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尔德看索圣执教风格,你对未来的红魔有怎样的期待?

Equalizer

索尔斯克亚终于回到了曼联,但这一次,他的身份从“超级替补”转为了球队的临时主帅。在红魔灾难性的赛季开局后,对于空降老特拉福德的索尔斯克亚来说,他的任务是重整旗鼓,为曼联的将士们带来乐观、积极的氛围。在这篇战术分析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他在莫尔德执教时的战术理念,而自然而然地,他麾下的曼联可能在本赛季的剩余比赛中有着类似的战术布置。

【索尔斯克亚的执教故事】

在2011年出任莫尔德主帅后,索尔斯克亚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在成为主教练之前,他曾在曼联预备队担任过几年教练,也正是在那一时期,他见证了博格巴、林加德等人的成长与进步。索尔斯克亚在莫尔德的执教极为成功,在执教首季,他便率领球队赢得了球队历史上的首个联赛冠军,并在随后的2012年成功卫冕。不过他在莫尔德的第三个赛季却遭遇了开局不利,球队最终仅获得联赛第6的成绩。此后在2014年1月,索尔斯克亚成为了彼时在英超成绩不佳的卡迪夫城的主帅。但索尔斯克亚也未能令卡迪夫城成功保级,在第二个赛季的英冠联赛遭遇开局不利的局面后,他最终在时年9月被解职。2016年,索尔斯克亚重返莫尔德执教,在首季率领球队获得第5名后,分别在2017和2018赛季将球队带至联赛亚军的位置,仅次于联赛卫冕冠军罗森博格。

【战术分析:索尔斯克亚的战术风格】

通常情况下,索尔斯克亚会使用极富进攻元素的4231阵型。有时候他也会在需要以守为主的比赛中排出4141阵型。索尔斯克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他所贯彻的以高位压迫、流畅进攻为主的战术理念。

自锋线开始的压迫防守

索尔斯克亚希望他的球队可以在高位对对手进行压迫,以求在对手刚刚获得球权时就扰乱其进攻组织。即便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他对这一点要求也不会改变。本赛季9月30日,他麾下的莫尔德在面对联赛领头羊罗森博格的比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莫尔德的球员们在球场上始终在追逐、压迫着对手,而最终这样的战术帮助他们以1-0的比分获胜。而在本赛季欧联杯资格赛附加赛首回合客场对阵圣彼得堡泽尼特的比赛中,莫尔德也有着类似的战术理念。尽管泽尼特以两回合4-3的总比分战胜了他们,但从纸面实力上看,莫尔德甚至本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索尔斯克亚的攻势足球理念淋漓尽致地贯彻至莫尔德球员们的心中,而这令泽尼特在面对这个看似实力本不强的对手时遇到了很大程度的阻力。

索尔斯克亚的球队在压迫时会使用4231或442阵型。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尔德球员在开始对罗森博格球员进行压迫时的初始站位。值得留意的是,他们是从前锋球员开始执行压迫战术的,而其执行战术的区域就在对方的罚球区附近。

球队的边锋通常会通过内切跑位来压迫对方的边后卫,令其站位内收,而球队的前锋则会身处于距离皮球相对更近的对方中卫附近。这么做的目的是迫使对方在中路做出带有一定风险的传递。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莫尔德在对阵泽尼特的比赛中所布置的压迫陷阱,球员们试图迫使对手将球传给泽尼特的左中卫,而同时莫尔德的右边锋则伺机而动,准备扑过去拦截这次传递。

下面的动图则体现了边锋在高位向外施压的作用。莫尔德的边锋通过自内而外的跑位压迫,封堵了对方后卫的全部出球路线,迫使其做出质量糟糕的回传球,此举最终令莫尔德的中锋笑纳门将停球失误的大礼并破门得分。

在下图中,索尔斯克亚麾下的莫尔德以442的阵型执行高位逼抢。这种压迫结合了人盯人及区域压迫的战术理念,球队的两名中前卫并没有以进行盯人防守,而是通过分散站位实现更大的防守面积覆盖。

当对方将球发展至边路时,我们可以看到索尔斯克亚的球队在防守方面的组织性有多强。在下图中,球队的左边后卫(黄色标记)执行压迫战术。而球队的左边锋、距离皮球相对更近的中前卫(均为白色标记)以及距离皮球相对更近的中后卫则均在为球队的方式提供着支援和防守覆盖。

下图中的情况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上图的状况。球队的边后卫执行压迫防守,而距离皮球相对更近的边锋、中前卫以及中后卫则在皮球所在区域附近为球队的防守提供支援及防守覆盖。

当索尔斯克亚的球队在防守时的站位更加靠后时,他们通常会将阵型如下图这样调整为4411,在某些比赛中也会转换为4141。球队的阵型会更加紧凑,迫使对方更倾向于将球传至边路,从而形成上两张图中呈现的情境。这种站位与球队执行高位逼抢战术时有着明显的不同,相较之下,球员们在执行高位压迫战术时的内切跑位要冒远远更大的风险来抢断皮球。

