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联赛,在“迷雾”中前行的年轻力量!

宇任拓 三日

比赛进行到第41分钟,只见长春亚泰球员张文俊在前场左路拿球,刹那间,一记突施冷箭,皮球如离弦的箭飞向广州恒大的大门,瞬间燃爆全场。

长春亚泰1-0战胜广州恒大。

咦......中超不是已经进入间歇期吗?长春亚泰不是已经降级了吗?怎么还有比赛.....令人费解!

老铁,这是中国足协举办的U23联赛。本次联赛向中国职业足球三级联赛的所有俱乐部敞开大门,没有强制性要求所有俱乐部参加这一条文。本次U23联赛吸引了包含来自中超、中甲、中乙在内的16支球队参加,它们被分成A、B两个赛区进行单循环赛。其中,中超豪门北京国安由于凑不齐人数,此次未报名参加。(注:球员应为23岁以下,另每队可报最多3名超龄球员,最多6名U19球员和2名U17球员。)

已入寒冬,寒风凛冽,迷雾重重,这也给首届U23联赛披上了神秘色彩。经过15天共56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山东鲁能泰山、长春亚泰、上海绿地申花、上海上港、广州恒大淘宝、大连一方、江苏苏宁易购、河南建业共8支球队从小组中成功突围,获得进入U23联赛决赛争冠组的入场券。

近些年,U23一直是国内足球关注的焦点。今天宇任拓足球就和大家聊聊正在进行的U23联赛这个话题。

饱受争议的U23政策,催生U23联赛诞生!

中国足球的根基差,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中国足协为了锻炼年轻球员,出台的U23政策一直饱受争议。中超、中甲赛场从至少出场1名U23球员,再到首发1名替补1名、不低于外援人数,最后再到10月份受国家队征召影响做出的U23政策调整。为了能给U23球员争取出场机会,为一线队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潜力人才,中国足协在U23上不断努力做功课。的的确确也受到了一些成效,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出了像黄紫昌、刘奕鸣、韦世豪等优秀的U23球员。随之而来,也带来了U23球员10几分钟就被早早换下的场景,高昂的转会费、薪资等等。最终导致了年轻球员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转会市场环境的不平衡,比赛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上海申花刘若钒上场三分钟被换下

在最新出炉的中、日(J联赛)、韩(K联赛)U23球员上场数据中,中国U23球员上场时间、进球数、助攻数严重低于韩国K联赛、日本J联赛U23球员。从这个数据,也反应了中国足球和日韩足球的差距。于是,很多俱乐部和足球圈内人士建议,“锻炼U23球员还不如单独成立一个U23联赛。”

来自体坛+

就在中超联赛结束之后,U23联赛应运而生。而中国足协举办U23联赛的初衷也是为了给年轻球员更多在球场上锻炼的机会,以求让年轻球员更快地成长起来。推行U23联赛,这也是中国足协的尝试。那么,首届U23联赛究竟运作的怎样?是否达到了中国足协的目的?

长春亚泰展露锋芒,青训是保障!

越是豪门球队,他们的U23实力就越强吗?这可不一定,在本次U23联赛中,长春亚泰俱乐部可谓崭露头角。他们小组赛接连力克广州恒大、江苏苏宁,获得B组头名晋级争冠组。4胜2平1负,7场共打入14球。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支在一个月前从中超联赛降级的队伍。面对强大的广州恒大、江苏苏宁,他们展现出了更高的技战术水平和求胜欲。其中,小将赵鸣宇斩获5球,小将白雪松出战5场打进2球,成为联赛进球最多的U17球员。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在2018中超颁奖典礼上,亚泰获得了“青训优秀俱乐部”奖。俱乐部凭借科学的管理,有着“中西合璧”的教练团队保驾护航,俱乐部发展了10支梯队共有近300名球员,培养了何超、周大地等优秀的年轻球员。亚泰U23球员能在众多青训豪门中展露锋芒,这也不足为奇。虽然俱乐部今年从中超降级,但是扎实的青训系统加上科学的管理,亚泰仍然是一支十分具有竞争的队伍。明年球迷也十分期待这支俱乐部能在中甲赛场有上佳的表现,争取早日回归中超的舞台。

赛事密集,15天7赛!

根据首届U23联赛赛程安排,各支球队要在15天时间内进行7场小组赛。密集的赛程,堪比美国的NBA篮球职业联赛。这样的赛程安排,降低了俱乐部参赛成本,提升了赛事强度,多轮换球员打比赛也是起到了全队的锻炼作用。不过密集的赛程,高强度的对抗,也提升了受伤的几率。在上海申花对阵青岛中能的比赛中,上海申花U19主力球员徐皓阳在比赛中遭遇对手恶意犯规,脚踝部位受伤,后来送上了救护车前往医院,这给申花俱乐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赛后上海申花U23主教练李诚铭也非常难过,他说道:“教练组开赛之前制定的目标就是采取轮换制在避免受伤的情况下,尽量多的锻炼年轻球员。徐皓阳的受伤,我作为主教练,自己也非常内疚。也许我在人员安排上有点欠缺,导致了他出场不久就受伤。希望他能够尽快的康复,早日重返训练场。”

这种情况相信是所有俱乐部不希望发生的,球员的健康是一切的保证。除了小组赛,同样决赛阶段也安排了5天3赛的密集赛程。这在职业赛场十分少见,显然是不太合理。既能保证球员有充分的上场时间,又能保障赛事的科学有效的运行,这是中国足协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来自中超青年

“展销会”,U23球员“买不起”!

临近冬季转会窗口,本次U23联赛在间歇期举行,这也吸引了各级职业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关注。每当比赛日,总能看见他们扎堆考察的场景,这也给这次比赛打上了“展销会”的烙印。在不久率领南通支云冲甲的主教练魏新,也出现在了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比赛的现场。值得一提的是,南通支云本赛季租借引进的朱峥嵘和高志杰都有上佳的表现。在冲甲的路上凭借南云齐的横空出世,半决赛对阵陕西长安竞技的两回合比赛中独揽两球,拿到了中甲的入场券。有了通往中甲成功的经验,这让南通支云在选人的路上也有了方向。

受制于足协U23的政策,近些年U23球员的身价和薪资也水涨船高。不少球迷都调侃,“U23球员转会破亿不是事儿”。据《体育晨报》报道,U23联赛比赛期间一位来自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的工作人员透露:“U23政策这两年一搞,中超俱乐部签年轻球员的薪水都很高。看中了说租借,结果他们的工资我们负担不起。还没踢一线队的小孩子,有的年薪都是二三百万了。”对于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来说,从中超俱乐部通过转会引进球员,资金成本一直以来是最大的障碍。

在中国足协酝酿“四帽”的背景下,严重溢价的U23球员的转会费和薪资或许会得到改善。各支俱乐部在资金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引进心仪的球员,让更多的年轻在队内踢不上球的球员能在低级别俱乐部和在U23联赛展示自己,这才是一个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向。只有让年轻球员有更多在场上锻炼的机会,他们才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拨开云雾见光明,只有拨开云雾,中国足球才能看见未来。中国足球的年轻力量,才能得到真真正正的成长!

近些年,中国足协对U23大刀阔斧的改革,各位球迷怎么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宇任拓足球】微信公众号。

注:部分图片来自俱乐部及网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