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亚洲杯战史(十):开门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距离2019年亚洲杯中国队的首战比赛越来越近了,我们在首战之前回顾2011年的亚洲杯往事,那届亚洲杯少帅高洪波带领着青年军团出征卡塔尔,在卡塔尔这个“事故多发”的地方,中国队打着练兵的名义低调出征。在出征之前,虽说球队整体阵容相对年轻,新人面孔也不少,但其实大家对那支国足有一定的期待,只是被分为第三档的中国队着实处在一个不利的小组。
始于高洪波的上半场
2009年5月,高洪波通过内部竞聘成为了中国男足的主教练,这也让43岁的他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男足最年轻的主教练。
其实早在2000年,高洪波就曾担任过国字号的教练,当时他被任命为中国国少队主教练,而且成绩喜人,在小组赛淘汰韩国一举从死亡之组出线,最终获得了那次亚少赛的第五名。在之后,2003年高洪波成为了国家队的助理教练,其实就是加入了所谓的中国教练组。可以说1966年出生的高洪波很早之前就被中国足协认定是本土教练的重点培养对象,而在执掌中国男足之后,高洪波的第一次成年国家队执教经历还是创造了不少佳绩与话题。
比如2010年高洪波带队征战东亚杯,对阵日韩两强一胜一平,尤其是3-0战胜韩国队的比赛荡气回肠,尽管日韩并没有派出最强阵容,但在那个中国足球正在低潮中挣扎的年代,打破32年恐韩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而那场比赛也成为了很多小将们的代表作,比如曾经被称为“抗韩英雄”的邓卓翔。
除了东亚杯取得的冠军之外,高洪波在带领中国队时也有过不少热身赛的亮点表现,比如战胜强大的法国国家队,那场比赛“抗韩英雄”再次显灵,一脚线路诡异的任意球让法国门将洛里措手不及,而后防线上曾诚更是高接抵挡引得了法国主帅的称赞,让原本想在世界杯之前拿中国队热身找状态的计划落空。
那一年,高洪波还曾在友谊赛之中带队逼平巴拉圭,3-0战胜勒沃库森,友谊赛之王的名号再次被提起,中国队看上去正在走出泥潭。
其实回顾高洪波“上半场”的执教经历,中国队追求地面配合的打法让很多球迷眼前一亮,中国队从以往的高举高打突然改变风格,高洪波从选材到战术,都坚决贯彻地面流配合,实话讲这与当时西班牙队战术的强势表现密不可分,也引来了如中国队与高洪波的效仿。于是,就是这样一支“高家军”准备为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出征了,而阵容中大多以年轻球员为主,中国队与高洪波似乎都有着他们未来的规划。
“死亡之组”的年轻人
由于这些年中国足球始终处于低潮,他们在亚洲杯的抽签分组中处于劣势,最终中国队被定为第三档球队,与东道主卡塔尔,科威特,老对手乌兹别克斯坦分在同一小组。当分组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中国球迷都非常悲观,因为卡塔尔本就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冤家,再加上东道主的身份更是难上加难,而乌兹别克斯坦同样是中国足球的老对手,当时的中国队对于这种身体素质优秀,作风硬朗的球队一向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也就是说,除了科威特实力稍弱,其余两场比赛中国队在实力上实力没有一点优势。
除了分组情况不利之外,高洪波在选材方面颇有自己的理解,中国足协与高洪波在亚洲杯准备期就不断强调要打造一支青年军,最终球队的大名单也的确如此,31岁的郑智、邵佳一,33岁李玮锋,28岁的韩鹏,再加上26岁冯潇霆的意外落选,让邓卓翔、蒿俊闵、张琳芃、冯仁亮等新生代球员获得了参赛资格,而最终的23人大名单当中,中国队的平均年龄还不足25岁。
如今来看中国队的大名单,在郭全博被调整出队之后,里皮率队征战2019年亚洲杯的平均年龄竟然在30岁左右,所以当时称高家军为青年军也的确有依有据。
除了青年军的名头之外,其实高红波对于未来有着他自己的规划,高洪波向来是一名更喜欢使用自己熟悉球员的教练,也是一位特别有主见,有想法的教练,将他踢球时的灵气移植到了他的执教理念。从当年的阵容来看,其实高红波并未完全放弃“老球员”,比如门将位置是28岁的杨智,后防线上的杜威已经29岁,还有28岁的赵鹏,27岁的汪强;中场有30岁的于涛和曲波,28岁的汪嵩等等,所以除了年轻化之外,高红波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有自己的选材标准。
那些他熟悉且他信任的老将,仍然可以为中国男足出战,球队阵容也是老中青三代结合,后防线主力框架是老将居多,中前场则更多是青年力量,中国足协与高洪波希望中青代球员能够尽快积攒经验,为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做准备。
首战告捷鼓舞士气
中国队虽然被分在了死亡之组,但赛程的安排情况还比较合理,第一场对阵实力最弱的科威特,中国队很可能取得亚洲杯的开门红,而第二场提前对阵东道主卡塔尔,这样中国队就不会在决定是否出线的最后一轮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算是一个利好。
