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童话⑩:利物浦的故事
红色梦魇
倘若身处默西赛德郡,你选择必须身着红色或者忠于蓝色。作为全欧洲最有足球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的球迷从来没有模棱两可的爱,选择也从来只能有一个。默西赛德德比堪称英国顶级足球联赛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激烈的德比,它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随便摘取其中的一两段都可以改编成一部荡气回肠的好莱坞大片。在过去的120多年间两支球队有过224次交锋,默西赛德郡德比在英国足球历史上有着其他城市德比不可比拟的地位。
虽然某些红军死忠极为不愿提起利物浦当初也是从埃弗顿中分裂出来的,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埃弗顿,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利物浦。在1888年英格兰职业足球联赛创立之际,太妃糖就是其中英格兰职业联赛的一员,他们和当时如日中天的普雷斯顿同为联赛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股东分红不均【小编注:有材料说是因为安菲尔德租金上涨】,导致太妃糖不得不将主场由安菲尔德迁至斯坦利公园,也就在那一年,安菲尔德球场的所有者约翰-霍丁(John Houlding)在曾经埃弗顿征战了八年的主场创办了利物浦。那一年正是1892年,那一年也拉开了默西赛德郡德比的序幕。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当时的默西赛德郡德比被看成是“友谊德比”,因为鲜有利物浦球迷和太妃糖球迷在看台上发生暴力冲突。不过在世人们看来,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德比怎么能没有暴力冲突;比如阿甲联赛中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河床和博卡德比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话又说回来,就算比赛开始,就算局势紧张,发生暴力冲突也是会让足球蒙羞。
而默西赛德郡德比正因为缺少这样暴力冲突的元素,所以被人们贴上了“友谊”的标签。不过每当利物浦和埃弗顿交锋的时候,球场上可没有什么“友谊和谐”可言。不论是在安菲尔德还是在古迪逊公园,每当两支球队碰面的时候赛前一定会营造出一幅剑拔弩张的氛围。比赛中一定不会缺少凶狠的铲断和激烈的身体对抗,这种强度也是一般比赛所不具有的。英超历史上默西赛德郡德比上出现的红牌数量超过了其他任何德比,从恶劣的双脚飞铲到群殴,似乎默西赛德郡德比90分钟的比赛从不安宁。
对于两支球队的球员来说,首次参加默西赛德郡德比的经历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其实前利物浦传奇爱尔兰国脚罗尼-惠兰(Ronnie Whelan)就是最好的例子,曾在1979到1994年为红军效力的爱尔兰人曾说:“我至今都记得我的默西赛德德比首秀是在那年的十一月份。我的小腿上至今都留留存着那场比赛给我的‘纪念品’,对手的那次铲断让我去医院缝了五针。”
“我想这就是一种纪念,我首次默西赛德德比给我留下的纪念。我也说不上两支球队的交锋对于这座城市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不过每当比赛临近,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发现人们总是在聊着一样的话题。他们这样让你无论如何都想赢下比赛。比赛前的那种压力和抑制不住的激动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而那场比赛前,初来乍到的我却毫无准备。”
那场比赛最终还是利物浦赢了,惠兰自己把赢球描述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经历了高强度对抗和高速冲击后赢下的比赛似乎更让人回味沉醉,那种感受让惠兰有点飘飘欲仙。惠兰也承认自己身披红色战袍赢下的首场德比对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很快就沉迷上了这种感觉。似乎这对于每一个在默西赛德郡德比上亮相过的球员来说都是如此,他们“上瘾”了。那种在城中胜者为王的感觉让很多球员难以自拔。
