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斯克亚战术解析(二)画龙点睛之灵----高位逼抢体系

博格巴情报站 野猪卢员外

作为传控足球的根基,高位逼抢与后场出球密不可分,每一名想要踢好这种足球的主教练都必须面对这两大难题。当今足坛旗帜较为鲜明的当数婉约派的瓜迪奥拉与豪放派的克洛普。各种流派百花齐放,无法评价孰优孰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想想20年前徐根宝指导的逼抢围大法还被当成邪教不禁让人唏嘘。

6场连胜,索尔斯克亚带来的不仅是胜利,接近成型的后场出球体系解决了困扰球队两年的顽疾,务实且高效。索尔斯克亚好像一上任便知道球队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这是在他接手前就已勾画好的蓝图。不过论谁都没想到他的计划能实现的如此立竿见影。在兴奋之余我们仍要知道,过度的期望会成为球队前行的枷锁,索尔斯克亚的高位逼抢体系离成型还需不少时日,也许ole还在寻找那条属于红魔自己的道路,可以看得出球队目前正在进行的不同尝试,没有捷径可寻。我们仍要负重前行一步步打好基础,光明已越来越近。

第二章 压迫(高位逼抢体系)

提到了后场出球,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高位逼抢。好比进攻之于防守,良好的后场出球能轻易打垮体系不完备的高位逼抢。优秀的高位逼抢体系也能使对手的后场出球不再得心应手而是畏畏缩缩。

一、高位逼抢的目的

随着瓜迪奥拉传控足球的风靡,虽然不会像西班牙人如此偏执的从门将开始进攻,层层推进,大部分球队开始效仿,越来越多的球队明确了地面推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位逼抢也越发被新生代教练们所重视,技术足球的博弈就此揭开序幕。

广义上来讲高位逼抢有两个目的,一为“守”,二为“攻”。

守之在于使用高位逼抢延缓对手的推进速度,阻止对手打出快速的反击,逼迫对手进行阵地战的组织。穆里尼奥先生在曼联后期打不出反击的根源就在于此,一闻高位而色变的时期不仅仅使防守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进攻上反击也受其拖累,使得曼联的攻击力大打折扣。

直到他开始更多的使用长传球破解对手的高位拦截之后问题才稍有减缓,这确实是一个办法,然而问题在于成功率以及人员配置治标但不治本。拥有了良好的后场出球体系的队伍不仅防守更加稳固,进攻上也能颇有帮助。

攻之在于在对手后场断下皮球,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破密集防守仍然是难题的今天,如何在对方阵型立足位稳时寻到致命杀机破冰真是重中之重。我们能发现面对此类球队时,中前场还有失误的余地,一旦后场失球便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上演一把天降杀机。

在大部分球队还未建立起良好的后场出球体系时,越来越多的主帅开始使用高位逼抢带来的效果简单而又直接,强如曼城上赛季最后的一块短板正是惧怕高位逼抢,这也是为何瓜迪奥拉这赛季苦苦打造后场出球2.0

具体则分为这两方面:

a.夺回球权(逼迫对手使用长传球)

尤其是对于英超中下游的球队,现在还在踢纯英式足球的球队屈指可数,但大部分的英超球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场出球体系,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英超球队都无需一个非常系统的后场出球体系,实在出不了球的情况下直接开大脚是更平常的选择。

然而这并不代表在对阵此类球队时高位逼抢就无用武之地了,给予对手喘息机会后“瞄准”了传和受到压迫时不得不起脚天差地别,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不给争抢二点的球员有展开阵型的机会。

绞杀对手中锋或者直接获得界外球都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无论哪种情况下球队都能继续保持皮球的控制权,这也是“控”的思路。

b.阵地进攻的补充(二次进攻)