结果如预计的一样,首战对阵科威特的比赛中,中国队轻松以2-0战胜对手。那场比赛有不少亮点,先是上半场38分钟对方球员穆萨阿德的恶意犯规让中国队多一人作战,结果下半场中国队两名年轻球员闪光结束比赛。其中先是58分钟张琳芃利用一次角球二点的机会撩射破门,这个球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当时站在禁区外的张琳芃看到来球毫不犹豫抬脚就射,结果皮球恰好被科威特防守球员一挡产生折射。中国队凭借22岁张琳芃的进球取得领先,这个进球也十分宝贵。因为当时中国队虽然多打一人,但迟迟无法完成破门,一旦比赛随着时间流逝,那么打不开僵局就可能让中国队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毕竟这个小组只有科威特实力稍弱,这是一场必须要拿下的比赛。
打开了僵局之后,邓卓翔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位脚法与灵感出色的前腰球员利用他所擅长的定位球直接破门,当时被称为“金左脚”的邓卓翔也不过23岁。这脚任意球质量很高而且很有想法,按照常理,左脚球员在左路主罚任意球,打人墙所在的近角更为常见,但邓卓翔偏偏剑走偏锋,皮球奔着守门员站在的远角飞过去,结果球速快角度刁钻,科威特门将在始料未及之后鞭长莫及。两名不到23岁的年轻球员为中国队取得了开门红,一切看起来都如高洪波所希望的样子发展。
东道主的背水一战
中国队取得了开门红,但东道主卡塔尔却遭遇了“开门黑”,他们在首场比赛中不敌乌兹别克斯坦,所以第二场与中国队的比赛,他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只有战胜中国队他们才能从小组赛中突围。
往往不管是对手的生死战还是国足的生死战,中国足球硬仗能力不强的特点总是如影随形。面对东道主卡塔尔的强势,中国的青年军失手了。那场比赛中国队的后腰杨昊在开场十多分钟就身背黄牌,这让他在比赛中束手束脚。
结果对方12号球员阿米德连续两脚世界波让中国队无可奈何,运气的原因也好,对方是东道主也罢,实话讲那支中国队过于年轻,高洪波也过于信任年轻球员,在首发阵容上轮换了3名老将,结果中国队全场被动,根本就是一场不可能拿分的比赛。中后卫赵鹏还在比赛最后时刻受伤,当时已经用完换人名额的中国队只能少一人作战。
输给卡塔尔之后,中国足协与球迷舆论突然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即便赛前多次强调是练兵出战,但如果小组无法出线那么显然也无法达到练兵的预期,于是压力在这场比赛之后再一次袭来。
最后一战难逃宿命
中国队历年来的比赛轨迹想必大家已经背地滚瓜烂熟,第一场得意,第二场失意,第三场无可奈何。在最后一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已经两战全胜提前出线,所以这场比赛就成为了中国队的背水一战,而且要至少取得2个净胜球才能够小组出线。可惜如此关键战,球队的主力中卫赵鹏受伤无缘比赛,曲波又2张黄牌停赛。
在巨大的出线压力下,中国队也算打得韧劲十足,比赛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欲望,第六分钟就由“福将”于海头球破门,为中国队取得了梦幻开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队还需要再进一球,从而就能与乌兹别克斯坦携手出线。但中国队终究技不如人,没有强大的实力背景做支撑,让乌兹别克斯坦在第30分钟扳平了比分。随后中国队继续狂攻,但运气与能力都成为了阻碍,郜林的两次头球差点帮助中国队取得领先,但乌兹别克斯坦的门将却有如神助拒绝了皮球。久攻不下必有闪失,大举压上的中国队如以往一样被乌兹别克斯坦在下半场伊始偷袭得手,这个丢球又是来源一记世界波,中国队反而1-2落后了。
下半场就遭遇落后的中国队士气大跌,他们距离小组出线越来越远,即便蒿俊闵在66分钟的任意球破门十分震撼与精彩,但中国队再也没有能力去取得更多的进球,一胜一平一负,中国队在积4分的情况下难逃被淘汰的命运,“高家军”的青年军没有从小组赛中出线。
练兵的得与失
如果对2011年中国队亚洲杯的表现做一个总结,那么就是低预期之后的低价值。虽然不能全盘否定中国足协与高红波的练兵计划,但至少在正式的洲际大赛中,中国队的技战术亮点乏善可陈,并且远不如热身赛那么特点鲜明与坚决。
当然,考虑到球队中部分年轻球员的洲际比赛经验积累,像曾诚、张琳芃,邓卓翔,蒿俊闵,冯仁亮他们得到了洲际比赛的锻炼,甚至部分球员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与特点,仿佛也给中国足球的未来带来了一丝丝光明。但小组赛不能够出线也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缺少了淘汰赛的心理素质锻炼,正是中国队常年缺少正式洲际比赛的淘汰赛经验,让球队这么多年来总不习惯去面对压力,去逆境求生。
另外,虽然打着少帅与青年军的名义,但正如上文所讲,实际上这届比赛中国队仍然使用了不少老将担任主力,却也丢掉了郑智、李玮锋、韩鹏这样的核心球员,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洪波在选材方面过于自我,而这个习惯也在今后高洪波的执教生涯中一直被保留,甚至被球迷与舆论评价为缺点。
最可惜的不仅于此,当年被高洪波重点提拔的球员中,像邓卓翔已经迷失很多年,关震也是在之后基本再也无缘国家队名单,赵鹏在卡马乔谢幕战之后一蹶不振,李建滨终究没能成为国家队后防线的重要人选……从选材与成绩的角度而言,高洪波的理想很丰满,但从结果来看,高洪波与中国队的期望并没有达到预期,2011年这届亚洲杯中国队的收获自然有,但失望却更像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