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揭开的伤口,厄齐尔退出德国国家队事件的背后

随着法国队在卢日尼基球场捧起大力神杯,世界杯的余热在逐渐散去,但小组赛便惨遭淘汰的卫冕冠军德国队内部爆出的更衣室问题却在持续发酵。七月二十二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德国队主力中场厄齐尔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篇文章,对于媒体与足协的种种指责做出回应。厄齐尔的回应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深藏在事件背后的德国内部问题像一个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又被撕裂开,公之于世界。
德国移民政策背景
德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中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在政府层面淡化种族主义。再加上德国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实行开放的移民政策,大量移民进入德国,德国的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多元化。作为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大量放开难民进入德国,除了欧洲政治上普遍宣传的“人权”“民主”外,更多是经济上的考虑,难民以及移民(后文统称外来人口)的确为德国提供了充足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很多企业重新拥有了大量技工。而德国也带给了世界一个崭新的形象,包容、开放的德国取代了人们种种血腥的印象。
德国是全球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但不可否认,尽管德国政府充分相信自身的社会管理能力,外来人口还是给德国社会造成了一定压力。我的一个朋友曾在德国留学,有过被外来人口在地铁上抢劫的经历,而这样的安全问题在德国并不是少数。除此之外,德国穆斯林化的趋势也引起了很多政坛人士的担忧,外来人口的高生育率以及伊斯兰文化上的入侵,再加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于生活在德国的土耳其人很具有煽动性,不得不使德国人对其心存戒备。而德国在对待外来人口的问题上也分成了明显的两派,各自理由非常充分。
随着特朗普上台,法国极右翼人士玛丽娜·勒庞在法国大选中负于马克龙,这些信号都宣告着一股逆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而德国同样没有幸免于此。德国极右翼政党以“德国优先”为纲领,抨击默克尔对待外来人口的政策,压抑的种族主义看到了抬头的影子。
当政治涉及足球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厄齐尔、京多安、托松的合影引起争议
厄齐尔作为从小出生在德国的三代德国土耳其裔人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合影这一事件在德国队出征世界杯前便发生了,德国媒体有对于他的声讨,但没有赛后这么严重。厄齐尔也寻求和德国足协处理这件事情,但并没有一个妥当的处理办法。如果德国队在本次世界杯上表现出色,那么这件事情也只会作为小插曲一带而过,并不会有如此波澜。但很遗憾,德国队在小组赛失利,使得足协、媒体必须要寻找“替罪羊”,合影的厄齐尔悲惨地成为了这一“替罪羊”。这是带有右翼政治立场的德国足协主席格林德尔、德国右翼人士、右翼媒体找到了开炮的目标。他们把自己拒绝接受外来人口,极力反对穆斯林的政治理念借着厄齐尔合影的事件一股脑宣泄了出来,并将厄齐尔认定为更衣室祸乱的根源。显而易见,虽然是因为德国队战绩不佳才寻找的“替罪羊”,但对于厄齐尔的指责更多无关竞技层面,政治则占了主要因素。
从厄齐尔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来看,与埃尔多安合照是出于对自己家庭根源、祖先的敬意,并不带有政治意义,这一解释合情合理。厄齐尔的三篇文章也向世人揭露了德国足协的真正面目,德国社会隐藏很久的种族歧视问题也再一次爆发,而这一问题对于德国政府将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我们不禁怀疑,种族歧视如此严重的德国真的是那个包容而又开放,能够接纳很多外来人口的德国吗?德国所塑造出来的新形象到底是真实还是虚伪的呢?德国右翼势力也应该进行反思,“当雪崩将至时,每一片雪花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愿足球无关政治
或许,这一事件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我国到底应不应该接受归化球员呢?我国的民族问题现状是怎样呢?我国的歧视问题严重吗?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我国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的自杀不应该是无谓的。
我时常听到一句话,足球无关政治,这的确是我的愿景,但我也知道这难以实现。无论是沙奇里、扎卡在世界杯赛场上进球后做出双头鹰的手势,还是英超教练、球员佩戴虞美人花,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政治在背后施加着力量,使得足球与政治难以脱离。我们都愿意看到纯粹的足球,纯粹的体育,不愿意看到类似厄齐尔退出德国国家队的恶性事件再一次发生。这是厄齐尔的损失,这也是德国国家队的损失,这更是足球的损失。
我希望“足球无关政治”的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