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vs卡利亚里复盘:替补练新招,完美的胜利

老维专栏 维科巴

意甲联赛第7轮,国际米兰主场迎战卡利亚里,劳塔罗-马丁内斯和波利塔诺分别在上下半场打入自己的国米处子球,帮助球队2-0获胜。联赛三连胜之后,国际米兰在积分榜上已经进入了前四。

本场国际米兰轮换大量主力,但由于进球较早,在大部分时间里掌控了比赛节奏,主力球员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替补球员也有不错的发挥。

【首发阵容】

进入到连续一周双赛阶段以来,国际米兰连续的三场胜利都是依靠高强度的跑动硬拼下来的,大部分主力球员在11天里打满了四场比赛。由于下周中还有客场挑战埃因霍温的欧冠关键战,所以在本场比赛,斯帕莱蒂终于大胆进行了轮换。包括伊卡尔迪、佩里西奇、布罗佐维奇、贝西诺、阿萨莫阿、什克里尼亚尔等六名主力本场得到了轮换,而劳塔罗、巴莱罗、加利亚尔迪尼、达尔伯特等平时机会较少的球员得到了出场机会。阵型依然沿用近期连胜的4231。

卡利亚里本赛季状态不佳,新赛季仅胜一场,近期已经连续三轮不胜,主帅马兰在本场也进行了部分人员轮换。

【快节奏前逼,开局建立领先优势】

比赛一开始,国际米兰继续使用近期的前场紧逼开局战术,把节奏带得很快。

(GIF)前场丢球后多人展开就地反抢,成功断球

(GIF)前场紧逼切断对方传球路线,纳因戈兰成功断球

与前场逼抢战术相配套的,是右路丹布罗西奥的插上。开局阶段国际米兰主攻侧在右路,波利塔诺作为进攻端的主要持球点,在前15分钟里17次触球位居全场第一,而右后卫丹布罗西奥也频繁插上,加上纳因戈兰和加利亚尔迪尼也轮流靠过来接应,形成了集中人数优势强攻右路的态势。

(GIF)丹布罗西奥接应长传插上,波利塔诺转身完成传中

(GIF)丹布罗西奥前插带走一名后卫,波利塔诺再次完成传中

(GIF)丹布罗西奥传球后立刻前插,纳因戈兰完成传中,丹布罗西奥此时已插入到禁区内

由于国际米兰进攻重心的右倾,卡利亚里的防守阵型也只能被迫往这一侧倾斜。接下来就发生了国际米兰的第一个进球。

(GIF)纳因戈兰前场逼抢得球,波利塔诺右路持球,丹布罗西奥来到肋部接应

波利塔诺持球时,左侧坎德雷瓦横向插入禁区,带走了卡利亚里的右后卫,为之后达尔伯特的前插留出了空间。

(GIF)国际米兰的第一个进球

丹布罗西奥将球转移到中路,经过纳因戈兰和巴莱罗的过渡,左路的达尔伯特获得了一对一突破的机会,利用速度强突传中,劳塔罗禁区内头球破门。这个进球劳塔罗对落点的判断以及弹跳能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首先,连续的前场紧逼对对手造成了持续性的压迫;其次,右路强攻吸引了对手大量的人力,波利塔诺的持球威胁性把对手的防守阵线全部压回到了禁区内,使得丹布罗西奥、纳因戈兰和巴莱罗在禁区正面进行传球转移时相对轻松,没有遭到贴身逼抢,左路坎德雷瓦插入禁区又带走了边后卫,后排插上的达尔伯特才有了身前巨大的空间可以加速冲刺;最后,对方防线在来回的横向移动中距离没有保持好,两名中后卫之间距离太远,传中落点来到两人中间时,两人都需要几步移动才能够到落点,而站在两人中间的劳塔罗正好可以原地起跳,占得先机。

这个进球正是国际米兰开局阶段前场紧逼战术和强攻右路战术结合的产物,可以说斯帕莱蒂在开局阶段的战术取得的完美的效果。

【领先控制,反击依靠两个点】

比分领先之后,国际米兰没有再持续进行前场紧逼,而是把第一道防线退到了中线附近,把对手吸引出来再打反击。这是一支球队成熟的表现,从战术上看,对手比分落后势必要反扑,提前退回来布好阵势,以逸待劳,利用对手阵型拉开的机会稳守反击,效率更高;从战略上来看,虽然已经轮换了多人,但还是有接近半数的主力球员在场上,为了周中欧冠考虑,在已经达到战术目的的情况下,回收阵型减少消耗。

