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球场巡礼⑨:顿河畔罗斯托夫竞技场
劉教练
罗斯托夫竞技场Rostov Arena
地点:顿河畔罗斯托夫
容纳人数:45145人
落成时间:2017年12月
承办赛事:
6月18日,E组,巴西vs瑞士
6月20日,A组,乌拉圭vs沙特
6月23日,F组,韩国vs墨西哥
6月27日,D组,冰岛vs克罗地亚
7月2日,1/8决赛,G1 vs H2
(图)奔马喻意着拥有第一骑兵集团军的顿河地区,这幅图像构成了海报的基础。海报上气势磅礴的顿河化为马蹄下流淌着的蓝色波浪,绿色的橡树枝与城市的市徽和绿茵场草地的颜色交相辉映、协调着整体构图。海报中的足球上还绘有罗斯托夫地区区旗的颜色。
城市
罗斯托夫位于顿河河畔,是热爱自由的顿河哥萨克的发源地,也是俄罗斯的南方首都。城市始建于1749年12月15日,当时的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亲自签发了建城的命令。这里起初只是一处海关,但在建成之后不久,席卷全欧洲的七年战争爆发。为了保卫南部边界,俄国于1760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要塞,并以东正教圣者季米特里-罗斯托夫斯基的名字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季米特里-罗斯托夫斯基”,后来简化为“罗斯托夫”,为了与莫斯科附近的古城“罗斯托夫”进行区分,这座“新的”罗斯托夫被命名为Rostov-on-Don,即为“顿河畔罗斯托夫”。
(图)圣人季米特里-罗斯托夫斯基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地理位置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但这座专门为了战事而修建的要塞却没有被废弃,从16世纪就开始在顿河流域活跃的顿河哥萨克很快成为了这座军事要塞的主人。顿河畔罗斯托夫地形险要,西临顿河,远眺亚速海入口,南接高加索山脉,是进入高加索地区的必经之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高加索之门”,后来还被称为“顿河首都”,或者“俄罗斯南都”。哥萨克本来就是一个军事集团,加上顿河畔罗斯托夫又是为战争而建,因此,围绕这里所建立的居民点并非村镇或村庄,而是哥萨克集镇,火器比拼和赛马较量是彰显彪悍和勇武的最佳方式,这些军事游戏也成为顿河畔罗斯托夫最常出现的娱乐活动。
(图)哥萨克虽然不是民族,但他们的习俗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怡人的气候环境使得这座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顿河畔罗斯托夫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却也注定了他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和约突袭苏联,三个集团军群共计550万人一路高歌猛进,大有鲸吞苏联的气势。距离苏德边境600公里的顿河畔罗斯托夫来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1941年11月,纳粹的南方集团军攻占了顿涅茨煤田,与苏联的罗斯托夫集团军只隔着一条顿河。
苏军在有生力量不占优势和坦克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巧妙地采取了迂回战术痛击敌人侧后方,逼迫已经攻占罗斯托夫的纳粹部队向西后撤80公里,直接退出了顿河地区,史称第一次罗斯托夫战役。这次战役的规模不大,远没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般撼人心魄,但这是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首次退却,预示着东线战争长期化的开始,纳粹南方集团军向南无法控制高加索地区,向北无法合围斯大林格勒,向西还无法占领顿涅茨煤田。可以说,纳粹从罗斯托夫的撤退就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凶兆。
(图)罗斯托夫的美丽街景和迷人风光
