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补席上的大场面先生,科瓦契奇能成为决赛奇兵吗?

中场,四战险境,兵家必争之地。自Tiki-Tka风靡欧陆以来,“得中场者得天下”的理念便逐渐深入人心,西甲球队能够连续多年垄断两大杯赛的桂冠,正是得益于他们总能依靠强大的中场控制力平衡攻守。然而,本季欧冠淘汰赛阶段连续出现大比分的情况,已经说明传控为王的时代已进入拐点,无法依靠中场持续地压制对手并建立起足够优势,那么堆积技术型球员带来的体系短板就会遭到对手的针对性反制,局面失控在所难免。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基辅之战的对阵双方恰似处于时代的交互点,皇家马德里还沐浴在上个辉煌时代的余晖之中,利物浦展现给世人的则是一种属于全新时代的未完成模板。建队理念的巨大分野导致两队在阵型架构和战术打法上差异很大,勉强形成对位的球员在风格上几乎没有可比性,唯一有些相似的环节可能就是双方都有一位年轻的中场爆点,赛季中途参军的张伯伦已无缘压轴大剧,本赛季已屡建奇功的科瓦契奇还有希望再度上演夺宝奇兵的好戏。
【定位:中场第一替补,齐祖头号暗器】
如果马特奥-科瓦契奇以首发身份出现在两周后的基辅大球场,我们也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强强对话中,科瓦契奇已不止一次被齐达内用作奇兵,克罗地亚中场在焦点战中的首发出镜率,甚至要超过近来备受好评的“自由之翼”阿森西奥&巴斯克斯。尽管科瓦契奇现阶段还不是绝对主力,但能够在群星璀璨的银河战舰中谋得一线配角的地位,对这位在意甲时期发展不够顺利的球员来说已殊为不易。
科瓦契奇加盟皇马的时机不对,2015夏窗是银河二期最为混乱的阶段之一。彼时舆论的焦点是安切洛蒂的离职和贝尼特斯的上任,各路人士围绕新出炉的“齐达内+帕文政策2.0版”争论不休,未能成功收购博格巴和维拉蒂令很多激进分子恼羞成怒。在如此敏感的时段,引进一位在意甲都无法确保主力位置的球员作为给新帅的“贺礼”显得过于寒酸,此举非但无法抚平赛季四大皆空带来球迷的伤痛,反而加剧了舆论对于新帅贝尼特斯的担忧。果不其然,科瓦契奇在接下来的赛季中机会寥寥,关于尤文图斯和米兰双雄回租克罗地亚人的传言,一度成为了2016夏窗的热门话题。不过,恰恰就是在这个令人绝望的时间节点上,科瓦契奇在皇马的命运出现了大反转。
2016年夏天的国际足坛是精彩纷呈的,法国欧洲杯和百年美洲杯遥相呼应,有15名皇马球员在夺得欧冠后稍作休整就奔赴了国家队赛场。硝烟散尽之后,科瓦契奇仅休息不到一周时间就提前归队开始季前训练,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J罗却因不愿缩短美洲杯后的假期与齐达内暗战不断。J罗不能放下身段从小事做起,既是技术特点使然,也是明星心理作祟。相比之下,勇于牺牲自我且服从管教的科瓦契奇更得齐达内器重。在伊斯科取代贝尔成为主力之前,科瓦契奇是中前场配角团中更早上位的成员,齐达内暂时没有将其作为主力使用,而是选择在关键战役中对其委以重任,在出其不意打击对手的同时,帮助克罗地亚人快速完成经验和技能的累积。
【价值:新中场新风尚,劲爆科娃独具风格】
现代足球强调整体、协作和平衡,严谨的战术设计往往需要以牺牲球员个性为代价,程式化的梯队教育打造出了大量的流水线产品,具备自我意识且能够在瞬间改变比赛走势的球员反而成为了稀缺品。对于一名上升空间很大的年轻球员来说,拥有超强的个人能力显然要比不凡的战术意识更加可贵,科瓦契奇就是这样的球员。
科瓦契奇一直被认为是莫德里奇的接班人,两名球员都能在由守转攻阶段承担持球推进任务,也都可以在阵地战攻坚阶段依靠单点突击打破僵局。莫德里奇的节奏感和大局观更加出色,高速行进中连续触球时的频密度和精确性更好,结合身体对球的保护和路线的开凿也跟合理;科瓦契奇的优势是能够依靠敦实的体格为支撑带球反复变速突进,在承压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和推进速度,可以在持球奔跑中始终保持抬头观察局势,一般的身体对抗和犯规动作无法阻止他的强行碾压。
莫德里奇更有艺术家的气质,科瓦契奇则是暴力美学的代言人。近两个赛季,齐达内在有计划地帮助科瓦契奇完成全面化、系统化的升级,克罗地亚人在这个过程中减少了盲目的突破和冒险的传递,他的短传稳定性、长传精度和安全球梳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连续和梅西等人的对抗让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利用体格优势缠斗对手的核心球员。当然,科瓦契奇还需要提升打逆风球的能力,在球队比分落后、战术相对混乱的时候,他还不能像莫德里奇当年站出来扛着球队前进。
随着控球和压迫战术的流行,如何控制中场并保证运输线的流畅,成为了各队战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经典前腰、工兵型中场和传统边前卫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后,新时代的中场球员出现了一些崭新的类型,这包括身体条件不足但脚下技术非常细腻的控球者,能够用铁塔般的体格保护球权、辅助推进的高大进攻型中场,以及身高在1米70左右、覆盖能力强、脚下频率快的矮个后腰。这些类型的球员中都有在业界风评很好的代表,但他们都存在着程序设定复杂使用范围狭窄的“奢侈品”属性,能够适用绝大多数阵型和体系的即插即用型球员不是很容易找到。
