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后时刻的进球究竟是否越位在先?

刚刚结束的中甲/中乙升降级附加赛次回合梅县2:1战胜陕西大秦之水的比赛进行到加时赛补时阶段的时候,出现了富有争议的一幕,陕西球员在罚球区线上射门,球在禁区内经过反弹变线后来到右路的杨昊脚下,杨昊随即传中,中路的杨贺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轻松将球打进,但边裁在他射门之前就已经举旗示意杨昊在罚球区右侧接球的时候已经是越位犯规了,进球无效,引发了陕西球员以及教练员的强烈不满。以下是取自懂球帝战报中的动图:
这个判罚的关键点有两个,首先是当陕西队球员在禁区线上射门的瞬间,通过定格画面可以看出,位于右侧的杨昊应该是并不处于越位位置上的,防守他的梅县球员有只脚拖在了后面(但没有官方提供的带越位线的画面,所以不敢百分百确定是否位于越位位置)。
随后当球在禁区内发生变向的时候,我们通过定格画面可以看到杨昊明显是处在越位位置上的,但由于没有正向机位再加上画质不清晰,很难看出球在禁区内是碰到谁的身体从而发生折射的,所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1.陕西球员在禁区内碰到了球。这样的话根据规则,判断是否处在越位位置是要看队友传球或触球那一瞬间接球队员所处的位置,所以就要看折射的那一刻的定格画面,那么这次的越位判罚就是非常准确的。
2.梅县球员在禁区内碰到了球。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要看陕西球员在罚球区线上射门的那一瞬间的定格画面,因为根据规则,当队友最后传球或触球的那一瞬间处在越位位置,而后接到了经过对方球员身体/立柱/横梁/裁判身体反弹来的球,亦或是接到了对方球员的有意救球或门将的扑救,都将被视为越位位置获益,应判罚越位犯规。在此事件中当陕西球员在罚球区线上射门时,杨昊并不处在越位位置上,所以无需考虑越位的问题,那么这球就是次误判。
从裁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需要裁判组各个成员之间通力合作的判罚,因为只有第一助理裁判才能看到球在发生变向的那一刻陕西球员是否处在越位位置上,但他根本就看不到罚球区内是谁碰到了球,而只有从主裁判马宁以及第一附加助理裁判(底线裁判)的视角看过去才能看到罚球区内的触球情况,而且由于球速过快,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能看清是谁碰的。既然马宁最终的决定是判罚越位,那他的判断应该是球经过陕西球员发生了折射,所以这是个来自于队友的触球,故判罚越位犯规。
那么至于罚球区内究竟是谁碰到了球,在没有正向视角的情况下真的非常难以判断,同时也欢迎大家提供角度更好的截图。
小编注意到广大球迷在评论区里都是各抒己见,但其中有很多都是规则中的误区,借此机会正好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规则:
接球队员在队友最后传球或触球的那一瞬间处在越位位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球发生了折射或反弹,那么要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1.接到了经过对方球员身体/立柱/横梁/裁判身体反弹来的球,亦或是接到了对方球员的有意救球或门将的扑救,都将被视为越位位置获益,应判罚越位犯规。
(对方球员的有意救球是指球员用除了手和手臂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去拦截或有意试图拦截离球门非常近、并且有很大机会形成进球的球)
2.接到了对方球员有意踢出的球(有意救球除外),不被视为越位位置获益,不考虑越位犯规。
注:没有任何所谓的“新规”规定只要在接球前球碰到了对方球员就没有越位,希望大家不要借助“新规”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亲自去看看足球竞赛规则就能看得出来,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