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洛&加图索:谁说“天使”和“魔鬼”不能相得益彰?
编者按:近期,外媒These Football Times刊登了“足坛双子星”系列文章,他们选择了那些曾经震撼足坛的球场搭档,带我们回忆他们一同叱咤风云的日子。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将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双子星组合陆续发布,带你一起回忆那段属于足球的峥嵘岁月。

对于米兰死忠而言,红黑绝不是普普通通的两种颜色。这两种色彩是他们的骄傲和象征,也是区别于同城死敌国际米兰的最大特征。
AC米兰有着浓厚且成功的历史,过往曾有很多传奇球星披上过米兰红黑色的球衣。这些球员的风格迥异,但也是因此才让米兰在不同的时期呈现着不同的比赛风格和表达方式。在这些球员身上,除了对足球的热爱和热情,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差异。这种个性和情绪表达的自由,才让球员们身上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纵观米兰的历史,球星的闪耀让他们在很多时期都处于国际足坛的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末,贝卢斯科尼接过了有破产之忧的米兰,并在之后打造了球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们看到了充满改革理念的萨基和坚守原则的卡佩罗,二人打造了不同的王朝,但最终受益的都是红黑军团。我们目睹了古利特、范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的荷兰三剑客,也见证了巴雷西、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和多纳多尼组成的铜墙铁壁。团结让米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黄金一代,他们在国内赛场处于统治地位,也开始在欧洲舞台散发光芒。

卡佩罗治下的AC米兰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球队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红黑军团连续三个赛季加冕意甲冠军,创造了58场不败的神话并在1993-94赛季的欧冠决赛里4球完胜巴塞罗那。而在将近10年后,又一位意大利主帅带领米兰看起了又一个黄金时代,他就是安切洛蒂。
安切洛蒂的那支米兰也可谓是星光熠熠,而且球队在年龄结构上也非常合理。马尔蒂尼、内斯塔、舍甫琴科、因扎吉、西多夫还有未来赢得金球奖的巴西魔术师卡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球队中场“儒雅与野兽”的组合更是红黑军团能够重返巅峰的关键。

但事实上,皮尔洛和加图索都不是出自米兰青训营,他们来到圣西罗的时间也不一致。但从2001年开始,他们搭档的中场成了米兰复苏的关键。加图索如勇士一般在中场绞杀,皮尔洛则优雅地发挥着自己的大局观和创造机会的能力。
其实不管是在出道的布雷西亚还是日后效力的国际米兰,彼时的皮尔洛还没有真正展现出中场大师的潜质。在来到米兰后,安切洛蒂对其的调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在4-3-1-2还是著名的4-3-2-1圣诞树阵型,皮尔洛在米兰中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如果只有皮尔洛、鲁伊-科斯塔或者卡卡,在没有足够的中场保护的情况下,他们都很难将自己在进攻端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在他们身边,有安布罗西尼、西多夫和加图索承担防守任务。而风格截然不同的皮尔洛和加图索最终也成了“水火相容”的最佳典范。
之后在皮尔洛的身上,你能看到中场大师的风采,他可以在任何位置高效地传球,且他的传球总会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准度。至于加图索,他就像一头野兽,不知疲倦的跑动和斗士般的精神是他的标志。可以说皮尔洛是一位优雅的中场组织者,加图索则在他身边保驾护航,震慑对手。至少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组合就是中场“力与美”结合的最佳范本。
2002-03赛季是两人在圣西罗搭档的第二个赛季,那个赛季他们也用出色的表现帮助球队拿到了多座冠军奖杯。球队在意大利杯决赛中击败罗马登顶,欧冠赛场更是3-2力挫尤文图斯拿到了队史的第六座大耳朵杯。

