看到“毛彪”二字,很多球迷想到的一定是这样的
(GIF)毛彪曾在上述的那场7-1大胜中空门不进
或者是这样的
(GIF)与“蚌埠回旋”齐名的毛彪回旋,发生于泰达主场3-4贵州人和的比赛中
但是大家都忽视的是空门不进之后的帽子戏法,暴雨中回旋之前的神奇进球。其实想起那些调侃,真的恍如隔世,不过天津球迷就是这样,爱他、支持他,才会去批评他。毛彪的努力一直被大家看在眼里,“小将”毛彪变成了“老将”毛彪,而“换毛彪”的口号也从换下毛彪变成了换上毛彪。
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就发生在中超泰达与贵州恒丰的比赛中,缘起于毛彪在节目中的那一句“我还想踢,还想在天津踢”。于是在水滴的北看台上空,“换毛彪”这个泰达最具特色的助威口号再次响起,这一次没有戏谑,只有温情。
(GIF)毛彪曾为泰达带来亚冠的客场首胜
最初的我挺希望他成为本土旗帜性球员的,带领着泰达斩荆披棘,在球场门口领着球迷们一起高喊:天津球迷,水滴门口,天津的爷们跟我走!
(小编说:希望大家关注“阿尔法粒子”懂球号,我会坚持更新各种足球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