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华裔钟塔西:首秀有惊喜,归化不必提
北京时间7月20日,曼联在美国拉练期间与墨西哥美洲俱乐部进行了一场热身赛,一线队阵容并不完整的曼联最终与美洲队1-1握手言和。
原本只是普通的热身赛,一名替补出场的年轻球员却吸引了一些报道关注。Tahith Chong,荷兰人,1999年12月4日出生在库拉索岛,曼联的44号,国内媒体中文译作钟塔西,亦有见过塔西提-庄的叫法。
钟塔西的出生地——库拉索
钟塔西出道于费耶诺德青训营,并在梯队表现出色。费耶诺德是荷甲的老牌劲旅,但这个年轻人的出生地库拉索岛却位于加勒比海南部,靠近委内瑞拉海岸,是标准的美洲地域。
实际上,库拉索原属于荷属安地列斯群岛,是荷兰王国在数百年前占下的海外土地。2010年荷属安地列斯解散,分出四个新地区,其中库拉索作为一个荷兰王国框架内的独立国家成立。四个地区与荷兰保持不同程度关系。
由于这层关系,很多库拉索人移居荷兰,荷兰青训系统也因此培养了很多库拉索裔的球员。
库拉索既然成为独立国家,当然可以加入国际足联,所以这些球员前往荷兰,仍旧可以代表库拉索出战。于是,库拉索就有了很多在欧洲踢球的球员。
9岁移民荷兰的钟塔西也是移民到荷兰的众多库拉索人之一,他代表荷兰参加了U17欧锦赛,但还没有代表荷兰成年国家队出场的经历,因此也有资格选择代表库拉索出战。
另一层意义——华裔的身份
Chong这个姓氏显然还是特殊的,实际上他是华裔。
看外表当然想象不出。
按已知的报道看,其父是苏里南人,不过钟塔西随母亲的姓氏,而他的母亲是库拉索当地第三代华人。“钟”这个姓氏来自于他母亲的祖父,也就是钟塔西的曾外祖父,他叫钟福秀(Chong Fook Shau,音译)。可能是广东人,20世纪中前期为避战祸远渡重洋去往库拉索并成家立业。
而两年前钟塔西与曼联签约时,某些报道还有称其祖父是中国人的情况,显然出现了对背景不甚了解的误读,对于当时本就不多的资料形成了误导向。
(图:引起误导的新闻截图)
这或许是他吸引国内报道关注的原因——已经崭露头角的荷兰新星,红魔曼联,华裔。这一套关键词足够有吸引力了。
而这场热身赛,钟塔西代表曼联一线队替补出场,还通过传中直接参与了扳平进球。基于这番良好表现,更加增强了他的话题性。
球场表现——穆里尼奥的评价
在这场比赛之前,国内缺少钟塔西的比赛和视频资料,所了解的除了文字资料外,无非是几张不同时期的动态图,都是他利用速度或是灵巧性的过人动作。这并不能对详细了解现在的他有多少帮助,这场比赛的画面也许更有说服力。
钟塔西上场之后,可以看到的是一个自信的年轻人,他善于在行进间观察动向。
他的身形不算强壮,另一方面他有1米85左右的身高,身体架子一定程度上给他带去的是平衡点和倚住对手护球的资本。
钟塔西的球感相当不错,带球非常稳当而且并不慌张,这种带球传球的风格极富特色,说起来,这很像他的头发。蓬松,而且柔软飘逸。正如他并不强硬,十分灵活的节奏。
他的速度也许没有发挥太多,但传跑反应及时,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脚下的同时总能合理地找到传球的时机和下家,在被包围之前尽量把球传出去,这很重要。
通过一些资料了解到,惯用脚是左脚的钟塔西脚法不错,身为右边锋喜欢内切,远射传中质量都不错,这一点在实际表现上得到了证实,曼联的扳平一球正是在外侧接应的钟塔西右路内切,禁区外靠底线附近,面对防守球员冷静晃开角度兜传远端,埃雷拉甩开防守俯身冲顶中柱,禁区内马塔迎球抽射,门将手形出错, 球打穿小门入网。
对于被自己派上场的这个年轻人的表现,曼联主帅穆里尼奥显然秉持着期待与欣赏的态度。
“从技术上来说,他的技术非常棒,从战术上来说,他理解比赛并且他清楚他的位置。但是从身体的角度来看,当比赛中遭遇身体接触时他会遇到麻烦,他还很瘦小,他还是个孩子。”
“但是他的足球才华就在那里,他的个性就在那里,他充满热情,学习的时候非常谦逊。他是我们的最好的孩子之一。这不是一两天的事,他是一个好孩子,一直是。”
评语给分很高,同时也点出了明显的问题,钟塔西保护球权的节奏不错,但他遭遇碰撞也确实应对地比较艰难,于是这就是个清晰的概念了。
“他的身体条件还有一定的缺陷,每当钟塔西多一次触球,他就会与对手发生身体接触,也都输掉了这些对抗。”
事实上,钟塔西之前的确在曼联U18、U19表现出色,但在此前遭遇膝盖十字韧带重伤而赛季报销,但他复出之后迅速适应并升入了曼联U23,表现依然抢眼。
(图:instat对钟塔西的评价和数据)
关于归化——凭什么归化?怎么归化?
是的,归化,这就是一开始提到的在他身上能展开的一些话题的最终衍生部分,毕竟由于现状,提到华裔球员就不可避免地想到归化问题,尤其是当对方非常优秀的时候。
在归化这个问题上,华裔和外援是不同的两个部分,是有很多人不满卡塔尔或者香港满足年限就无止境归化的外籍军团。华裔则具有一部分中国血统,到底还是出自同源,但是这又牵扯到一个归属感的问题,生活在远洋之外,即使共祖同源也不会在这方面有什么清晰的认知。
钟塔西,他有中国的血统无可置疑,而且不是那种需要翻族谱到上某某代先祖,哪怕是像钟塔西这样的第四代,血统可能只是1/8或是更少,但仍无可置疑。
归化这条路子在中国,无论如何都会引发大争议,总有不满意的。这里先只谈华裔,如果真有其人主动表示有这个意向的,那么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打住。
首先,前置条件是有这方面的主动意向。
虽然钟塔西14岁的时候可能确实对“有机会”为中国队效力持开放态度,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并不承认双重国籍。也就是说,还是拿钟塔西举例,他如果真的这么选择,将会失去他的荷兰国籍。突然成为非欧人员无异于给自己的前路人为提升难度,这可不好玩。当事人的权衡由此会遭受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现实问题,钟塔西已经代表荷兰青年队崭露头角,而以荷兰队对于青年才俊的重视,如果他的发展符合预期,想想他的队友福苏-门萨。
好吧,那是天赋异禀型,不能拿来当标杆,但至少这么看他离荷兰国家队好像也不是非常遥远。
荷兰队,或是中国队,恐怕只有在情结深重的情况下才会逆向选择,我们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目标的情怀上吧?
即使到了最后,目标真的心向往之,归化入籍绝不是说办就办的,基本没有开口子的相关先例,而且要求的生活时间十分漫长,以数年计。这些时间里的国家队赛事统统错过,从小将一直等到当打之年甚至更久。
这很现实。
如果真的能来,想要吗?肯定是有人想要的。
这个设想现实吗?恐怕不太现实。
锅里的确实更香,但咱捞不到,而且碗也放不下。至少先试试把自己碗里的炖成了,再徐徐图之会比较好。
不过梦想也不能完全没有,实在想要的话,可以试探性地去捞一下自己能够得到的,至于试探能不能成,好像不久之后的潍坊杯就有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