现在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已经成为俄罗斯第十大城市,早已没有了弥漫的硝烟。“左岸的河汉、沙滩、湖沼、苇塘和披着露水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凉爽迷人的朝霞里。太阳还在地平线后面懒洋洋地不肯升上来。”顿河从这里流过,它在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大受赞美,出生在哥萨克集镇韦申斯卡亚的著名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将顿河哥萨克人战争中的悲欢离合描绘地淋漓尽致,也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虽然不是生在这里,但6岁就迁居这里,他的作品《第一圈》、《古拉格群岛》声名远播,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球场
世界杯的新球场就修建在风景秀丽的顿河畔,尽管城市的名字是“顿河畔罗斯托夫”,但新球场简洁地命名为“罗斯托夫竞技场”。罗斯托夫竞技场的设计理念一直追求与顿河风光的完美融合。在最早的设计稿中,球场的屋顶形状模仿了顿河的曲折,看台上不同的高度可以让观众们体验球场上发生的一切,还可以观赏到罗斯托夫的景色。
(图)在节约成本的呼声中,罗斯托夫竞技场拖了三年才定稿
但由于造价接近4亿美元,远远高于最初2亿美元的预算,负责球场设计的博普勒斯公司不得不几易其稿,工地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挖地基,但设计稿直到2015年还没有定下来。一直拖到国际足联介入,俄罗斯才最终敲定了2015年版本。仓促确定的最终稿扩容到45000人,但几乎抛弃了之前所有的设计。金属结构和玻璃制的门窗彩花成为新球场最为耀眼的元素,不过最终造价依然高达3.3亿美元。
(图)帮助顿河畔罗斯托夫争得办赛权的“罗斯托夫竞技场”是酱婶儿的,感受一下
其实,在争夺世界杯赛事的主办权上,顿河畔罗斯托夫一直遭遇着克拉斯诺达尔的挑战。克拉斯诺达尔始建于1793年,是库班河右岸的经济文化中心,两座城市对未来宏伟的投资计划几乎不相上下,在争夺世界杯世界杯主办权也是打得不可开交。最终,罗斯托夫凭借悠久(一点儿)的历史和便利的交通战胜了拥有两支俄超球队的克拉斯诺达尔。虽然俄罗斯国内为此的争议余波未消,不过顿河畔的人们已经在翘首渴盼2018年的世界杯了。不过,顿河畔罗斯托夫在竞争办赛权时使用的宣传海报与实际建成的球场相去甚远,不知道“惜败”的克拉斯诺达尔会作何感想。
(图)虽然没了设计感,但叫作“列夫别尔顿体育场”的话依然感觉高大上
在一些记录中,罗斯托夫竞技场的名字还有些争议:由于这座球场即将在世界杯之后交给罗斯托夫足球俱乐部作为主场,因此,他们希望这座球场能够成为一座专业足球场,名字自然就是“Rostov Arena”,罗斯托夫竞技场;而罗斯托夫州政府希望这里能够在世界杯之后改造成综合类体育场以承办更多类别的赛事,提高使用率,因而它也被称为“Stadion Rostov”,罗斯托夫体育场;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座建在顿河左岸的体育场在命名上应该具有“顿河畔罗斯托夫”(Rostov-on-Don)的特色,所以,他们简单粗暴地称之为“Stadion Levberdon”,Levberdon就是“Left Bank of Don”的缩略词,写全了就是“Levyy Bereg Dona”,这个神秘的“列夫别尔顿体育场”直译过来就是“顿河左岸体育场”。
(图)从空中鸟瞰,罗斯托夫竞技场非常宏伟
球队
既然说到了罗斯托夫(FC Rostov),就不得不提一下这支神奇的俄超球队。2015-16赛季,在前一年通过升降级附加赛艰难完成保级的罗斯托夫在俄超名帅别尔德耶夫的带领下勇夺俄超亚军,随后又杀入了欧冠正赛,创造了主场3-2力克拜仁的经典战役,并最终入围欧联杯16强。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球队始建于1930年,最早的时候只是罗斯托夫农机厂的厂队(Selmashstroy,农机厂)。
“农机”,是所有农业机械的总称,农机厂则是罗斯托夫最大的产业。顿河畔罗斯托夫地处东欧平原西南,周边的土地平缓肥沃,对于农用机械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机厂在这里也是一家独大,鼎盛时期能够占据前苏联市场的70%份额。庞大的产业规模也带来了劳动力的聚集,足球运动就在这里得到了蓬勃发展。球场就是Stadion Rostselmash(Rostov+Selmash的缩略词),这座可以容纳17000人的“罗斯托夫农机体育场”颇有“北京工人体育场”的既视感。
(图)罗斯托夫竞技场的夜色将成为世界杯期间的靓丽风景
从上世纪30年代起,这支罗斯托夫的球队一直使用着农机建造工人队、农机队(Selmash)、拖拉机队(Traktor)之类名字,在短暂更名为“鱼雷队”(Torpedo)之后的1958年,球队将名字改回了厂名“罗斯托夫农机”,Rostselmash。1999年的国际托托杯上,罗斯托夫农机一路杀到半决赛,与尤文图斯相遇,最终两回合1-9落败,距离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仅一步之遥。