足球场上最容易产生机会的时刻正是由守转攻的瞬间以及由攻转守的这两个瞬间。进攻方在丢失球权的一刹那需要有足够的危险意识,不然极有可能出现门户大开的局面。

对于防守方来说更是如此,断下皮球不是防守的结束,而是球队反击的开始,如果抱着松一口气的想法等缓过神来就已经陷入了群狼的包围圈之中了。

这一部分其实是索尔斯克亚思考的中心,虽然曼联目前的高位逼抢非常稚嫩,但是球队不遗余力的在尝试,至始至终。原因其实很简单,相较于在阵地进攻中形成自己的体系让对手无从防守,抓攻防转换的间隙更容易获得破门良机,在这一点上瓜迪奥拉与克洛普亦是如此,两人初入英超的法宝其实正是高位逼抢,他们也曾经面临过索尔斯克亚相同的难题,但权衡风险利弊,这样做是球队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二、高位逼抢的流派

在上赛季球队饱受高位逼抢之苦时,我进行了一次关于高位逼抢的研究,在研究瓜迪奥拉和克洛普两位高位逼抢的行家里手后我们可以发现两人在这一领域上的足球哲学大相径庭,风格迥异。佩普的球队讲究整体阵线的站位,不会轻易丢掉自己的防守位置,以断球路为主;而尤尔根则完全不同,他的球队瞄准的攻防转换的那一瞬间,犹如嗜血的鲨鱼一般一涌而上,不让猎物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完全不同的套路也引申出了两者不同的高位逼抢体系。

a.曼城“婉约派”高位逼抢

瓜迪奥拉的高位有严格的包干区,一旦个人的防线被突破,球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阻止对手,是英超中最常使用战术犯规的球队。

b.利物浦“豪放派”高位逼抢

克洛普率领的利物浦进球如麻,吸粉无数,然而他们在阵地进攻端的创造力其实一般,当对手使用超级大巴对付他们时球队经常陷入得势不得分的困境,非常多的比赛他们是抓住对手的松懈的瞬间通过断球后的反击完成破冰。

但是利物浦自成一派的高位逼抢确实厉害,球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持球员的包围网,执行力与默契无可比拟。当毫无警觉的对手进行背身持球时是球队高位逼抢的发令枪,身后的球员先上前紧“逼”,周围的队友顺势而“围”,最后将球“抢”下。“抓背身”是其原则,“抢逼围”是他们的手段,接下来来看一个利物浦式高位逼抢的代表作。

从一开始镜头最下方的穆萨-登贝莱到中间的埃里克-戴尔再到最后丢球的埃里克森,热刺中场三将星在背身持球时都遭到了利物浦的高压逼抢,利物浦这一档高位逼抢堪称教科书。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赛季利物浦大幅减少了高位逼抢的强度,其原因很简单,“豪放派”的高位逼抢需要球员丢掉自己的防守位置进行“围”,一旦失败则会给对手快速反击的机会,克洛普本赛季稳字当头,球队虽然场面不怎么好看,但联赛领头羊的宝座是对德国人最好的肯定。

c.索尔斯克亚的高位逼抢

挪威人上任后对高位逼抢非常之重视,我们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可以看到球队会组织非常高强度的高位逼抢,理由很简单,相较于更需要时间阵地进攻,将宝压在高位逼抢上见效要快的多。

由于索尔斯克亚的进攻战术中给予球员一定的自由度,想要球员进行“包干区”的高位逼抢策略并不容易,所以在丢球后第一时间的个人反抢以及小组利物浦式的高位逼抢是球队的首选。

马夏尔孜孜不倦的逼抢为球队赢的了一次射门的良机。小组作战是球队需要直面的第一个难题,下图中球队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团队配合,球队也获得了一次极好的射门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豪放派”的高位逼抢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对手将球从包围网中摘出来后将十分危险,颇有一锤子买卖的味道。

当对手在中场尝试使用地面推进时,索尔斯克亚的球队会进行“婉约派”的高位逼抢,即卡传球路线为主,逼抢为辅的策略,在大部分情况下,球队已经能够组织起非常不错的高位逼抢了,令人欣慰。

这一档防守就做的非常棒,虽然最终只收获了一个边线球,但伯恩茅斯在这档出球中磕磕绊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送给曼联断球反击的绝佳机会。另外这里也有一个小彩蛋,如果上一章节看的比较认真的同学应该会发现最终这个边线球转化成为了进球。