在这一阶段,国际米兰的反击主要依靠劳塔罗-马丁内斯和坎德雷瓦两个点。

斯帕莱蒂的战术中,中锋回接拿球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中锋回来拿住第一点做球,后排球员再集体高速插上,这是斯帕莱蒂从罗马一期到二期一直惯用的一个套路,所以他一直要求伊卡尔迪扩大活动范围,增加回接次数。但伊卡尔迪最大的威胁就是在禁区内,频繁回撤减少了他在禁区内的时间和威胁,直接导致他本赛季至今为止只有一个运动战进球,还是在禁区外的远射,而助攻倒是有了2个。

本场的中锋劳塔罗,显然更适应斯帕莱蒂的这一战术要求。劳塔罗在活动范围、背身接球、护球做球和脚下控球方面的能力都比伊卡尔迪强一些,虽然也强得有限,在阵地进攻面对对方禁区正面密集防守的时候,劳塔罗的这几下很难发挥出来,联赛首轮首发时就是面对这样的情况而表现不佳。但本场比赛面对试图压出来进攻的卡利亚里,劳塔罗不用再面对密集的多人包夹防守时,他的特点有了用武之地。

(GIF)劳塔罗回接边线球,利用身体和脚下技术,连续摆脱三人后分球,球转移到右路波利塔诺形成单挑机会,最终内切完成射门

(GIF)劳塔罗回到中场断球,在边线利用身体护球并用节奏变化完成摆脱,右路传中坎德雷瓦包抄射空

(GIF)劳塔罗接应后场第一点高球,在背身的情况下用倒钩完成传球,制造了这次快速反击,最终纳因戈兰传中,波利塔诺完成远射,坎德雷瓦补射变回传门将

(GIF)劳塔罗背身接球,利用身体扛住对方转身突破,制造犯规

(GIF)劳塔罗回接背身拿球,转身完成过顶传球,之后高速插上到禁区内抢点,由于体力原因最后一下停大

上图这一次进攻正是斯帕莱蒂最理想化的进攻设计,中锋回接引出中后卫,转身传身后球边锋插上持球,后排多人集体高速前插到禁区抢点,这就是典型的罗马群狼式战术。

为什么快速进攻需要中锋的回接?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要把对方中后卫带出来,中后卫一出来,边后卫跟不跟出来?不跟,防线形成反弓形,直接一脚过顶打中后卫身后,还不越位;如果边后卫跟着压出来,防线整体处于高位,一脚直塞全部打穿。就像上图这次防守,对方中卫顶出来抢劳塔罗,第一下没抢到,根本不敢再继续抢,转身就往回拼命追,因为要保持防线的一致性,所以四名后卫得追到持球的边锋佩里西奇一条线上,那后排国际米兰插上的四名球员,就都处于无人防守的局面。

那如果中后卫就不上抢呢?结果很简单,劳塔罗接球转身,带球推进,和身边的四五名球员一起集体向前冲击退到低位没有保护的防线,以站定的单层步兵防线面对冲起来的骑兵阵,结果更惨。

伊卡尔迪在场上的时候,国际米兰为什么很难打出这样快速的群狼式进攻?因为伊卡尔迪很少回接,大部分时候在很靠前的位置压着对方防线,这也导致对方防线一直处于低位,不会留下太多的身后空当给你传过顶或直塞球。而当伊卡尔迪回接的时候,一是他的背身接球能力要差一些,很难完成接球护球转身过人这一整套动作,对方中卫顶出来抢第一点成功率较高;二是伊卡尔迪持球威胁太小,只要队友没有跑出好的接应位置,放任伊卡尔迪正面带球也没有多大威胁,所以中后卫完全可以不上抢,放任伊卡尔迪回接。当然伊卡尔迪在禁区内的威胁是无人能及的,但就斯帕莱蒂的这套战术而言,他并没有劳塔罗适合。

斯帕莱蒂这套跑轰战术中,除了支点中锋,还有一个战术关键人物,就是跑锋。中锋回接之后,无球时他能从边路高速插身后,有球时他能带球高速推进。罗马一期有小曼奇尼,二期有萨拉赫,而本场国际米兰承担这个任务的是坎德雷瓦。

(GIF)前场断球反击,劳塔罗分给边路的坎德雷瓦,但由于缺乏个人突破能力,被对方两人协防逼出了禁区,只能回传变阵地进攻

(GIF)快速反击机会,坎刀拿球时劳塔罗压住了中后卫,是带球直冲防线的机会,但坎刀带了两步就被对方中场球员贴身,只能分球再组织,等完成最后一传的时候,对方两层防线已经就位