索尔斯克亚战术理念中的防守布置时十分主动的,这与穆里尼奥的方式有着鲜明的对比。索尔斯克亚希望球队能够占据球权,并在丢掉时尽快地赢回来。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他麾下的球队在控球时会如何做。

主动控球进攻

索尔斯克亚麾下的莫尔德是一支极富进攻色彩的球队,球队在进球数方面自然也位居挪威超级联赛的前列。索尔斯克亚的身上有着瓜迪奥拉的影子,关于这方面,你可以从他在对进攻战术的布置中看得出。首先,他寻求从后场发起进攻,并总是尽量地利用场地的宽度来为中路创造空间。其次,他会派出至少四位球员在中路附近活动,寻求进攻的空间。最后,前锋负责为球队创造出纵向的空间,并用穿插跑动威胁对方的防线。

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尔德寻求从后防线开始组织进攻的情境。两位中后卫(黄色标记)拉开站位,而其中的一名中前卫(白色标记)撤回至防线帮助组织进攻。

索尔斯克亚麾下的中场球员常有下图中标记的行为方式。中场球员会从中路拉向偏一侧的位置。这可能是由于球队边后卫(黄色标记)处于高位的原因。下图中,莫尔德的两位中前卫(白色标记)均会移动至相对更靠近边路的位置。

这样的站位会给对方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对方很难在中路偏一侧的位置对中前卫进行压迫防守。通常情况下,对方的边锋会执行压迫战术,然而球队的中前卫可以很从容地将球传给边线附近的边后卫来绕开防守。对方的边后卫理应盯防本方的边后卫,但在这种情况下,本方边卫可以将球传给前插至对方腹地的边锋。

索尔斯克亚希望他麾下的球员们能如下图这样进行三角传递或四边形传递。对于球队的中前卫来说,他可以将球发展至边线位置的边后卫,也可以将球向内传至边锋和10号位球员。

当球队的中场球员跑向边路时,球队的阵型通常如下图标记的这样。两名中后卫依旧站位较深,其中一名中前卫(黄色标记)会向后拉向一边,另一位则会站在中路,两名边后卫(粉色标记,另一位未出现在图中)会站在边路,而三名攻击型中场(白色标记)分别占据中路及中路偏两侧的位置。这样的站位会为中路创造出大量的空间,并为持球球员提供多个良好的出球选择。

在索尔斯克亚的进攻战术中,边后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球队最大化地利用球场的宽度。这一点可以从下图中体现。球队的前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负责拉扯对手的防线,从而为球队的五名中场球员创造更多的空间来在中路得球。

当进攻发展至前场边路时,索尔斯克亚的战术理念是寻求传中或者如下图标记的这样进行跑位。在下图的情境中,在对方边后卫不得不压迫球队的左边卫时,其身后的莫尔德边锋会跑向本方左边卫的传球路线上。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图中三位进攻型中场(黄色标记)的站位都在中路。

在索尔斯克亚的战术理念中,边锋在边路也具有一定的策应能力。在下面的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尔德在边路进攻中寻求传中时的情境。球队边锋内收得球后完全吸引了对方边后卫的注意,从而在分球后为本方后插上的边后卫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执行传中。

索尔斯克亚的进攻战术也非常强调配合,他希望球员们能够完成快速的短传配合。“第三人”的概念在他的战术理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绝佳案例。球队的一名中前卫将球传给前锋,后者立刻将球送给右侧内切的边锋,从而帮助该边锋获得射门空间。

下面的动图亦是一个第三人应用的例子。在中场利用反抢获得球权后,莫尔德球员通过短传配合为射门球员在外围创造出极佳的远射空间,最终形成进球。

从索尔斯克亚在战术布置中对于球场宽度的利用、中路出球的选择、第三人概念的应用以及短传配合的强调来看,瓜迪奥拉对他显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索尔斯克亚的战术风格不但创造了富有观赏性的比赛场面,也同时极具威胁。

高效的高位逼抢

索尔斯克亚希望自己麾下的球员能够在丢掉球权后立刻以极具侵略性的方式进行就地反抢和高位压迫。球员们会围绕在丢失球权的位置,树立起一道屏障,用高强度的逼抢来迫使对手犯错。下图就展示了莫尔德在刚丢掉球权后四名球员极具侵略性地执行高位压迫并获得成功。

下图亦是一个丢球反抢的案例。莫尔德在边路位置丢球后,两名距离皮球最近的球员(黄色标记)立刻对持球球员施压,并成功赢回球权。距离皮球较远的边锋在跑去盯防泽尼特的中场球员,而球队的中前卫(白色标记)则在为压迫的球员做另一侧的防守覆盖。