在对阵热刺的上半场比赛中,球队使用了非常高强度的高位逼抢,与此同时波切蒂诺也卓有成效的使用后场出球体系进行见招拆招,但就算如此,曼联上半场的高位逼抢依旧非常棒,并且通过断球反击打入了全场唯一进球。

冒险是索尔斯克亚的足球哲学,这赋予了他别样的魅力,在后场出球体系中他不拘泥成功率,频繁使用长距离的传递,而在高位逼抢体系中依旧能见到属于他非常深刻的烙印,那就是目的性明确。索帅做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进球”而服务的,不需要循规蹈矩,不需要严谨的站位,这一抹红色的浪漫也让无数曼联的死忠想起了他们初恋中的曼联。

波切蒂诺在中场休息过后对球队的后场出球进行了临时调整,颇有成效,下半场热刺完全“复活”的根源正在于此。若不是德赫亚的超神发挥,这场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罗马城并非一日筑成,索帅的高位逼抢体系确实还存在着许多的弱点,但在亲眼目睹球队三日就构筑起了完成度非常高的后场出球体系之后,我们也有理由相信ole能慢慢完善他的高位逼抢体系。

三、弱点

曼联与索尔斯克亚是幸运的,在球队打地基的同时收获了绝佳的战绩。然而更加幸运的是球队在胜利的同时又暴露出了待解决的问题。距离夹杂着欧冠淘汰赛的魔鬼赛程还有一段时间,对ole以及他的小红魔们来说,球队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自身,那我们也毫不避讳的来看一下球队高位逼抢体系下的问题。

a.line to line(回撤)

让我们回到温布利大球场,做了详尽准备的索尔斯克亚踢出了完美的上半场,高位逼抢是其中最大的亮点,拥有令曼联球迷眼馋的比利时双出球中卫的热刺也不得不经常使用长传球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只不过热刺也有他们的后场出球体系,那就是加强对线与线之间区域的使用,从上半场开始双前锋的凯恩与孙兴慜就多次回撤到曼联后卫线与后腰线的结合部接球,给予球队额外的出球点。

在上半场的大部分时间内,曼联的两名中后卫做到了很好的跟防,遵循着“抓背身”的原则,将威胁化解于无形。但是在下半场,波切蒂诺指挥他的前锋进一步的回撤,这次回撤到了后腰线的身前,此时曼联的防线出现了短路。

哈里-凯恩这一次回撤到了热刺后腰的位置,马蒂奇上前顶防,到这里曼联的防守没有问题,问题在两人的身后。我们先不说这一次使用“线与线”之间的阿里没有人贴身看防,更夸张的是站在中圈弧中的拉梅拉完全处于放空的状态,他本应该是马蒂奇的防守对象,凯恩的回撤搅乱了曼联的整条防线,而此时曼联的后卫线没有做到防守的轮转,其结果就是后防4人组仅仅对阿里1人采用了“眼神防守”,当球队在进行高位的同时,防守4人组完全没有参与到这一档的防守之中时,热刺一定有人会获得无人看管的空间,这一次是拉梅拉,阿根廷人很舒服的完成转身以及出球,最后德赫亚不得不为队友的防守失误擦屁股。

b.轮转

防线的轮转换防的确是一个难点,这是对球队默契度的考验,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这一档的问题更大。

我们先不去讨论斯坦尼斯拉斯与里科简单的2过1就突破了曼联的高位防守网,在这档防守中除了斯坦尼斯拉斯以外,布鲁克斯与约书亚-金都处于完全放空的状态令我暴跳如雷。

这里曼联又进行了一次换防,马蒂奇看防的是对手的左边翼位里科,在他们的身后前锋威尔逊游弋到了这一边,巴依进行了跟防,原本应该马蒂奇防守的布鲁克斯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下,而另一名前锋约书亚-金也处在完全放空的环境下,他应该是林德洛夫的防守对象,但这里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阿什利-扬究竟在防守谁?

