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熟知的印度足球,正在身后紧紧追赶着我们

L圣西罗南看台 L圣西罗南看台

这里曾经是足球荒漠,如今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他们曾经是公认鱼腩,现在青年梯队也有了和列强扳手腕的决心。对于中国人来说,印度足球长期以来都是陌生的存在,甚至于很多人印象中印度都是一个根本不踢足球的国家。然而在这个代表了28亿人的“地球德比”夜晚过后,我们理应用全新的目光去审视印度足球,他们是追赶者,也是未来中国足球的一个对手。

高速发展的印度足球,这是我们所不熟知的印度足球。

从黄金时代到被偷走的30年

由于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很早就接触了足球,最早的一支印度俱乐部1890年就成立了。不过印度足协直到1937年才正式成立,1948年加入国际足联。在1960年之前,印度足球甚至一直是亚洲足球的“一哥”。

不过20世纪上半叶时印度人习惯于赤脚踢球,这是国际足联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作为当时亚洲最好的球队,拒绝参加1950年的世界杯。1947年印巴分治,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活力。在遭到奥委会警告后,印度开始废除光脚踢球的传统,开始全面建设现代足球体系。

1951年,印度成功举办亚运会,并在本土举办的亚运会上击败亚洲霸主伊朗夺得金牌,从此拉开了印度足球黄金十年的序幕。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印度4-2击败东道主澳大利亚闯入足球比赛半决赛,在那场比赛中,达苏扎成为了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亚洲球员。六年之后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印度在决赛中击败韩国再度夺金。两年之后的亚洲杯上,印度也曾拿下亚军。

(1948年参加奥运会的印度队)

在印度足球的黄金时期,球队主帅拉辛是功勋般的存在,他在去世之前都一直是国家队的总教练,并且管理着印度足球大大小小各个方面。随着他的去世,印度足球在缺乏市场管理和联赛基础的情况下开始走向了不可逆转的陨落。在之后的亚运会上,印度取得季军的成绩,但习惯了冠军的印度人难掩自己的失望情绪,相比之下成绩更好的板球开始成为民众青睐的主流。甚至一些印度人开始对足球产生偏见,认为这是一项怯懦者才玩的游戏。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成型的青训体系,印度足球再难回到巅峰。

从1970年到2000年,印度足球一直不见起色,几乎可以说是被偷走的30年。直到近几年,印度人才开始意识到足球体系的建设,印度足球也逐渐开始从黑暗逐渐走向光明。

排名大幅提升, 改革之下的涅槃重生

在2015年3月时,印度在FIFA排名上只排在第173位。而到了2017年,印度的排名一度达到了94名,目前印度的FIFA排名在第97位,已经稳定在前100。这是什么概念呢?中国队目前排名第76,印度与我们相差的已经不多。

(两年时间,印度FIFA排名攀升近80位)

印度足球确乎在发展着,这一点从青训体系上就可以体现,2016度政府和足协推出一项名为“Mission 11 Million”计划,从字面意思是“目标1100万”,这是印度足球青少年发展计划,目标是让1100万青少年投入到足球运动中。众所周知,板球是印度的国球,但近几年随着印超联赛的发展和国家队实力的提高,足球的影响力正在比肩板球。不仅如此,印度还专门制定了指导青少年的教练资格考试,让6到12岁的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足球训练。

中国开展着校园足球计划,印度也开启了类似的项目,这项基础项目已经在印度25000所学校中展开。印度人对于青年足球的重视还体现在项目申办上,2013年印度足协开始申办2017年的U17亚洲杯,当时人们并不看好,然而国际足联在派出代表团进行实地考察之后,认可了印度的能力。最终在那届杯赛上,总共有134万人现场观战,超过了1985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比赛的记录,印度人对足球关注度的回暖可见一斑。因为举办世青赛,印度还加速建设了很多世界级球场。

对于青训的重视也体现在了成绩上,在刚刚结束的U16亚洲杯上,印度小组赛击败了越南,战平印尼和伊朗杀入八强,1/4决赛面对强敌韩国,印度青年队也只是在下半场才丢掉1球,以0-1遗憾告负,距离世青赛大门只有一步之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年龄段的中国国青,甚至没有拿到少年亚洲杯的正赛资格。

在今年的8月的金山杯上,中国U15以2-1的比分艰难击败印度,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这场比赛中1-1的比分几乎维持到终场,印度队错过了两次单刀球,主教练还被罚下。不可否认的是,印度足球在飞速发展,他们的目标就是中国。