2003年,球队开始全面改组,一方面罗斯托夫农机体育场更名为“二十一世纪奥林帕斯体育场”(Olymp-2 Stadion,“Olymp-2”其实就是Olympus – 21st century的缩写),另一方面球队也开始以城市为自己命名,正式更名为“罗斯托夫”。尽管反对者们认为“罗斯托夫农机”更有历史感,但支持者们则认为球队与“农机”已经毫无关系。不过,球队昵称还是留了下来:Selmash(农机)和Muzhiki(硬汉),这些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称呼。
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还有一座球场,那就是SKA SKVO体育场。这座综合体育场始建于1971年,目前是顿河畔罗斯托夫另一支球队SKA罗斯托夫的主场。2016年1月26日,SKA SKVO体育场被FIFA选为世界杯赛事训练场地,因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翻新。有意思的是,战斗民族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再次在这里闪光,这支成立于1937年的老牌球队“SKA罗斯托夫”,全称是“罗斯托夫军人体育俱乐部”,而SKA SKVO体育场的全称则是“军队&军区体育俱乐部体育场”,不过当地人也不见得会记得住这么冗长的名字,一般都直接按照发音称之为“斯卡-斯科沃”。
在联赛系统混乱的前苏联时期,顿河畔罗斯托夫的两支球队各踢各的比赛,从来不曾相遇过。即便是共用一座球场的1958年,同属于前苏联第二级别苏甲联赛的农机队和军人队依然没有交手记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目前,FC罗斯托夫在俄超征战,球场也将换成崭新的罗斯托夫竞技场;而SKA罗斯托夫则只能在俄乙挣扎,罗斯托夫德比的事儿,短时间内是无法看到了。
交通
(图)世界杯期间,顿河畔罗斯托夫还会开通往返于机场、火车站和球场之间的专列,只要持球票即可免费乘坐。
景点
圣母玛利亚诞生大教堂
圣母玛利亚诞生大教堂,位于顿河畔罗斯托夫市中心,距离南面的顿河约500米,教堂东西700米处,各有一座跨越顿河的大桥,西北方向2000米是火车站。周围还有2座教堂,前方广场伫立着神父雕像。圣母玛利亚诞生大教堂是顿河畔罗斯托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1781年2月20日,尽管在规模上要小于莫斯科基督救世主教堂,但也经历了230多年的风霜。目前这座教堂已经是在同一个地方建起的第三座教堂,第一座教堂被雷电击中烧毁,第二座教堂在苏联时期被关闭,部分钟楼在二战德军的进攻中被炸毁。1999年,为庆祝顿河畔罗斯托夫建市250周年,在被毁的教堂原址上复建了该教堂。该教堂拥有5个金顶,属于俄罗斯拜占庭式风格的建筑。教堂现在仍然发挥着自己的宗教职能,是顿河畔罗斯托夫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旧切尔卡斯克
旧切尔卡斯克位于顿河岸边,距离顿河畔罗斯托夫市中心约30公里,是顿河哥萨克的发源地。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顿河哥萨克首领、伯爵、骑兵上将马特维-伊万诺维奇-普拉托夫就出生在这个哥萨克集镇。这个村庄历史久远,与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反封建、反农奴制的起义息息相关。1667年,农民起义领袖斯捷潘-拉辛从这里起事;1708年,顿河哥萨克首领孔德拉季-布拉温在他的农舍中被杀……不管是《静静的顿河》这样的文学著作,还是现实生活,哥萨克都是一个爱憎鲜明、热血沸腾的特殊群体。如今,该村镇作为整体被列为“旧切尔卡斯克博物馆保护区”,占地面积180公顷。
大萨多沃伊街
大萨多沃伊街坐落在顿河畔罗斯托夫中心位置,是这个城市最美丽、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名胜古迹,如:市政大楼,音乐剧院,切尔诺夫之家,中央百货商店等等。此外,大萨多沃伊还是当地的行政中心,集中了市政大楼、罗斯托夫州行政中心、俄罗斯南联邦区联邦机构代表大会。同时,该街道也是当地主要的商业街,集中了当地的大型商场、各类品牌商店等,是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之旅,这样一条集商务、行政、娱乐于一体的街道,世界杯期间还将为到访球迷准备大量文化活动,包括举办哥萨克民谣节和爵士节,并同时准备多个球迷活动区,不要错过哦!
安全
顿河畔罗斯托夫目前的治安状况不是很好,我国在顿河畔罗斯托夫没有使领馆,那里属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领区,电话:007-499-9518661。
【本文仅授权懂球帝发表,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