无需苛责我们的球员,防线的轮转本就是这一体系的难点,需要适应索帅带来的“新”东西还需要时间,首先我们要从意识层面进行改变,明确自己的防守职责。

c.意识

在大部分时间内,我们的球员都做到了主教练安排的内容,只是细节决定成败,一时的疏忽就可能被对手所利用。在这档防守中琼斯对回撤的孙兴慜进行了跟防,但是大英中卫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让孙兴慜轻易完成了转身,当他意识到这里是他的“包干区”,他不能让韩国人越雷池一步时采取了战术犯规,然而为时已晚,热刺获得了一次非常好的反击机会。

值得夸奖的是卢克肖在这档防守中的横向移动,他在第一时间延缓了对手反击的速度,最后热刺这档进攻未能造成太大的威胁。

“包干区”制度是“婉约派”高位逼抢的核心,宁可战术犯规也不能让对手轻易突破防线这是铁则,这也是意识层面的东西。一旦包干区遭到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热刺上半场最好的一次机会,来自于破高位之后的快速反击。在这一档防守中埃雷拉“考虑的过多”了,政委以为温克斯会选择分球,故而想要“赌”一下对手的传球线路,然而他没有想到放温克斯推进后的威胁会更大。

d.长传球

与前文提到的高位中的几处不足相比,惧怕长传球更让野猪感到揪心与不安。如果说之前的问题还停留在“意识层面”,给予球队时间磨合就能大幅度改观的话,长传球之殇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后防人员进行一次大面积的升级,但这现实吗?

大多的英式球队不需要所谓的“后场出球体系”,原因很简单,“高举高打”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后场出球方式,而在对手将球直接越过中场打向锋线之后,那就是曼联中后卫与对手前锋间的一对一较量了。

从身体力量上来说,林德洛夫扛不住凯恩的冲击,英超有的是身大力不亏的“强力中锋”,冰人还需要在健身房里多努力努力。力量上差口气还有战术犯规的余地,速度上差口气那就鞭长莫及了,希望在将来这不会是又一把悬在曼联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索帅无计可施。

高位逼抢本身便是一场博弈,不仅是与对手也是对自己。当热刺下半场大幅度的增加回撤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在对手频繁使用我们两条线之间的区域时是应该保证阵线的完整性还是优先盯人?如果这时候防线上有一名思路清晰的领导者可能会好很多,防线上的漏洞大多源于思想的不统一。


四、闪光点与担忧

就索尔斯克亚目前的高位逼抢体系也绝对够的上及格分了,球队在对手缺乏有效“变招”的情况下能够将主帅赛前的防守布置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那么目前遭遇到的困难都将成为未来的借鉴,是成长所必须支付的学费。也许前文提到了太多目前还存在着的不足,我们在改正这些不足的同时也需要为球员们精彩的表现送去掌声,球队场均跑动与冲刺次数大幅提升正说明了小伙子们在高位逼抢中的投入,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球队的闪光之处吧。

Case 1.阅读比赛,瞄准最好的时机

在提到利物浦的高位逼抢时我们说到,克洛普的高位逼抢体系中是有非常明显的“发令枪”的,渣叔的球队等待的就是对手背身持球的那一刹那,然后上抢,也就是我提到的“抓背身”原则。深层次来看的话这需要所有利物浦的球员都具有相同的观念,对比赛的阅读上需要在同一个频率上。

我们在曼联身上也能看见相似的情景,并且最终转化成为了进球。

这是一次典型的克洛普式的高位逼抢,卡迪夫的中后卫班巴在断球后的处理过于拖沓,嗅到机会的三名曼联球员马上对班巴进行了“围剿”,接下来需要的是博格巴的灵光一闪。此外除去这一粒进球,该场比赛埃雷拉打入的第二粒精彩远射也是来自于博格巴的前场个人断球。

在球队与伯恩茅斯的比赛中也有非常值得称赞的案例。

在这一次的防守中,接球的布鲁克斯成为了伯恩茅斯唯一的出球点,而他也没有任何回传的可能性,卢克肖快速接近的决定为球队抢回了球权,时机掌握的非常好。说道这名本赛季初登英超就大放异彩的布鲁克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威尔士的小将在接球前分别确认了一下左右两侧身后是否有接应点,这点非常棒,但是换作更为成熟的球员的话,将球直接开出边线是更好的选择。

