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帝国的背后:第一章,作弊的酋长
1880年,一位名为安娜-康奈尔的牧师女儿在曼彻斯特创办了一家足球俱乐部,以此来让无业者与普通工人远离酒精的纠缠,而在同一时期,阿勒纳哈扬家族就已经在统治阿布扎比了,这个由骆驼牧民和采珠人组成的部族当时在棕榈叶下的无数泥砖房中生活。
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在人们的心中,远在大不列颠岛上的那一群身穿天蓝色战袍的球员们对于这个部族后人的印象理应如同曼彻斯特人对于沙漠中的燥热一般陌生。不过在128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9月,英格兰的“北方之都”与阿勒纳哈扬家族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家族在过去的数十年来不断壮大,打造出了一个数万亿美元的石油帝国。两者合作也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
这家位于东曼彻斯特的俱乐部曾经十分平庸,然而如今他们则成为了整个英超联赛中最强大的球队,这个熠熠闪光的“产品”成为了阿布扎比绝佳的广告及宣传工具。队内不乏像德布劳内、京多安这样大局观出色的球员,同时也有像萨内这样灵气十足的年轻人,而队内的所有球员都在可能是全球最佳主帅的瓜迪奥拉治下踢球。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成功故事。
不过如今,《足球解密》网站公布了相关文件, 球队成功背后的肮脏勾当随之被曝光。
来自阿布扎比的老板们为曼彻斯特资本主义走进了新时代。提到“曼彻斯特资本主义”一词,其最初的意思指工业革命时期公司在发展经营中残酷无情、不受监管、为所欲为。然而,它也同样可以用在足球世界中:自阿布扎比的酋长出资收购曼城以来,这家俱乐部一步步地跻身欧洲豪门之列,创造了一个有着巨额利润的全球性足球帝国,而其发展过程中充斥着无视各类规则的行为。可以说,这家俱乐部新生的荣誉都是以谎言为前提的。
从真正意义上讲,这家俱乐部向上攀爬的故事关乎于政治影响力和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对于每个想要了解当今足坛状况的人来说,他们都会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和波及。
“阿圭罗!!!”一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另一边则是一位长期在任的酋长。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相信每个曼城球迷都十分熟悉这句解说。在2012年5月13日,著名解说员马丁-泰勒在进球后说出了一番足以载入史册的解说词。每个“城民”都应该知道这句解说对应的准确时间。在比赛进行到93分20秒后,曼城要面对比赛伤停补时的最后数秒,而那也是那个赛季的最后数秒。曼城需要一场胜利才能在44年后再夺顶级联赛的冠军。
然而在下半场比赛中,仍有降级可能的女王公园巡游者却取得了领先。似乎一切又朝着以往很多个赛季的结局一样发展,曼城的同城死敌曼联或许将再次捧得冠军奖杯。之后,哲科在比赛的91分14秒用头球扳平了比分,试图将局势拉回来。而在2分钟之后,阿圭罗的劲射破门将他的球队送上了冠军领奖台。
那126秒的伤停补时时间从情感上将是俱乐部冠军神话的一部分,而这支为阿布扎比的酋长们所拥有的球队从此开始不再将赢得联赛冠军视为是什么激动人心的意外,而是将其看作是应常规出现的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对于曼城的球迷们而言,这个联赛冠军简直是足坛的一大奇迹,但对于俱乐部的批评者们来说,冠军仅仅是时间问题罢了。一直以来,这些批评者们始终认为曼苏尔对俱乐部的投资以及他入主后一系列破纪录的引援操作都代表着对竞技原则的一种扭曲。在他们看来,球队的背后有一个由石油富裕起来的国家做支持,曼城获得的赞助合同完全是那些来自阿布扎比的资金流入俱乐部的一种隐蔽的方式和途径。而曼城的高层们始终否认这种批评。
曼城的主场是阿提哈德球场,而他们的球衣赞助也印着阿提哈德的字样。阿联酋航空公司是曼苏尔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而阿布扎比的电信公司阿联酋电信以及阿布扎比旅游管理局也同样出现在了俱乐部的宣传中。类似地,持有及联合信贷维珍银河股份的阿布扎比的投资公司阿巴尔也是如此。
英国足坛在此前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投资。而在俱乐部管理层所编制的内部分析中,其真实的数据结果可谓是爆炸性的。一份日期注明为2012年5月10日的文件中披露了这样的结果,这个日子距离阿圭罗那个至关重要的绝杀进球仅有3天的时间。这份内部文件的标题为《所有者投资汇总》,而此时距离曼苏尔入主俱乐部仅仅有3年8个月的时间。经过统计,来自阿布扎比的投资者在当时就已经向俱乐部投资了11亿英镑,约合13亿欧元。文件中的其中一节标题尤为明显地间接说明了这种情况:《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合同的增补》。
(图)曼城在2012年5月的内部文件中所列出的现金投资情况
