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南美球队的阿喀琉斯之踵
认真的削铅笔
法国2-0乌拉圭,比利时2-1巴西,欧洲4-1南美洲。这一夜过后,世界杯正式进入了欧洲杯时间,才华横溢的南美洲球队只能在眼泪中开始下一个四年的等待。
在2006年世界杯之前的17届世界杯当中,南美球队拿到了9次冠军,欧洲球队则拿到了8次。考虑到正赛参赛名额的不同,可以说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南美球队依然是最有竞争力的群体。但是在2002年之后,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分别夺冠,而本届世界杯的冠军也必然会在欧洲球队中产生,这也就意味着欧洲人已经连续4届比赛将大力神杯囊获怀中。
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决定足球比赛成绩的不再只是场上的一个个90分钟。经济、科学、政治,这些都成为了足球这项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果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比较综合实力,南美球队显然已经不是欧洲球队的对手了。
举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在英格兰和哥伦比亚的1/8决赛中,哥伦比亚在缺少哈梅斯的情况下,凭借着米纳的补时绝平,硬生生将比赛拖进了点球大战。考虑到英格兰队在此前的点球大战中的成绩,大家都会认为此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了哥伦比亚。不过据英足总技术总监阿什沃斯透露,英格兰队特意针对点球大战的情况,引进了心理分析的方法。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通过回顾过去发生在各个球队身上的点球大战,来寻找出一种罚点球的最佳方式。从结果来看,英格兰人确实克服了点球的心理障碍。我们不能断定这样的方式就一定是英格兰队晋级的主要原因,但如此科学的后勤保障,却正是南美球队缺少的重要环节。
而除此之外,在本届世界杯中南美球员们在场上表现出的战术素养和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得更远。
乌拉圭对阵法国的比赛,卡瓦尼的缺阵成为了这场比赛胜负的关键点之一。对于非常依赖防守反击,球队中却没有具有创造力的中场球员的情况下,乌拉圭队的进攻重任全部落到了他们的锋线双子星身上。卡瓦尼和苏亚雷斯,他们的跑位和射术都是世界顶级,而多年在国家队的搭档让他们之间产生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但是在卡瓦尼受伤无法登场的情况下,乌拉圭的双核驱动变成了单核运转,斯图亚尼无法发挥出卡瓦尼的作用,法国队所有的防守重点都放在了苏亚雷斯的身上,乌拉圭的反击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而在这场比赛中,有两个镜头值得我们大家讨论。比赛第86分钟,也许是自责,也许是绝望,乌拉圭中卫希门尼斯在排人墙时留下了泪水。在本场比赛之前,他和戈丁组成的马竞中卫组合在4场比赛中只丢1球,这样的铜墙铁壁强如C罗也未能打破,稳定的心态自然是他们发挥出色的关键。
足球比赛瞬息万变,短时间内上演翻盘的戏码并不算罕见。但是在分差并不是遥不可及、比赛算上补时还有将近10分钟的情况下,流泪并不是一个强者的表现。足球是充满了感性和荷尔蒙的运动,作为球迷,我们一定会为了他的悲情感到心疼,但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坚定的信念,奇迹又怎么会降临呢?
第二个画面发生在比赛第67分钟,克里斯蒂安-罗德里格斯对姆巴佩的一次完全没有必要的手上动作,引起了双方球员的冲突。姆巴佩的倒地略显夸张,乌拉圭球员们的情绪则完全被点燃,他们将裁判团团围住,场面一度混乱,而此时,乌拉圭0-2落后。这一次不理智的行为,耽误了球队反击的时间,也打断了球队的节奏和球员们的心态。而反观法国队的球员们,除了博格巴动了“真感情”,大家都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而同样的情况,我们在其他南美球队的比赛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案例。
在0-3不敌克罗地亚和3-4被法国队淘汰的比赛中,阿根廷中后卫奥塔门迪的两次不冷静行为引起了很大争议。两次他都在裁判已经吹哨的情况下,将球踢向了对方已经被犯规后倒地的球员身上。
而在哥伦比亚与英格兰队的比赛中,哥伦比亚球员在整场比赛中都沉浸在与裁判和对方球员较劲的状态中,小动作不断。这样的情况在足球场上时有发生,但至少在这届世界杯的比赛中,南美球队犯这样错误的频率是要明显高于欧洲球队的。
其实在这一点上,今天的巴西队表现得还是不错的。
在巴西对阵比利时的比赛中,同样是一个人的缺战对整场比赛的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巴西后腰卡塞米罗,他由于累积黄牌在这场比赛中遭遇停赛。失去了胖虎,巴西队由“双鸟”费尔南迪尼奥和保利尼奥组成的后腰组合在防守端完全失去了强度,卢卡库后撤接球推进带来的冲击力让两人在中场的屏障形同虚设,而比利时队攻击线的集体状态爆表也让桑巴军团在上半场就陷入了0-2的落后。
在下半场比赛开始后,巴西队的状态明显回升,最重要的,他们没有因为局势的不利和裁判的一些稍显争议的判罚,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抱怨裁判和对对方球员的各种小动作上,奥古斯托的进球也一度让他们看到了扳平的希望。
但对于此前已经出局的阿根廷和哥伦比亚队来说,情况就不是如此了。两队的共同特征是在遭遇困境时,场上的球员们常常会把球队预先设定好的战术打法抛在脑后,而陷入过多的个人盘带和突破之中,这也是夸德拉多和梅萨遭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对南美球员的才华有过一丝一毫的质疑。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精灵舞者,球场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这里肆意挥洒着天赋和激情,就连进球后的庆祝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那些南美国家的顶级天才们,很多都在五大联赛中担任进攻核心。在一支运转精良,战术素养极高的豪门俱乐部中,他们偶尔的灵光一闪,跳出战术的自我发挥,经常能起到克敌制胜的奇效,我们也都为这样的天才时刻感到如痴如醉。而他们在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上的短板,往往很难被放大。
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足球从来都不是1+1=2的简单算术题,当这些天才们回到了国家队,他们组成的球队也许能在顺境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也有可能会在逆境中溃败得一塌糊涂,上限高下限低,这也许是南美球队的通病。
总之,南美足球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刻,当今世界足坛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再属于他们。如何寻找回曾经的冠军时刻?他们任重而道远。
世界杯还在继续,冠军的故事也不会停歇。法国队刮起的青春风暴将在后续的比赛中再轩波澜,净爽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