Case 2.严格执行定位球防守战术

在强弱侧鲜明的球队中,弱侧边后卫需要承担起整个球队的宽度,在由攻转守的时候他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在上图中卢克肖的站位就非常正确,参与到了球队的第一层拦截之中。索尔斯克亚会对对手半场的边线球进行施压,但下图中的场景也并不常见,在这一档的高位防守中曼联全部的10名球员都参与其中,球员们的执行力值得肯定。

任意球以及角球是快速反击的温床,此时进攻方的中后卫会参与到禁区内的抢点,是防线最为薄弱的部分,索尔斯克亚对此也非常了解,我们可以看到球员们在定位球的由攻转守时有多么拼命。

索帅上任后评价过曼联的球员“我从没有知道过如此优秀的球员们,大家对技战术的吸收能力非常强”,通过目前6场比赛内容我们仿佛能够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球队在训练场上有多卖力,在既定的战术执行上非常出色,这也有助于索尔斯克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足球哲学。

Case 3.风险与回报仅一线之隔

索尔斯克亚接手后球队进攻依旧有严重左倾的问题,所以球队更多时候会使用“豪放派”的就地反抢策略,这个选择的确会有丢失位置的风险,然而一旦成功球队将获得非常好的二次进攻机会。

当然也有失手的情况出现,胡安-马塔这一次成功做出了防守动作却没能起到任何效果,而一旦猎物挣脱了围捕网之后,他的前方将是一片开阔地。

天国与地狱仅一线之隔,这也给到我们中前场球员新的课题,对防守动作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曼城的“大脑”大卫-席尔瓦在瓜迪奥拉治下“硬”了起来,剃去长发的西班牙中场在个人对抗层面又上了一个阶梯,很难想象在他这样的年龄还能有如此的改变,曼联的球员们可不能输给隔壁邻居啊。

Case 4.勤奋的拉什福德,张弛有度更为重要

索尔斯克亚上任后小伙子们气势高昂,其中就数拉什福德最为积极。曼联新10号牢牢占据主力中锋的位置不是没有道理的,任意球、射门、拉边、逼抢,你能从他的身上看出他平日有多么勤奋。

看看小年轻这个冲刺吧,这就是索尔斯克亚带来的改变。只是拉什福德也必须保持冷静,他现在对于比赛过度的投入了,这也成为了球队的一个缩影,隐藏在甜蜜后的暗流。

曼联目前的控制能力还略显不足,在比赛尾端球员们不够冷静,屡屡会出现上头的情况,拉什福德这次背后剪刀脚非常不理智,有可能造成“非战斗减员”的同时这一次的任意球也让德赫亚到手的零封奖金化为了泡影。

拜利的这张红牌更是可能影响到与热刺的关键战役,这一点希望索帅能及时发现并指导球员,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这才是我们想要踢的足球。

【结语】

如梦一般的三周,随着索尔斯克亚的到来,万物复苏,冬去春来,球队上下充满了生机。在完成了后场出球体系的初步搭建后,打造与完善高位逼抢体系将是球队的短期目标,在上文中相信大家已经看到,球队在断球反击中获得了不少破门良机,同时取得了进球。

当然,高位逼抢是一把双刃剑。与热刺的比赛中大部分的危险均来自热刺破高位之后的快速反击,曼联目前的高位体系并不成熟,给到索尔斯克亚的时间还不给够充分,索帅目前仅能唤醒球员们有逼抢的意识,从靠意识到形成体系,瓜迪奥拉用了1年半的时间,克洛普用了半年,但是德国人之前的高位体系实在纰漏太多,如果在本赛季结束前索尔斯克亚能够完成这一体系的建设那留下他将是红魔之幸,是重筑红色帝国的地基所在。

高位逼抢能够带来反击机会,同样的后场出球体系也能够带来反击的机会,在打好地基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眼光聚焦在上层建筑上,随着索尔斯克亚的到来,球队改观最大的部分就是反击,我们已经知道了穆里尼奥后期打不出像样反击的原因在哪了,那索帅的反击体系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下一章再细细道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