一名球员就算踢了百八十场德比,他对默西赛德郡德比的热情也不会有丝毫减弱。在今年二月杰拉德最后一场默西赛德德比之前,英格兰国脚告诉记者,即使是最后一次参加默西赛德德比,即使已经征战了那么些年,他依旧会被埃弗顿球迷辱骂:
“我昨天从埃弗顿球迷那里得到了些不一样的‘支持’,不过这就是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和埃弗顿球迷的这种‘戏谑’,喜欢德比的所有细节,毕竟这就是默西赛德德比,所以我也不介意对方球迷的辱骂,我想说的是,让德比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们也可以觉察到即使是已经为利物浦效力了数十年的杰拉德,对于德比的热情也丝毫不亚于一名初尝德比的年轻人。利物浦对阵埃弗顿每次都让人欲罢不能。这样的德比会长留在每一个参加过德比的球员的意识里。或许等到某一天杰拉德当爷爷的时候,他在和自己后辈聊起他辉煌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会从默西赛德郡德比开始。他肯定会记得他曾经面对蒂姆-霍华德时上演的帽子戏法,他也肯定会记得KOP看台上雷鸣般的欢呼和赞歌。杰拉德作为利物浦队长亲手把那个晚上贴上了红色的标签。
当然了这种特殊的记忆不仅仅只是安菲尔德人才有的。太妃糖也有着和杰拉德一样的球场英雄。前澳大利亚国脚蒂姆-卡希尔也承认,默西赛德郡德比是他在效力埃弗顿八年期间最为特殊的一段经历。
有着斗犬精神和狮子般雄心的卡希尔可能也算得上是埃弗顿球迷最喜欢的那种球星。当他每次走出古迪逊公园球场,看着失望而归的红军球迷,卡希尔也沉醉于这种激烈的德比之争。曾经付出了极大努力才成为职业球员的卡希尔,从很多角度上来说也正体现了这座城市工薪阶层精神。
年少离家去追逐梦想的卡希尔也有着太多可以诉说的故事,毕竟当初那段一个人的旅途有着太多的风险和艰辛。幸运的是2004年的时候埃弗顿从米尔沃尔签下了他,他也在古迪逊公园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
虽然默西赛德郡德比中没有一场极具代表性可以拿出来被世人铭记的比赛,不过这两支球队的交锋绝不缺乏史诗级的经典较量。比如说1991年英格兰联赛改制前的最后一个赛季的默西赛德郡德比就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概所有看过了那场足总杯第五轮对决的球迷都会对那场比赛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首回合安菲尔德的对决中,两支球队均无建树以一场合理平淡的0-0收场,达格利什带着他的弟子们前往古迪逊公园期望在这里可以杀死对手拿下比赛。然而结局是却变成了一出8粒进球的惊悚剧,而这出惊悚剧也最终导致了达格利什下课。
雷-候顿(Ray Houghton)后来回忆道:“我当时都有点被整蒙了,我觉得谁都想不到会发生这一切。这场比赛具备了一切可以写入历史的元素,且不提比赛场面有多么让人失望无奈,我们踢得那么好却没能帮助球队带走一场漂亮的胜利,前场漂亮的传递配合最终还是难以掩盖后场的低级失误。我始终记得格伦-海森(Glenn Hysen)藏在布鲁斯-格罗贝拉(Bruce Grobbelaar)身后偷球的那一幕。”
就在那一年,达格利什的利物浦在联赛中表现得尤为出色,在伊恩-拉什(Ian Rush)、约翰-巴恩斯(John Barnes)以及彼得-比尔兹利(Peter Beardsley)等出色球员的帮助下红军以3分的优势领跑联赛积分榜。而霍华德-肯达尔带领的埃弗顿却是表现平平,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印象。那时候的太妃糖仅仅排在联赛第12位,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红色的光环下。
其实就在三周之前,红军在联赛中就已经以3-1的比分逆转过埃弗顿。然而在那个有些声名狼藉的周三傍晚,英格兰寒冷刺骨的冬天给看似顺风顺水的利物浦人泼了一盆冷水。
那场比赛中利物浦率先由比尔兹利取得进球打破僵局,英格兰人的进球让红军信心满满,最终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利物浦人带着领先优势走回了更衣室。那时候并没有什么迹象表明红军将会很快丢掉他们的领先优势,然而就在下半场刚开球仅仅一分多钟,安迪-欣奇克里夫(Andy Hinchcliffe)传中,格雷姆-夏普(Graeme Sharp)破门得分,场上比分1-1,两支球队重回同一起跑线。
