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阿森纳男队的球衣管理员,更是阿森纳女足的“教父”
提起阿森纳,你想起的也许是亨利、是博格坎普、是温格。但事实上,有一个人为枪手工作三十载,虽然外界都不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他对于阿森纳和女足运动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外媒These football times专栏作者维尔-夏普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位阿森纳女足的主帅,同时也是男足一线队球衣管理员的维克-阿克尔斯(Vic Akers)。
对于每支俱乐部的老板和经理,每个赛季为了新的目标而做出一些人员上的更换这总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球迷们,到了转会窗和一些老面孔说再见也慢慢变得容易被接受了。但对于阿森纳球迷,他们可能真的不习惯和过去告别,但现在他们也不得不习惯这一切。
从2017年8月开始,一批在阿森纳效力多年的球员陆续离开了球队,比如什琴斯尼、吉布斯、张伯伦、科克兰、吉鲁、沃尔科特、卡索拉、默特萨克和威尔希尔。这些球员和枪手的缘分都不算短,他们中在球队效力的时间最长的达到了17年,最短的也有6年。
这些球员们依依不舍地和阿森纳说了再见,但对枪迷们来说震动最大的无疑是执掌球队教鞭21年的温格的离开。也许到了执教生涯的后期,枪迷对于温格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当他真的离开的那一刻,所有枪迷都哭红了双眼。
但温格的存在其实很多时候也掩盖了枪手队内其他工作人员身上的光芒,要知道在离开枪手的众多球员和工作人员中,温格并不是在队工作时间最长的。这份特殊的荣誉属于维克-阿克尔斯(Vic Akers),阿森纳队史上最了不起的球衣管理员。虽然离开球队时并未得到一个光鲜的告别仪式,但为枪手服役三十多载,阿克尔斯的忠诚、职业精神乃至对性别平等的追求,都是他不容磨灭的功绩。
1946年8月,阿克尔斯在伊斯灵顿降生。从小阿克尔斯就是阿森纳的球迷,最终他也将自己最大的热情和精力献给了这支他一直深爱的俱乐部。不过在1985年加盟枪手之前,阿克尔斯也有属于自己的球员生涯。
在离开富勒姆青训营之后,阿克尔斯在汤布里奇开始了自己的成年队球员生涯。作为一名左边后卫,阿克尔斯的防守意识很好,之后他从汤布里奇转会到了贝克斯利联,日后又成为了第四级别联赛球队剑桥联的一员。
在效力剑桥联的四个赛季里,阿克尔斯成为球队的常规主力,并帮助球队在1973年从第四级别联赛升入第三级别联赛。在转会沃特福德之前,阿克尔斯共为剑桥联踢了129场比赛。之后阿克尔斯还在沃特福德、达特福德、海耶斯、斯劳镇和卡尔什阿尔顿等多支球队效力过。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就是阿克尔斯的球员生涯抵达尾声的时候,他来到了阿森纳。最初球队交给阿克尔斯一些社区项目,但他很快就展现了自己的野心并开始在很多领域尽全力来帮助球队。
那个时候阿森纳还没有自己的女足队伍,所以作为球队社区活动项目的一部分,阿森纳的部分工作人员开始帮助位于艾尔斯伯里的一支女足球队的工作。到了1987年,因为这支女足队伍的前途未卜,阿克尔斯希望得到一个执教或者管理球队方面的角色。但此时的阿克尔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仍在带领被重新冠名为阿森纳女足的这支队伍,同时还主动帮助男队的年轻球员并自愿做起了球队球衣管理员的工作。
在乔治-格拉汉姆成为阿森纳主帅之后,球队的人员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动,阿克尔斯也成为了球队一线队的工作人员。但这次“升职”并没有改变他内心最初的想法,他向格拉汉姆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和阿森纳的女足球员们一起工作。
众所周知,男足和女足运动是非常不平衡的,女足运动能得到的资金投入非常少,这也意味着阿森纳女足常常需要在没有足够预算的情况下运转。球队里从上到下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到这里工作的,这种情况由阿克尔斯发起,也最终在在他的手下结束。
球队中的大部分球员拿的都是兼职薪水,所以她们需要在球队找到另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阿克尔斯在这方面很好地帮助了球队,他尽了一切努力来帮助队员们在俱乐部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在他的帮助下,这些球员们有的进了管理岗,有的负责为球队卖票或者洗球衣,这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的收入。
这也许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上世纪80和90年代的女足球员面临的的确就是这样的情况。她们希望会有更多人愿意花钱来看她们踢球,但真的愿意这么做的人并不多。不夸张地说,阿克尔斯当时是在尽全力帮助她们实现自己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到了90年代初,阿克尔斯的坚持和牺牲终于收到了回报,他将阿森纳女足塑造成了英格兰最出色的女足队伍之一,而慢慢地,她们所有的成就都成为了球队辉煌的历史。
1992年,阿克尔斯终于感受到了触摸到冠军奖牌的滋味,那一年阿森纳女足在他的带领下赢得了联赛杯的冠军。而从那之后,球队便一发而不可收。之后一年她们拿到联赛和杯赛的双冠王,1994年再次拿到联赛杯,不久后第二次加冕双冠荣耀。上世纪90年代的确是阿森纳女足的辉煌期,球队在那段时间共拿到了13座冠军奖杯,但事实证明这其实才只是个开始。
