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队出局想到的

不职业的小内拉 不职业的小内拉

德国队还是没能逃过卫冕冠军小组出局的魔咒,过度迷信传控的勒夫正所谓是“成也传控,败也传控”,缺乏强力后腰和强大爆点的日耳曼人迷失在了高控球率之下,如果说传球是足球的语言,那么在俄罗斯德国人演绎的就是一幕被自己的呢喃细语所催眠的悲伤剧集。

从本届世界杯各支球队的表现来看,虽然有着迥异的战术风格,但是在小组赛中取得成功的球队都明显的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中场枢纽型强力后腰的拦截和梳理;二是前场超级前锋的高效进攻或是边路爆点的策应。

首先来谈第一点,从现代足球的发展来看,对于中场球员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诸如像亚亚·图雷、保罗·博格巴、纳因戈兰这样的攻防俱佳的B2B式中场以及像莫德里奇、伊斯科、托尼·克罗斯这样的技术型新组织者涌现出来。在五大联赛的各大豪门中,这些球员扮演者球队中场核心的角色。但是,从本届世界杯的表现来看,身处于一众全能中场和组织者之间的后腰球员们却表现出了更为引人瞩目的光彩。

托尼·克罗斯也支撑不起德国的中场

让我们首先把目光集中在刚刚出局的卫冕冠军身上,从德国队三场小组赛的排兵布阵来看,无论是克罗斯与赫迪拉还是克罗斯与鲁迪、京多安的组合,德国队的中场始终都没有一个正宗的后腰位置的球员。勒夫执着于使用中前卫来实现他的传控战术,在获得高控球率的同时却失去了后腰位置球员对于防线,尤其是边路空档的保护。不论是首场遭到墨西哥快速反击还是次战瑞典、末战韩国,德国队的防线前沿,后卫线和前卫线之间都缺乏一个保驾护航、能干脏活累活的屏障,这也就是众多人想念小猪的原因。反观其他的球队,在已出线的几支球队中。在球队中场的选择上,乌拉圭有位置拖后的贝西诺为本坦库尔护法;俄罗斯的双后腰加辛斯基和佐布宁防守强悍;西班牙有球盲过滤器“布教授”梳理,葡萄牙则有威廉.卡瓦略在防线身前;克罗地亚虽然也是双中前卫的配置,但是拉基蒂奇近年来的风格已经趋于一个后腰的踢法,防守能力有很大的加强。布罗佐维奇、巴德利也是很不错的后腰选择;阿根廷小马哥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早年正是他在拖后中场位置的现象级表现与阿隆索一起构筑了红军的脊梁;法国自不必说,坎特能力太过突出;丹麦有德莱尼这样的枢纽型球员;墨西哥有埃雷拉,瑞典有埃克达尔;巴西卡塞米罗的能力不必赘述,瑞士贝赫拉米虽老但尚能一战。这样看来,配置一名枢纽型的后腰球员是众多球队的共同选择,在赛会制注重防守和效率的背景下,中场的防守和拦截尤为重要,控制了中场,就控制了全场。德国队的失利和中场羸弱的拦截能力是脱不了干系的。

第二点,超级前锋的高效和边路爆点的强击。德国队在世界杯前放弃了边路快马萨内成了很多人抨击的焦点,事实证明,缺乏边路爆点和超级杀手的德国人在比赛中可谓是吃尽苦头。在本届世界杯中,锋线上高效的超级杀手以及边路强有力的爆点攻击成为了一支强队武器库必备的攻城锤。诸如像乌拉圭、葡萄牙、英格兰、比利时、法国、巴西、墨西哥这样的拥有超级射手的球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昔日依靠无锋战术取得极大成功的西班牙在俄罗斯的土地上都选择了强力的科斯塔作为支撑,德国队却在世界杯上坚持不带冲击力强大的瓦格纳,而是使用策应型前锋维尔纳担纲重任。从勒夫近年的用人来看,对无锋战术的固执令人叹息,上一届世界杯尚有K神老骥伏枥,这一届却没人能够天神下凡挽大厦于将倾了。另外,德国队在边路缺乏绝对速度奇快、能够进行一对一爆破的球员,这也酿成了德国人在比赛中欠缺改变,死守控球却无法打出威胁进攻的结局。反观拥有强力边路球员的比利时、法国以及英格兰,甚至丹麦、墨西哥。边路的突破和策应为球队的进攻增添了很多活力,丰富并且立体化了球队的进攻。

像阿扎尔这样的球员正是德国所缺乏的爆点

总而言之,在世界杯这样的赛会制比赛中,防守稳固和高效进攻是一支冠军球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传控足球曾经经历了一个黄金年代,但是在现在,更具效率和冲击力的进攻组织,更为紧密的空间压迫和更加整体的防守组织都对传控足球产生着冲击。一支球队并不是不能去尝试美丽的足球,但是在美丽足球的背景板上,不能不烙刻下实用足球的印记。传球永远都是足球的语言,但并不是每支球队都能以诗意诠释足球。伟大的永远是合适的战术,成功的永远是合适的人。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