为了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要回到阿圭罗的那粒进球,回到球队的重生。当时,哪怕是看台上的成年人都饱含着热泪,而球场上的球员们则聚集在一起,仿若一块天蓝色的海绵。而在场边,一位身着西装的47岁男人也与他们一道庆祝着,他随后将一面意大利国旗披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这个人就是主教练曼奇尼。这位意大利人此前作为主帅曾夺得3次意甲联赛冠军,4次意大利杯冠军,并在曼城的这个冠军赛季开始之际完成了四笔重金引援,其中一人便是阿圭罗。
曼奇尼帮助曼城赢得了俱乐部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座联赛冠军。但他很快就成为了俱乐部老板雄心壮志下的受害者:仅仅一个赛季后,曼奇尼便因无法为球队成功卫冕而被解雇。显然,这一举动的背后明显是俱乐部老板的逻辑:如果不奏效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换人。但也这产生了新问题:欧足联在不久前引入了《财政公平法案(FFP)》,这个关于预算控制的法案发布于曼奇尼下课的几周之后。对于欧足联来说,首先,他们希望确保俱乐部不要负债累累,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其次,欧足联也关注着欧洲各联赛的发展问题。他们希望禁止俱乐部的开销高过收入的现象。
然而曼城方面则处于违规的危险中。“我们距离满足欧足联本赛季的FFP规定仍有990万英镑的资金缺口,”曼城的首席财务官豪尔赫-丘米利亚斯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写道。“出现赤字是由于终止RM(指罗伯特-曼奇尼)的职务。我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额外AD(指阿布扎比)赞助商收入来弥补这一缺口。”
(图)率领曼城赢得俱乐部44年来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的曼奇尼未能长留球队
在这封邮件中,丘米利亚斯从本质上揭露了他所在的俱乐部在经营模式方面与普通的足球俱乐部存在一定的区别。正常情况下,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情况是这样的:球员们的表现很出色,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受众,球队的比赛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转播中,从而令潜在的赞助商们获得了收益。这些赞助商与球队签下的合同规定了他们将会为俱乐部所履行的宣传义务而支付固定的赞助金额。而这些钱将成为球队每赛季预算的一部分,并可以用来签约球员、支付经纪人费用或是维护球场的草皮等。当俱乐部的计划不及预期时,或者他们支出比商业计划所获得资金更少时,俱乐部将会在赛季结束后计入亏损,并将不得不相应削减成本。
但曼城并不是一家普通的俱乐部。成本与债务?这两者一点都不重要。而当应有的缺口出现时,来自俱乐部老板祖国的赞助商们仅仅提高赞助的资金额度就好了。而关于处罚,只有被抓到现行的俱乐部才会受到惩处。为了躲避欧足联的制裁,曼城的管理层想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提议。 “我们可以做一份回溯性的协议,提前获得未来两年的收入,”俱乐部高层西蒙-皮尔斯如是建议。与此同时,曼城CEO索里亚诺建议让俱乐部赞助商以合同中附加奖金的形式,以赢得足总杯为名义为球队给予额外的资金,而曼城甚至在当赛季并未赢得足总杯冠军。
(译注:原文未提及,曼城在此前的2010-11赛季赢得了足总杯冠军,因此索里亚诺的提议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图)在率队赢得英超冠军的前一个赛季,曼奇尼带领曼城赢得了足总杯冠军
在赛季结束后10天,丘米利亚斯递交了审议意见的结果,并给出了赞助合同的细节改动——赛季这时候才刚刚结束!阿提哈德方面突然间多支付了150万英镑,而阿巴尔则多支付了50万英镑,阿布扎比旅游管理局追加的金额高达550万英镑。他们都假装这些追加奖金是赛季初签订赞助协议中的一部分。
显然,俱乐部及其赞助商修改了他们的合同。丘米利亚斯曾询问同事皮尔斯,他们是否可以更改来自阿布扎比的赞助商的付款时间。而皮尔斯则传递了曼城高层们的想法,回应道:“当然,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在2013年春天,这些操作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些阿布扎比的公司真的如曼城的代表们一直以来坚称的那样,是独立于俱乐部之外的赞助商吗?早在2010年4月,当皮尔斯与阿巴尔就赞助合同问题进行协商时,他就曾向公司高层写过一封带有披露信息意味的电子邮件。在这笔合同中,阿巴尔投资公司将会每年支付给俱乐部1500万英镑。但显然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还约定阿巴尔方面每年的直接义务为300万英镑,”皮尔斯写道。“剩余所需的1200万英镑来自于他的殿下所提供的替代资金来源。”简单的一句话,曼城俱乐部一直以来愤然拒绝的指控就被皮尔斯的措辞确认了:也就是说,“他的殿下”曼苏尔酋长对自己的俱乐部支付了一部分的赞助资金!