(GIF)边路断球,坎刀带球推进反击,这次传球的时机和线路都很好,但波利塔诺停球不佳错失机会

(GIF)反击中坎刀用速度强突,但始终无法摆脱对手,强行传中被挡出

(GIF)坎刀带球推进至前场,等达尔伯特套边完成传中

(GIF)坎刀带球推进至对方禁区边缘,但缺乏更进一步的能力,只能停下来回传

从上面这些片段可以看出,在国际米兰快速进攻时,坎德雷瓦是持球推进的关键角色。但由于缺乏单点爆破能力,他推进到禁区附近,就只能停下来等着后排队友的接应,快速进攻变成阵地战。

但为什么是坎刀?那还能是谁?

佩里西奇速度更快,但属于无球型球员,控带能力不强,拿球只有踩单车强行走外线这一招,防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佩剑太容易丢失球权,他的传球成功率几乎每场比赛都是全队最低。

波利塔诺持球能力不错,但身板太薄,护球能力一般,也没有绝对速度,单干能力不强而更需要队友的接应配合,推进效果还不如坎德雷瓦。而且他防守参与度较低,前锋属性更强,更多的时候在前场等着接应,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有太多机会在中后场开始拿球推进。

小凯塔或许有这个能力,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太多机会。

所以只能是坎德雷瓦。为什么上赛季前半段以及再往前的比赛中坎德雷瓦长期浪传挥霍球权,几任主帅都放纵他?因为他是当时阵中唯一一个能够把球从中场带到禁区附近的人,推进完成之后,没有人接应,那就一脚传中了事,至少还有机会砸到铁皮人头上。而上赛季下半段,由于拉菲尼亚承担了这项工作,坎德雷瓦的球权被大幅削弱,场均传中大幅减少,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肋部甚至中路进行串联。

本赛季阵容更新之后,纳因戈兰具备一定的推进功能,但效果一般,他的脚下技术和盘带能力本来就不是特别突出。赛季开局阶段用波利塔诺承担这个任务,但也不理想,最终直到坎德雷瓦重新上位,国际米兰才又迎来了连胜。

坎德雷瓦是目前国米阵中最强的前场持球点,也正是这一特点让他得以重回主力阵容。但他的持球能力也只是矮子里拔高个,缺乏绝对速度和一对一过人能力使得在坎德雷瓦主导下的国米进攻很难再提速,这也决定了国际米兰进攻的上限。

想要进攻提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买一个有速度能过人的爆点边锋,或者,试一试小凯塔。

【换人搏命,卡利亚里自乱阵脚】

落后的卡利亚里在第60分钟做出搏命式换人,用前腰佩德罗换下后腰布拉达里奇。这个换人意在加强进攻,但由于没有了专职后腰,实际效果就是造成中后场完全脱节,进攻后场出不来球,防守中场被打一次穿一次。

(GIF)客串后腰的巴雷拉在后场拿球推进遭到国际米兰球员的连续围抢,最终成功断球形成射门,在这样的位置连续带球过人,显然不是一个专职后腰应有的习惯

(GIF)正是这次角球制造了国际米兰的第二个进球

以换人后的第61分钟为分界线,之前双方射门次数为6-6,尝试抢断次数为14-13,成功次数12-9,几乎平分秋色;而在61分钟之后,双方射门次数为10-0,抢断次数为8-1,成功次数5-0,卡利亚里进攻再也没有完成射门,防守也没有了抢断。

卡利亚里直到最后时刻才丢第二球,实属运气太好。马兰就这样用换人把自己换死了。

【总结】

(图)本场数据统计

(GIF)本场球员评分

从数据上看,国际米兰占据压倒性优势,胜利实至名归。从比赛进程来看,斯帕莱蒂的开场前场紧逼加围攻右路的战术奏效,领先后立刻回收节省体力,本场的整体跑动要比对手少很多。而卡利亚里主帅马兰在开场被打得措手不及,临场调整又自乱阵脚,显示出了其与意甲一流教练之间的差距。

斯帕莱蒂在劳塔罗首发的情况下,尝试了快速跑轰战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人员配置问题,很难完美复制罗马时期的华丽快攻。不过国际米兰本场既拿到了三分,又保存了体力,还让替补球员得到了机会,劳塔罗、巴莱罗、达尔伯特等人都有不错的发挥,收获了信心,这可谓是一场完美的比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