在2000年到2010年间,阿森纳女足拿到了9次联赛冠军,唯一一次丢冠发生在2003年,那一年的冠军是富勒姆。除此之外,阿森纳女足还拿到了5次足总杯和5次联赛杯的冠军。更让人惊讶的是,阿克尔斯还将阿森纳女足在国内赛场的统治扩大到了整个欧洲。
对于阿克尔斯和他的球队来说,2006-07赛季是无比特别的。那个赛季球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四冠王,拿到了联赛、足总杯、联赛杯和女足欧冠四项赛事的冠军奖杯。即使到了现在,阿森纳女足也是唯一一支举起欧冠冠军奖杯的英格兰球队。更恐怖的是,阿森纳女足在赢得那个赛季联赛冠军的过程中取得了22场比赛全胜的骄人战绩。
这是阿克尔斯对球队高标准和严要求带来的回报。他总是追求完美,不管自己的身份是男足一线队的球衣管理员还是女队的教练,他都要求自己和队伍做到完美无瑕。
为阿森纳女足在欧冠决赛打进制胜球的是球队的边后卫阿莱士-斯科特(Alex Scott),她从9岁时就加盟了球队,而当时发现她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克尔斯。阿克尔斯在一届U10赛事中发现了斯科特,之后他又多次去看了斯科特的比赛,并最终将她带到了阿森纳。
谈起阿克尔斯,斯科特表示:“阿克尔斯会从很多方面收集信息,他真的已经下定决心,希望找到一个能成为巨星的好苗子。他总是在不停地打电话,一天都在打,有的时候我晚上9点或者10点的时候还联系不到他。但他有空的时候总会给我回电话,他永远也不会忽略你。在女足领域他真的很受尊重,所以他能发现那么多优秀的年轻球员并不是偶然。”
但此后由于母亲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阿克尔斯在2009年带领阿森纳女足再次拿到双冠王之后离开了球队主教练的位置。在离开球队的时候,阿克尔斯留下了32座冠军奖杯的辉煌纪录。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英格兰女足运动的改革者。2010年阿克尔斯的母亲离世,不久之后他就因为对英格兰女足运动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官佐勋章。之后阿克尔斯和他的儿子则继续为阿森纳工作,担任着球队球衣管理员的角色。
今年5月,在谈到阿克尔斯的工作时,前阿森纳主教练教授温格表示:“他所完成的一切真的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他做这些的时候女足运动并不受欢迎,这对他来说有点不走运。我相信他是一位真正懂足球的人,他有优秀的执教直觉,我确信有一天他会得到自己应得的尊重和认可。如果不是因为他,那么女足运动根本达不到现在的高度。”
前阿森纳俱乐部副主席大卫-戴恩也表扬了阿克尔斯的贡献。“维克在有些方面和阿尔塞纳-温格很像,他们都非常忠诚和谦虚,愿意为球队付出一切。虽然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他们从来不会在公共场合炫耀或者感到自满。球队欠他们很多,因为他们是球队的无名英雄。作为一线队的球衣管理员,球员们都很信任他,大家都愿意向他倾诉。他们知道维克会帮他们解决问题,他总会在球员遇到麻烦时第一个站出来。”
与球员建立的信任以及对待工作全情的投入让阿克尔斯在阿森纳队内享有很高的地位。据阿克尔斯自己所说,和他走的最近的球员是博格坎普。“我最好的朋友是丹尼斯(博格坎普),”阿克尔斯在2014年拍摄一个视频时表示。“过去我们会经常开车出去玩。其他球员们坐飞机,但我俩会开车,我会坐在他的车里。我们总是会一起去打高尔夫球,还有雷-帕洛尔他们也会一起来。”
阿克尔斯还向我们讲述了一件趣事。“我们的训练基地有一个休息室,大家进来后会让我们看看今天他们带了些什么过来。有一天,有三个穿着白色外套的女孩子进来了。我站在那和她们聊天,一个手扶着墙,这个时候丹尼斯(博格坎普)跑到了我的背后,然后把我的短裤拉了下来。幸运的是他没有完全拉下来,我一回头,看到身后除了丹尼斯还有帕特里克(维埃拉)和阿什利(科尔),他们都笑得满地打滚了。”
而在自己的书中,博格坎普则透露了关于这次恶作剧的更多细节。“重要的是他的反应!维克着急地想要保护自己,当时大家还都在吃饭,所以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都笑喷了。那些女孩子们也笑了。之后几周大家聊起这件事还是会笑个不停!我赢得了一些冠军奖杯,也打进了一些漂亮的进球,但我觉得这可能才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
也许其他在阿森纳工作过的人要比阿克尔斯更引人关注,但没有人在球队工作的时间比他更长。在阿森纳,他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带队和执教,还有教育球员以及管理球衣。“维克就像我的第二个父亲。他推动了女足运动的发展,那个时候愿意像他一样做这个的人并不多。他鼓励了我,让我每一天都在向着最佳球员的方向努力。如果没有他,我不会成为现在这样的球员或者现在这样的人,”被阿克尔斯发掘的阿莱士-斯科特表示。
“我们在和一个真正的传奇告别,他不仅代表着阿森纳,更代表着女足这项运动。”
“对我而言,能成为俱乐部的一部分简直太棒了。从我来到球队开始,我们经历了很多高峰,让我从里面挑选出一个感触最深的时刻这太难了,”阿克尔斯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只是在享受我们所实现的这一切,我们齐心协力完成的这一切。”
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不管你是不是阿森纳的球迷,也不管你平时爱看的是男足还是女足的比赛,至少对于阿克尔斯的为人和他所完成的工作,我们都应该予以尊重。过去,像他一样坚持的人不多;而到了未来,也许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位像他这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