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沉浮

近日,褚时健辞世。褚老生前曾任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褚橙品牌的创始人。上世纪末,红塔集团投资的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曾是中国足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红塔足球虽然已经不复昔日荣光,但褚老留下的人生逆旅依然值得回顾其中的波澜壮阔。
1
上世纪90年代,红塔山香烟是中国男士们见面敬烟的门面,是酒桌宴席上的必备品,是社交场上的大红亮,当然,这款当时礼品市场的硬通货,也是“倒爷”和制假售价分子的宠儿。与今日烟草市场百花齐放不同,当年的红塔山,堪称一枝独秀。
在最辉煌的1997,红塔山品牌香烟远销世界各大洲,全年创收税利超过200亿人民币,在当时所有中国企业名列第二。然而,仅仅在十五年前,拥有红塔山品牌的玉溪卷烟厂还只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
上世纪80年代,褚时健从云南当地一家糖厂厂长的位置上,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的负责人。当时,国企改革得到高层的首肯,但如何改革,仍需要实践才能检验。
据报道,玉溪卷烟厂正是在褚时健入主之后开始走上涅槃重生之路。带着早年劳动改造期间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褚时健的市场目光独到而犀利。为了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他力主将整个公司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款筹得了购置款。或许,时代赋予他力挽狂澜的机会,但大海再大,也需要有高超的水性才能纵情遨游。
在那之后几年里,褚时健主导重新定位产品品牌,突出了红塔山的文化属性,整个香烟包装上除了红色的塔之外就是一片纯白,视觉效果令人过目不忘。而先进制烟设备和技术,让这款香烟的口碑逐渐扬名,到1988年,红塔山品牌香烟已经成为行业内首批放开价格管制的名优烟之一,成为中国烟草的代表性品牌。
彼时,称赞红塔山为民族品牌的骄傲也不为过,因为,在不少海外地区,红塔山都是足以与555、万宝路等品牌香烟竞争的产品。
1994年,玉溪卷烟厂成为当年亚洲第一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褚时健位居当年国务院评选的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之列。论行业荣耀,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当之无愧。
2
疾风骤雨往往在烈日晴朗的午后来临。
1995年,当时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收到了匿名举报褚时健的信件。只是,作为行业领域与改革先锋,褚时健的魅力和功绩都一时无两。
而在那时,红塔集团多元化战略刚刚打响。在褚时健的力主下,红塔集团在多领域投资,包括足球。
就在创纪录的年度贡献税利超200亿的1997,红塔集团正式收购深圳金鹏足球俱乐部,改组之后,成立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当年,云南红塔参加甲B联赛。
不过,这一切于当时力主多元化发展的褚时健已经关系不大。
1996年12月28日,褚时健在红塔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被有关部门带走了。在云南政府主导下,红塔集团不久便成立新的董事局。
整整一年后,褚时健才再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只不过这次是出现在新闻通告里。1998年1月,新华社发布通告称,“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经过联合调查取证,已取得重大突破。”
又过了一年,对于褚时健的判刑,最终以“功不抵过,过不掩功”概括。无论如何,一代烟草巨子的红塔山传奇戛然而止。
3
应该说,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一诞生就处于风口浪尖。当时,尽管褚时健已经退出红塔集团的决策层,但红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仍在持续。对于足球,接替褚时健的红塔高层有着出于内心的喜爱。
在随后即便,云南红塔足球步步为营,几招策略都体现了超越时代的眼光。
比如,集团花费巨资为俱乐部修建国际化训练基地。这片训练基地,后来成为了国字号球队几乎每年光顾的集训地。2003年,红塔的训练基地还被皇家马德里选为东亚热身集训的基地。
又比如,俱乐部从一开始就注重青训,不仅和昆明周边的各大学校建立了良性的球员输送机制,还建立起多支标准化梯队,甚至组建了一批30多人青年队赴巴西留学。时至今日,昆明仍有不少中学具有良好的足球传统,保留着红塔青训留下的痕迹。可以说,云南红塔曾经将云南足球,特别是昆明的足球氛围带来了一个巅峰,为这片土地的足球氛围播撒过希望的种子。
而在职业赛场上,云南红塔在参加职业联赛的第二年成功升级。2000年,红塔第一次参加中国顶级联赛,此后四年,他们在甲A的战绩年年攀升,逐渐成为甲A联赛的中坚力量之一。
诡异的是,正当中国联赛全面职业化的关口,当中超联赛即将运营而生时,红塔却放弃了成为中超元老的机会。2003年,在甲A赛季结束后,云南红塔忽然和重庆力帆完成了转让协议。红塔的中超参赛资格,连同一线队30名球员所有权,以3800万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了重庆力帆。
自此,云南红塔结束了在职业足球世界中的奋斗征程。此时的红塔集团,也已经不复上世纪90年代的荣光。他们的品牌产品——红塔山,在香烟市场上虽然仍处于龙头,但已经不具备当年近乎垄断的地位。
而投资足球的这些年,由于特殊的人事原因,红塔集团并没有通过足球在当地构建良好关系。也就是说,在足球领域的投资,集团高层认为并没有带来效益上的提升。随着红塔集团董事长变更,红塔足球俱乐部更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4
不过,此时的褚时健早已在自家承包的山坡上欣赏晨曦与晚霞。
2002年起,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开始和老板承办山坡筹办果园。敏锐的市场眼光在深厚的人脉助阵下,一次并不被看好的创业活动在那数年之后,成为了轰轰烈烈的励志事件。
2010年,褚时健果园出品的“褚橙”品牌橙子开始进军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效应,褚橙迅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用今天的话来描述,那就叫“破圈”。褚时健的传奇人生,加上其果园精益求精的品质保证,以及恰到好处的品牌宣传,褚橙成为风靡互联网的畅销产品。在2011年,褚橙的年度销量已超一万吨,年利润达6000万。
毫无疑问,这样的品牌案例绝对是顶级MBA级别。褚时健用了十年时间,从一无所有再次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故事,自此成为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用自己不可思议的意志力和非比寻常的执行力,又一次帮助无数人从他的商业项目中收益。比如,古老的哀牢山区村落原是落后贫困地区,褚时健的褚橙项目和当地农户合作后,直接帮助农户实现创收飞升。
5
然而,云南足球却迟迟没有等来又一次飞跃。
今年2月末,中国足协发布官方公告,撤销算了三支球队在新赛季的联赛准入资格,其中包括云南飞虎。此前,前身成立于2012年的云南丽江飞虎足球队,是云南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征战职业联赛多年,这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唯一滇军,在无力经营的尴尬中遗憾解散,只留下无辜的球员愤怒的四处讨薪。
时至如今,红塔留给云南足球的痕迹也在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