其他战术及综合案例

在强调从短传进攻之余,索尔斯克亚的球队也会在反抢得球后择机使用长传反击的战术。在下面的动图中,莫尔德在中场边路得球后,迅速通过快速的斜长传,直接撕开对手的防线,并通过倒三角传递完成进球。尽管这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快速转换进攻(在一些数据统计中,“转换进攻”的定义是球队从防守三区开始组织,于进攻三区终结的进攻;在这种情境下,“快速”的定义是指进攻从发起到终结,跨度在15秒之内),但仍能体现出索尔斯克亚反击战术的锐利。

实际上这一点亦有瓜迪奥拉的影子。瓜迪奥拉在上赛季开始寻求在传控打法之余鼓励球队进行转换进攻。一个典型的套路是:通过后场的一脚传递,交由身处中场位置的德布劳内或大卫-席尔瓦送出斜长传,利用前场萨内和斯特林带来的双重速度威胁,最终以倒三角传递或直接射门等方式完成进攻。而下图便展示了索尔斯克亚另一种快速转换进攻的方式。莫尔德在后场获得球权之后直接选择长传,前场的进攻球员利用速度和个人技术优势,迅速完成过人和最终的破门。

当然,在反击战术中,索尔斯克亚并非只有斜长传这一招。在下面的动图中,莫尔德在获得球权后迅速以三角传递的方式打开了进攻空间。

在下图呈现的进攻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尔德综合应用前场压迫、三角传递以及第三人使用的情境。他们通过边锋在前场对对方后卫的压迫,迫使对手出球出错,并由进行区域防守的中前卫插上得球组织进攻,通过一连串快速的三角传递撕开对手的防线,最终形成极具威胁的攻门。

【他将如何调度曼联的人员?】

面对曼联如今的人员配置,索尔斯克亚的战术风格与之相配吗?实际上可以说是非常适配的。德赫亚显然是门将位置上的第一选择。在边后卫位置上,像达洛特、巴伦西亚、卢克-肖、阿什利-杨都非常适合在这种偏进攻色彩的战术下做出恰当的跑位。而该战术理念下对于边后卫职责的划分简直像是为达洛特量身定制的一样。索尔斯克亚强调从后防线组织进攻理念可能从理论上讲有些难以贯彻,因为曼联所有的中卫都不以出球能力强而著称。不过富有侵略性的防守布置将会非常适合拜利,而我个人则认为,球队的防守执行紧凑的站位时会极为适合林德洛夫发挥自己的能力。

中场方面,一切要取决于索尔斯克亚在两名中前卫身前安排一名10号位球员还是用一名后腰配搭两位站位更靠前、更偏向进攻的中场。我的猜测是他会使用强调机动性的4231阵型。考虑到最近的状态,埃雷拉将会是其中的关键,他有着不俗的压迫能力,而他的搭档应该会是博格巴。相较于穆里尼奥时期,博格巴在队内的职责将更偏向进攻,在索尔斯克亚的战术风格下,他理应会发挥得更为自如。林加德也将是队内的关键球员,拥有极佳的配合能力的他不但领跑球队10号位的首发人选,也具备回撤后组成三中场配置的能力。

马塔在控球时具备的大局观和处理球能力将令他成为红魔在右边锋位置上不错人选,而马夏尔则自然应该得到左边锋的首发位置。由于索尔斯克亚的战术强调速度型前锋通过灵巧的跑动来跑向传球路线,因此这意味着拉什福德相较于卢卡库而言更有可能担任首发中锋,不过说到让中锋找回状态这种事,相信没人会比索尔斯克亚做得更好。

按照这种思路,球队首发阵容可能会是:

当然,球迷们自然是希望球队既有好看的场面又有出色的战绩。对于索尔斯克亚的战术理念来说,红魔的人员配置自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前文所述,曼联的中卫以及门将德赫亚均不以出球见长,这将对于曼联后场组织进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一定的考验。索尔斯克亚的战术理念对于边后卫的牵制力和战术理解有着一定的要求,19岁的达洛特鲜有一线队的经验,在更好地证明自己之前,他对于比赛的理解、局势的阅读仍要画上问号。在博格巴承担更多进攻职责的同时,中场防守的重担就要交给埃雷拉来应对了。这位作风强硬的巴斯克人一度在穆帅执教首季成为了红魔的赛季最佳球员,但由于出场机会有限,本赛季甚至一度传出了他想要离队的传闻,还曾受到过名宿斯科尔斯的批评。他能否适时抓住机会成为球队在攻防转换的枢纽将成为索尔斯克亚战术理念能否成功贯彻的关键之一。

【结论】

显然,索尔斯克亚是一位十分善于战术布置的主帅,他有能力率领球队打出场面好看、占据主动的比赛。不过他在老特拉福德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打造一支志在下赛季争冠的球队,而是为俱乐部重树气势。他需要提升球员们的信心,让他们重新享受为红魔而战的感觉,并将乐观情绪再次带回给曼联的球迷们。无论最终的成绩如何,只要他能做到这些,那么就可以说他获得了成功。而如果他证明自己又能成为统帅俱乐部和球员们的领导者,那么他颇具观赏性的足球风格将会令曼联在下半赛季成为一支激情澎湃的球队。

文章来源:Total Football Analysis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