在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规定中,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俱乐部无节制地使用酋长的钱来在转会市场上购买球员的话,那么这类支出必须进行公示,而此举将直接令曼城的资产负债表转为负债累累的红色。然而,如果这些资金能够伪装成赞助费用,让其看上去像是俱乐部的收入,那么曼城就可以在无惧欧足联制裁的情况下进行大笔支出。
可以说曼城的财务报告谎话连篇;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阿提哈德航空也参与其中。“阿提哈德的直接支出一直保持在800万英镑的水平,”皮尔斯在2013年12月时写道。然而根据当时的合同,阿提哈德方面在合同中所需履行的赞助义务为3500万英镑。
那么这样的操作如何实际进行操作?显然,像阿提哈德这样位于阿布扎比的公司会等待阿布扎比联合开发投资集团(ADUG)的汇款,而后者的控股方正是曼苏尔酋长,也正是这家集团收购了曼城俱乐部。这些钱随后“汇至合作伙伴那里,他们再将资金转交给我们,”俱乐部财政总监安德鲁-维多森在一封邮件中写道。而这样的操作在2015年就曾完成过:当时,伊蒂哈德的赞助合同每年会为曼城带来6750万英镑的赞助费。不过,俱乐部首席财政官丘米利亚斯曾在一封发送给皮尔斯的电子邮件中如是强调:“请注明,在6750万英镑中,有800万英镑应直接计入为阿提哈德的支出,而剩余的5950万英镑属于ADUG。”
关于此事,阿提哈德方面在回应中称,他们与俱乐部合作所需履行的财务支出一直以来都是该航空公司“独立的负债与权益”。阿提哈德方面还表示,他们很自豪能够从2009年5月以来成为曼城俱乐部的主赞助商。阿巴尔及阿布扎比旅游管理局则并没有回应EIC记者们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这些“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合同的增补”所涉及的资金由曼苏尔酋长以他的“替代资金来源”来支付,这些内容曾进行了广泛的方案设计并做了内部讨论,但他们却在公开场合竭尽全力地表达了带有攻击性的否认。拜仁主席赫内斯曾在公开场合就此抱怨称,阿布扎比方面几乎就像是打开了他们的输油管道来签下身价高昂的球员。“以我们的价值观来看,俱乐部几乎可以看作是阿布扎比方面及曼苏尔酋长的化身一样,”穆巴拉克在完成对曼城的收购后一度如是说道。直到这家俱乐部作了弊他们才发现?
EIC的调查网络曾就此问题寻求曼城方面的评论。俱乐部方面称,他们不会回应这类问题。“尝试对俱乐部名誉造成损坏的行为是明显而有组织性的,”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写道。
当马丁-泰勒在2012年5月在麦克风中喊出“阿圭罗!!!”的时候,曼城内部的统计称,俱乐部在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协议的增补支出已经高达1.275亿英镑。这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令全球没有任何俱乐部可以与之匹敌,或许只有一个例外——被石油储备丰富的卡塔尔收购的巴黎圣日尔曼。
(译注:需要注意的是,本段中的1.275亿英镑与前文图中的1.495亿英镑存在一定的差距,原文未注明原因,有可能是在赛季结束时曼城方面为了平衡账目所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巴黎圣日尔曼和曼城都在2014年与欧足联方面达成了协商调解,从而避免了因违反相关规定而失去欧冠联赛资格的可能。面对俱乐部傲慢、无视规定的行径,及其近乎荒诞地从国有控制的赞助商手中获得数额异常巨大的赞助,这类调解的目的理应是制裁他们。而欧足联这样的举动犯了两方面的错误。其一是,欧足联方面最终在两队来自于海湾地区的老板所施加的威胁面前屈服了,并弱势地签署了调解。另外,欧足联方面甚至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他们被欺骗的程度有多深。不过他们也并不能完全了解这些,比如说曼城方面就曾经就掩盖成本的问题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
文章来源:《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