科瓦契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普适性,齐达内将其改造为后腰可视作又一幕前腰后置试验的成功案例。不同于皮尔洛和克罗斯这些因传球制导把控守转攻的球员,科瓦契奇能采用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化解压迫、实施反制。得益于体格、爆发力和速度方面的优势,科瓦契奇的上限绝对是巨星级别,从长远计,他在后腰位置甚至比德国人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比赛经验累加而得到的球商加成,就是科瓦契奇兑现天赋的钥匙。
【终极猜想:四中场的左倾奇兵】
“我的任务就是将皮球顺利地运抵前场30米区域,至于接下来的事情,那需要依赖球员们的个人能力去解决。”海因克斯对战术部署工作的精辟阐述,凸显了中场组织和推进环节的重要性。能够依靠个人能力将皮球送到前场队员脚下的球员自然是价值不菲,培养和塑造一部成熟稳定的中场推进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进攻型前卫成材率不高且容易遭受伤病侵袭而早衰。这或许可以解释齐达内为什么会选择放走J罗,而拒绝了七八支球队对科瓦契奇的报价。克洛普同样对于推土机式的中场十分看重,提前一年签约纳比-凯塔,诚意挽留埃姆雷-詹,以及将张伯伦移镇中路都是为了有效提升中场推进能力。
盘带高手库蒂尼奥的离队红军,球队在得球后通过中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聚焦于两个禁区的比赛方式在联赛中的局限性很大,但比较适合战术针对性更强且注重攻守平衡的欧冠比赛。张伯伦在库蒂尼奥离队之后出场时间激增,他在对垒英超球队时的表现呈两极分化的走势——在连续击败(联赛/欧冠)曼城的比赛中,张伯伦可边可中、擅长持球冲击的特点,大幅度提升了红军中场的弹性、活力、流动性和压迫强度,极大地干扰了对手的传控体系,其出其不意地插上和远射对腰位力量薄弱的曼城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当对阵球路直接、不关注控球的“空中部队”曼联时,张伯伦防守位置感不佳、制空能力薄弱的缺点又成为了红军的七寸。
相比克洛普略显教条化的用人方式,齐达内对科瓦契奇的使用则非常讲究,克罗地亚人专门在大多数时间内都被用来专门对付地面流的球队。由于卡塞米罗和克罗斯的受伤,科瓦契奇在上赛季首回合马德里德比和国家德比中获得首发机会,他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齐达内的信任;从本赛季前的两回合西超杯开始,科瓦契奇连续以主力身份参加了首回合国家德比、巴黎的“雾中之战”以及主场对阵拜仁慕尼黑等多场关键战役,其数次贴身盯防梅西以及“打掉”维拉蒂的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
齐达内和他的恩师安切洛蒂一样对中场的建设有独到的见解,两人都认为防守质量的提升不能依赖于单兵的输出,使用工兵型球员加强防守是得不偿失的。使用传球精准、擅长摆脱的后腰球员可以随时保持反击姿态,提升防守效率,避免防线不断遭受二次打击。2016/17赛季是齐达内从教后第一个完整的一线队赛季,多名球员都在其麾下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瓦契奇和卡塞米罗原本是轴线两端的中场球员,法国人分别补强了两人的防守和进攻技巧,成为了能力全面、攻守平衡的中前卫(后腰)。主场对阵拜仁慕尼黑的比赛,被认为是皇马在近五个赛季欧冠中遭遇的最严峻挑战,科瓦契奇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担任主力,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和表现已经得到了齐达内的认可。
从上赛季(西甲)次回合马德里德比开始,齐达内开始改变了球队过往面对强队时无法兼得场面与结果的局面,开始依靠主动的控球和提速来掌控节奏。从国王杯出局、球队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到欧冠赛场至今,齐达内在战术建设方面的变得更加谨慎务实,他的工作重心变成了如何在控球和提速之间寻找平衡。从皇马近期在关键赛事中的表现来看,齐达内的策略就是先控制、再提速。较之阵容单薄的利物浦,皇马的优势就是可用之人较多。在四后卫的防守体系前,齐达内可以根据战局需要,排列出多种适合不同作战要求的中前场配置。在锋线效率一般、防线不够稳定的情况下,皇马需要在决赛中只有尽可能地突出己方在中场的优势。
无论是选择冒险的对攻战术,还是优先采用控球和防守来消耗对手,齐达内在赛前重点备战阶段的重点工作都是调试中场。科瓦契奇在平行442或433体系中担任首发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却可以作为菱形中场的一员,帮助球队加固中场并完成对重点目标萨拉赫的管控。
对比防守能力更强的卡塞米罗,科瓦契奇向后保护防线的意识不足,其擅长对持球人施压却怠于无球保护,三后腰体系能够很好地帮助他扬长避短。利物浦和巴塞罗那的优势都在于锋线和中卫,红军通过中场的速度更快,既然齐达内认为球风硬朗的科瓦契奇比伊斯科更加适合国家德比这样的大舞台,那么克罗地亚人也完全有理由出现在基辅之战的首发阵容中。
利物浦通过中场的速度更快、三叉戟的冲击力更强,科瓦契奇的体格和速度能够更好地支撑中场,为防线带来缓冲。皇马在温布利遭遇的失败已经说明了以伊斯科为代表的菱形中场很难化解英超对手的压迫,科瓦契奇取代伊斯科不会影响控球战术的实施,反而会让皇马的中场变得更加硬朗和平衡。在稳健而保守的决赛策略中,皇马需要有人能够加固左肋防守,并在需要发动短促突击的时候引领球队完成快节奏对冲,科瓦契奇就是这样能够为防线保驾护航,很好地衔接典礼三中场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