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球场巡礼⑧:叶卡捷琳堡竞技场
刘教练
叶卡捷琳堡竞技场Ekaterinburg Arena
地点:叶卡捷琳堡
容量:35696人
落成时间:1957年
改建时间:2015-2017年
承办赛事:
6月15日,A组,埃及vs乌拉圭
6月21日,C组,法国vs秘鲁
6月25日,H组,日本vs塞内加尔
6月28日,F组,墨西哥vs瑞典
(图)FIFA官方给出的叶卡捷琳堡海报。海报背景是乌拉尔山岩石的纹理,前面的花中间内是足球,花朵好像乌拉尔山的形状。花朵是西伯利亚蓝钟花,是叶卡捷琳堡和西伯利亚的独有品种。同时,这朵花束外形酷似金杯,也代表了俄罗斯人对于金杯的热情。
城市
叶卡捷琳堡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谢季河畔,处于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上,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1667公里,面积491平方公里。它始建于1723年,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文化中心。
如果用我们熟悉的“北上广深”的城市排名概念来对照,叶卡捷琳堡拥有150万人口,是排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亚之后的俄罗斯第四大城市。而从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及商贸流通领域来排名的话,叶卡捷琳娜则是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不过从城市规模、建设水平还是繁华程度,叶卡捷琳娜的“第三”或者“第四”都显得有那么一点名不副实,但这个排名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支持它成为此次世界杯的承办城市之一。
(图)作为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进乌拉尔山区的入口、亚欧交界之城、乌拉尔的矿业重镇和众多圣堂的所在地的叶卡捷琳堡,一直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对俄罗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球迷们肯定对叶卡捷琳娜这个名字不陌生,叶卡捷琳堡正是以俄罗斯首位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18世纪初,彼得大帝下令开发蕴藏丰富自然资源的中乌拉尔地区,炮兵学院毕业的上尉塔季谢夫与采矿和冶金专业的工程师德格宁奉命来此建造一个俄罗斯最大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冶金厂。
1723年11月7日在伊谢季河上建造的冶金厂进行了试运行,这个日期后来被认为是叶卡捷琳堡的建城日。当时叶卡捷琳娜正是彼得大帝宫中最受宠幸的后妃,德格宁就向彼得大帝建议以叶卡捷琳娜命名该市。彼得大帝自然龙颜大悦,环抱美人,手指东方——看朕给你打下的江山。也自此之后近300年的时间里,这座城市与皇室或总统这些国家最高统治者之间屡屡有一些传奇故事发生:
(图)俄罗斯首任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她本是立陶宛农民之女,战乱中不幸沦为俄军的军妓,最终竟逆袭成为首任女沙皇,也是颇有传奇色彩。
1917年“二月革命”后,皇帝专制统治被推翻,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成了阶下囚。后几经辗转,沙皇及全家在1918年4月被押送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即叶卡捷琳堡)伊帕季耶维奇公寓。1918年7月,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他们的仆人共11人在此被秘密杀害,后来公寓被拆除,如今原址上重建了著名的滴血教堂。
1925年,年仅17岁的蒋经国前往苏联留学,两年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蒋经国就此成为苏联的“质子”,在异国他乡挣扎求生。期间蒋经国被“下放”到西伯利亚地区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任车间主任助手,并在此结识了女工芳娜——即后来的蒋方良,两人于1935年3月结婚。40多年后,他成了台湾国民政府的“总统”,蒋方良也成了“第一夫人”。
(图)1998年,在庆祝叶卡捷琳堡成立275周年之际,在伊谢季河左岸的水塔旁边建立了塔季谢夫和德格宁纪念碑。而伊谢季河自建城始就成为了这座工业城市的重要动力和电力来源,它被称为叶卡捷琳堡的“母亲河”。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出生于距离叶卡捷琳堡约150公里的布特卡村一个贫困家庭。青年时代的叶利钦就读于位于斯维尔德洛夫的乌拉尔工艺学院建筑系——1920年列宁亲自批准开办这所大学,现已更名为“乌拉尔国立工艺大学”,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叶利钦研究中心”。1976年,45岁的叶利钦当选为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此后一路升迁到莫斯科并最终成为俄罗斯首任民选总统,而他苦心经营30多年的斯维尔德洛夫地区(叶卡捷琳堡),正是助推他一路升迁的大本营。
像俄罗斯很多城市一样,时代变迁也深刻体现在这座城市的名字上。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后,为了纪念列宁早逝的亲密战友斯维尔德洛夫,1924年,带有沙皇印迹的叶卡捷琳堡被改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还未等苏联正式解体,1991年9月4日,城市就改回它原来的名字——叶卡捷琳堡。
(图)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合影。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工业发达且远离战火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叶卡捷琳堡)成了苏联战略转移的首选之地。超过50间大型工厂、制造厂、科研和学术机构后撤至叶卡捷琳堡。叶卡捷琳堡成为一个巨大的军工生产重地,这里生产的坦克等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苏军前线,二战后德国人有一种说法:“是乌拉尔打败了德国。”