印超联赛,足球商业的产物

足球大业,联赛为本。印度足球的衰弱有着缺乏职业联赛的部分原因,于是在这十年间,印度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联赛体制的改革——

1996年,印度国家足球联赛成立;

2007年,印度足球甲级联赛成立,取代原有的印度全国足球联赛,成为印度国内最高级别的足球联赛;

2008年,印度第二级别联赛成立;

2013年,印度足球超级联赛正式成立,我们口中的印超上线了。

事实上,印度的俱乐部有着久远的历史,他们还拥有历史上第二历史悠久的足球杯赛——度兰杯。度兰杯成立于1888年,论资历只晚于英格兰的足总杯,这个杯赛只有来自印度全国不同的省份球队参赛。不过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印度足球联赛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印甲联赛是现在印度国内的最高级别联赛,目前一共有14队角逐,联赛冠军可出战亚洲足协杯(亚洲足协杯冠军可以获得亚冠附加赛资格)。而印超联赛则充满了浓郁的商业元素——2013年,为了使足球成为印度的顶级活动并将印度足球推广到全球,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联手印度首富、信实工业集团主席安巴尼推出了印超联赛,并希望有朝一日印超能成为亚洲星级和水平最高的足球联赛。印超联赛在赛制上类似于NBA,最初只有8支球队,不设置升降级,而且推行选秀制度,联赛在10月到12月举行,并会由季后赛决定冠军谁属。

如今印超联赛已经扩军到10支球队,有着一系列神奇的规定,比如每支球队必须引进外籍教练,同时必须有一名世界级球星(被称为特权外援),没有大牌球星的球队无法成为印超的一员。除了特权外援之外,印超每支球队还另有4个外援名额。为了提高影响力, 印超球队所在地都是足球文化相对浓厚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在重金打造之下,前国际巨星特雷泽盖、皮雷、皮耶罗、永贝里、西尔维斯特、阿内尔卡等先后在印超效力。根据毕马威的统计,2015年印超场均观众达到了26376人,这对于足球弱国印度来说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印度媒体称,默多克在未来十年内将为印度联赛投资达到2.5亿美元至3.3亿美元,印度对于联赛打造的决心坚定无比。不过因为印超联赛是商业赛事,参与球队均不参与洲际层面的比赛。

印超的商业氛围刺激着印度足球的发展,青训系统的打造则为这种发展提供助力,两股力量糅合在一起,加速了印度足球的飞速发展。这片土地不再是足球荒漠,而是生机勃勃的全新土壤。

赶超中国?并非空穴来风

随着中国无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混乱,以中国为竞争对手的印度似乎看到了一丝超越的契机。近些年印度媒体的主流风向就是“赶超中国”。

2013年6月15日,国足耻辱性的1-5惨败给泰国。《今日印度》、《印度快报》等印度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男足的耻辱惨败,报道中还表示印度足协喊出“3-5年赶超中国”的口号,虽然印度足协的口号被证明是谣传,但这其中确乎体现出了印度足球的野心。前文已经提到,就是在那一年,印度申办了2017年的世青赛。

从竞技层面看,印度足球确实处于一个上升期,他们虽然能在世界杯40强赛上输给关岛这样的鱼腩球队,但也能够在亚洲杯预选赛上力压缅甸和中国澳门晋级正赛,这个过程中,足协对于主帅康斯坦丁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接受采访时,康斯但丁表示:“我们的进步并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印度足协给了非常大的权力,我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决定。我们球员每一场比赛奉献了全部,这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而在2015年开始执教印度之后,他也确实将一些欧洲先进的足球理念带到了印度。

加上今夜的平局,中国与印度的历史交锋战绩为12胜6平。而中国队打进亚洲杯四强的次数和沙特阿拉伯同为6次,仅次于韩国和伊朗(8次),或许正因如此,印度在形容中国队时经常用“强队”、“劲旅”这些我们并不习惯的词汇,即便是与中国队的热身赛,也被印度方面称为“历史性的国际友谊赛”。

如今,印度队在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里战平了中国队,面对着他们目标中的对手,印度队踢出了更加积极向上的足球,赶超中国的口号并不止是说说而已。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发展并没有捷径,我们要做的是审视自己,审视敌人,然后谦虚地向前走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