在老特拉福德和尤文图斯交手的那场决赛堪称皮尔洛和加图索组合的代表作。前者依然优雅地掌控着大局,后者则在辅助他的搭档,尽可能地覆盖球场上的任何一片区域。不过两年后,一场比赛的结果却让皮尔洛、加图索和米兰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那是发生在伊斯坦布尔的欧冠决赛,米兰在上半场取得了3-0的领先,但下半场利物浦发起绝地反击,并将比赛拖入到了点球大战。点球大战中,皮尔洛主罚的点球被波兰门将杜德克扑出。毫无疑问,这场比赛的失利对米兰的球员和球迷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它甚至差点让皮尔洛和加图索都早早选择了退役。
在皮尔洛的自传《我思故我踢》中他曾这么写道:“我想过退役,因为在伊斯坦布尔的比赛之后我觉得什么都没意义了。2005年欧冠决赛真的让我很受伤,我们创造了一个有多种症状的‘疾病’:伊斯坦布尔综合征。我觉得自己不再像个球员,这种打击对我来说真的是毁灭性的。更糟糕的是,我甚至觉得自己连个男人都不算了。”
米兰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和皮尔洛一样,他的中场搭档加图索也感觉自己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前米兰CEO加利亚尼在输给利物浦之后曾透露,“加图索也想离开米兰,因为他太爱这支球队了。他说离开这里也许会让他内心的痛苦快一点消失。”

也许这场失利带来的心碎和苦楚会反复地出现在米兰球员的脑海出现。但换个角度想,这种消极的想法也能够变成重新起航的动力,这最终激发了加图索、皮尔洛和米兰的其他球员。
虽然之后又经历了“电话门”事件的影响,但意大利2006年在德国捧起大力神杯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安切洛蒂的米兰在2006-07赛季又重新燃起了巨大的野心。皮尔洛在中场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效率,他是那个赛季米兰队中出场时间最多的球员,而凭借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出色运用和把握,他中场大师的名号也变得越发响亮。
也正是得益于皮尔洛堪称巅峰的表现,米兰得以在欧冠半决赛战胜曼联并在欧冠决赛迎来复仇利物浦的机会。当然,在很多时候加图索的抢断也是球队发起反击的重要武器,他在中场不知疲倦的跑动和积极凶狠的抢断给了队友更大的鼓舞。拥有了这对完美的中场搭档,米兰在遇到任何困难时似乎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皮尔洛有极为广泛的传球视野,而他出众的脚下技术则可以确保他能够接到队友从任何位置传来的传球。但你也可以想象,如果皮尔洛的身边没有加图索这种凶狠且无畏身体对抗的队友存在,那很多时候他都无法将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加图索的球风虽然不优美,但他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全了皮尔洛的优雅气质。
在米兰复仇利物浦夺得欧冠冠军之后的那一年,虽然安切洛蒂和卡卡都先后离开了球队,但皮尔洛和加图索在队中的作用丝毫没有减弱。切尔西一度对皮尔洛发起了攻势,但贝卢斯科尼拒绝了蓝军的报价。他认为在球队的阵容发生更大的变化之前,他需要将球队的核心框架留下以继续向冠军奖杯发起冲击。

2010-11赛季米兰在阿莱格里的带领下赢得意甲冠军,但皮尔洛和加图索在球队的地位都有所减弱,那个赛季帮助球队夺冠的最大功臣无疑是伊布和罗比尼奥。皮尔洛和球队的合同在那个赛季结束后到期,最终他和球队选择和平分手,双方之间10年的缘分也宣告走到了尽头。这个美妙的故事在最后并没有如愿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终皮尔洛以自由球员的身份转会尤文图斯,在这里他赢得了四次意甲冠军,2012年率领意大利夺得欧洲杯的亚军更是让人们百感交集。至于加图索,他在米兰又待了一个赛季,2011-12赛季结束后,与米兰合同到期的加图索也最终离开红黑军团,转投瑞士球队锡永。
最终,皮尔洛和加图索留下了共同效力米兰10载的光辉岁月。在他们二人的帮助下,米兰共赢得了9座冠军奖杯,其中包括了两次意甲冠军、两次欧冠冠军和两次欧洲超级杯的冠军。但比冠军更值得津津乐道的是两人堪称“天使与魔鬼”的组合,在皮尔洛的自传里,他也提到了自己和加图索密切的关系。

“你可以看到红色的怒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皮尔洛用一种生动的方式描述了两人在训练场的状态。“加图索就像是会拿着一把叉子,试图刺向我们。他数次找到目标并把叉子插了进去。在他面前我们就像金枪鱼一样柔软,就是那种你可以用面包棒切割的金枪鱼。我们中的一些人会因为里诺(加图索)的叉子攻击而错过比赛,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肌肉疲劳’。”
皮尔洛的描述可以说是非常形象。在那10年里,皮尔洛和加图索就像一阴一阳,彼此互补并守护着米兰的中场。他们在场上场下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这才是一对默契组合应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