而后比尔兹利和夏普各入一球,当伊恩-拉什突然挺身而出再次帮助红军破门得分的时候,所有利物浦球迷都相信球队会以3-2的比分赢下德比。但是古迪逊公园的球员们没有放弃。托尼-科蒂(Tony Cottee)替补登场,古迪逊公园死忠的呐喊振作起了球队的士气,托尼-科蒂帮助球队再次扳平比分。双方带着3-3的比分进入加时。
红军的约翰-巴恩斯向来善于在加时补时中杀死比赛终结对手,而这一次加时牙买加后裔再一次展现了他的神奇,前英格兰国脚在25码左右的位置攻破对方门将十指关,又一次帮助球队将比分超出,4-3。但是比赛仍然没有结束,科蒂又一次力挽狂澜帮助埃弗顿第四次扳平比分。
这场比赛终将会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而被无数球迷所铭记,而且对于达格利什而言这也是一场颇具象征意义的比赛,当最后埃弗顿第四次扳平比分的时候,身处教练席的达格利什那张身经百战的面庞上也露出了慌乱迷惑的神色。看着自己所向披靡的球队居然在一场比赛中四次领先都无法拿下比赛,达格利什呆若木鸡。
那场比赛不过只是默西赛德德比的一个缩影而已。不过那场比赛具备了一切成为经典的元素,进球、拼搏、戏剧以及激情一个不少。没有哪场能和这场对决相提并论。而后的重赛中埃弗顿顺利晋级,自那以后利物浦再也没拿过联赛冠军。埃弗顿人曾戏谑说是科蒂促成了利物浦的衰落。
不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利物浦确实开始滑落,如今的红军已经不是曾经那支能征服欧洲的球队了。随着利物浦的下滑,两支球队的差距也随之减少,埃弗顿拿下德比之战的次数也有所增加,至少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利物浦统治欧洲的时候相比,如今两队的交锋已经更势均力敌。当2005年的时候埃弗顿最终在联赛积分榜超越了利物浦拿到第四名的时候,整个古迪逊公园都陷入了疯狂。
这在英超赛场上可是头一遭,不过在莫耶斯的领导下,这一切却真的成为了现实,在38轮联赛之后,太妃糖最终在那个赛季的英超积分榜上力压利物浦拿到了第四的位置。回望当初执教红军的时候贝尼特斯曾讽刺埃弗顿不过是个“小球会”,而在2005年五月的时候,这支“小球队”可是一点都没有感到自卑。
尽管仇恨一直都是很多同城德比的最大看点,然而默西赛德郡的这两支俱乐部却像是亲生兄弟一样为足球而生。他们就像一个联邦一样团结,有些时候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问题会干扰到足球,甚至会渗入到比赛之中,不过两支球队球迷一直都只是在看台上默默地为球队加油鼓劲。
当1985年海瑟尔惨案发生时,利物浦球迷被欧洲唾弃,而由于海瑟尔惨案导致整个英格兰远离欧洲各项赛事长达五年之久,利物浦则被禁赛长达七年,而愤愤不平的埃弗顿却始终站在利物浦这一边,每当灾难和悲剧来袭,我们总是能看到这两支俱乐部之间这种“另类”的团结。
1989年4月当有96名利物浦球迷不幸罹难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之后,全城的红色球迷也得到了埃弗顿球迷的支持和安慰。在希尔斯堡惨案25周年纪念日,埃弗顿主席比尔-肯怀特(Bill Kenwright)在古迪逊公园为罹难者树立起了警醒世人的纪念碑。
我们已经说了太多关于埃弗顿和利物浦的故事,这两支球队在球场上总是当仁不让总会拼个你死我活,不过每当比赛结束他们又总会站在一起。当年仅11岁的埃弗顿球迷里斯-琼斯(Rhys Jones)被害之时,利物浦默哀致意,彼时安菲尔德也播放过埃弗顿球迷一直传唱的《Z-Cars》向遇难的小球员致敬。
球场上互不相让的两支球队总是能把足球和生活分开,离开了球场他们就像家里的两兄弟一样团结,利物浦和埃弗顿之间的默西赛德郡德比怎么说都是英格兰足球史中最为特殊最有深意的一部分。其实他们和欧洲所有著名德比一样都有着极为激烈的对抗,以及深远的足球文化,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
尽管利物浦人和埃弗顿人永远不会成为朋友,他们也永远不可能站在一起喝杯啤酒扯点闲篇,更不可能一起买醉,在深夜街头恣情放歌,这对于这座城市来说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这座城市对足球的态度。在利物浦,要么穿上蓝色,要么忠于红色。过去是这样,如今是这样,以后也还是这样。