叶卡捷琳堡至今还保持着它们在军工产业上的优势。很多俄罗斯的潜艇、导弹都是这里研发出来的,每年在这里都有武器展。作为军工企业的重镇,叶卡捷琳堡在长达几十年里都不允许外国人进入。直到1991年,这座颇具神秘感的城市才对外开放。
(图)二战期间,叶卡捷琳堡地区的兵工厂研制出了SU-85坦克歼击车,它是被称作是德国“虎”式重型坦克的克星。
此外,叶卡捷琳堡因位于欧亚分界线而闻名于世。叶卡捷琳堡的奠基者之一的塔季谢夫发现受气流影响,乌拉尔山脉两侧动植物差异明显,他第一个提出以此山为界划分欧亚大陆,并得到普遍认可。在叶卡捷琳堡市内的一些小路上,很多地方都标着“亚洲”和“欧洲”。当地人自豪地说:“俄罗斯是只双头鹰,一头看着亚洲,一头看着欧洲,我们叶卡捷琳堡就是这只双头鹰共用的脖子。”
(图)绿色虚线即为塔季谢夫提出的欧亚两大洲分界线。
球场
而在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的再度重建过程中,既要确保翻新工程不损害体育场的历史风貌,又要做到增加数千个座椅,这给改建的设计师着实出了道难题。因此,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的设计过程相当漫长。直到2014年10月,设计方案经历五易其稿后,当地政府才敲定了叶卡捷琳堡新球场的最新设计方案——保留看台的正面,两侧外墙各切开一个口子,球门后侧的看台则临时搭在了场馆之外,这一设计使得它成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球场。
(图)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的设计曾多次进行修改。设计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体育场的外墙作为具有地方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物必须要保存完好。
这一方案通过后,国际足联也被这一“天才”的创意所折服。而针对球迷们对“临时看台”安全性的担忧,国际足联也给出了官方回应:“根据调查访问和详细报告显示,叶卡捷林堡竞技场的临时座位完全符合所有安全和保安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确实不愧为“折衷主义”建筑的典范。
(图)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的内部钢结构图与设计图对比。从高空俯瞰,体育场的屋顶就像一个圆形漏斗,辨识度相当高。
尽管改动幅度不大,但施工难度却不小。由于原体育馆面积有限,为确保外部临时看台的观赛体验,叶卡捷琳堡体育场的屋顶不得不被抬高。新的设计中,整个建筑物的顶部将挂起一个大型的圆形天棚,这一天棚由内外两圈构成,外圈由8个永久性混凝土支柱支撑,而悬空的内圈和所有梁的总重量约有1000吨。想象着球场上空45.5米处悬空挂着如此重的钢铁怪物,看球的体验应该会更刺激吧?
(图)叶卡捷琳堡竞技场夜景图。原有的黄色外墙将与新增的灰色网格一起构成了体育馆的中性外观,而全新的动态照明系统又使得传统建筑也有了新花样。
2017年底,叶卡捷琳堡竞技场改建完毕正式交付使用,当地还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杯专门在此修了一个地铁站,这里已经成为叶卡捷琳堡新的城市中心。因为地处亚洲,叶卡捷琳堡竞技场在不经意间又成为了本届世界杯唯一一个地处亚洲的场馆。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尽管场地条件出色,但地理位置太过偏远,叶卡捷琳堡竞技场只承担了本届世界杯中四场小组赛的赛事任务。
(图)叶卡捷琳堡竞技场球场内部实拍图。球场座椅和其他公共设施都被刷成了乌拉尔队的代表色——橙色。世界杯后,外围临时座椅将被拆除,球场容量将降至约23000人。
叶卡捷琳堡球场目前是俄罗斯超级联赛球队乌拉尔足球俱乐部(FC Ural Yekaterinburg)的主场,该俱乐部成立于1930年,是一支历史悠久的俱乐部。球队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都出现在国内顶级联赛赛场,联赛历史最佳成绩是2006年俄超联赛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乌拉尔闯入了俄罗斯杯决赛。
交通
旅游
相比五彩缤纷的彼得堡、华灯璀璨的莫斯科、异域风情的喀山,地处西伯利亚的工业城市叶卡捷琳堡特色并不鲜明,但600多处历史和文化古迹,已经开发的50余处景点使得它仍有很多可玩之处。
(图)叶卡捷琳堡市区旅游“红线”。“红线”就是真实的花在人行道上的红线,旁边的黄线是给滑板、轮滑、自行车等运动爱好者提供的路线。
叶卡捷琳堡市内有一条名为“红线”、5.5km长的步行旅游线路,红线的起始和结束地点都在1905年广场的列宁雕像旁,沿着“红线”步行,可以走遍市区著名的教堂、公园、剧院等35处景点。此外,红线配有移动音频指南:拨打红线上每个景点的电话号码,就能够听到该景点的俄语和英语介绍。观赛间隙,沿着“红线”游玩是球迷们的最佳选择。
叶卡捷琳堡的最主要的景点、也是游人必到的景点当属代表欧亚分界线的界碑。手摸和脚踏欧亚两大洲的界碑,手捧美酒,为亲朋好友送上美好的祝福和许愿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乌拉尔的铁匠为游客铸造了许多印有叶卡捷琳堡标志的纪念币并授予其欧亚之间“非法越境者”证书。这里每年3月都要举行53公里长的“欧亚”滑雪马拉松,起点在欧洲(第一乌拉尔斯克市),终点则在亚洲(叶卡捷琳堡市)。
老的界碑建于1837年,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郊新莫斯科大道17公里处。该界碑底座由暗红色大理石建造,中间是灰白色大理石作为分界线,两侧分别标明欧洲和亚洲,两侧大理石来自欧洲最远处的罗卡角和亚洲最远处的杰日尼奥夫角,界碑为尖形金属塔。新的界碑建于2004年,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北郊42公里处,界碑底座由灰白大理石制成,分为5个阶梯,每个阶梯6个台阶,亚洲和欧洲俄文字体分布在底座两边,界碑柱由深红色大理石制成,高25米,重500吨,顶端安置双头鹰标志。
【使馆】
叶卡捷琳堡设有我国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馆,领事保护电话:007-922-1509999、值班电话007-922-6193399;地址是柴可夫斯基街45号,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将下图打印,交给出租车司机或自行依照图示前往。
【本文仅授权懂球帝发表,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